试论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策略探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摘要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意识形态斗争具有基础性意义;大学生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影响更为深远;当前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令人满意,高校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路径

  受国内外多元价值观的侵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曲折影响和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的冲击,当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不少问题。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和引导上,高校是最主要的责任者,也最具备相关条件,因此,进一步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高校责无旁贷。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作为通识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是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重要的凭借。自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和教材设置改革以来,目前高校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其中,大专生主要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而本科生4门全开,形势与政策也是同时面向所有的大学生。从这些课程内容来看,《原理》主要是讲授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而《概论》则是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因此,这两门课程对于培育引导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有直接的影响。其它两门课对于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样有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并不高,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对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和引导来说,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真正确立德育为先的理念,重视对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尽管从中央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宣传部门一再要求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也作了许多相应的部署,但总的来说,无论是从课程设置、人员配备,还是在机构设置、资金和政策倾斜方面,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类高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那种专业课教学为主导,公共必修和选修课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辅的短视性安排格局。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而言,一些高校多是将它当成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维护学校稳定的手段看待,甚至还有一些高校只是将它当成应付上级要求的安排。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认为,高校必须改变这种片面性的办学理念,本着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先的办学原则,从思想上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意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视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从机构设置来说,要加强领导,并配备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其它类似机构负责对全校师生的德育;从学校的其它制度规定如职称评定、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来说,相对专业课教学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长线专业,不象专业性课程教学容易出成果,因此学校要综合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其它专业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不能搞一刀切,这一点对于以理工类院校来说尤为重要。
  (二)继续加快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多年来,尽管有过许多尝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实效性不高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掌握,也影响到他们的思维方式,最终影响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所以,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思想政治课专任教师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坚持理论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教学方法而言,按照心理发展规律,长期使用一种单一的教学手段,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教学的反应程度下降或者习惯后没有反应,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教师要改变现在仍然在沿用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填鸭式教学。我们认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尽量创造条件,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实践平台,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将自己所学的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切实深刻感受和对比社会主义建设所面对的困难与取得的成就,从而自觉地、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内化为自己的政治信仰。
  (三)丰富和充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受课程性质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它课程相比,显得更为理想化、抽象化、体系化,再加上教材,不可能更换太频繁,其编排体系也不能随意变动,因而不能很好地做到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相切合。这个问题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更显得突出。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尊重课程教材的基本体系和原理的前提下,根据时代变化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变通。如在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时,要注重结合现实,尤其是结合现实中大学生所关注的、在互联网讨论热烈的一些社会热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环保、贪污和一定领域的道德失范问题进行讲解,帮助他们用辩证的方法去分析。

  二、合理确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的选择取决于个体信仰生成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的确定性和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标的丰富性以及大学生自身精神世界发展的多样性,决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全面性和广泛性。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灌输是其基础性内容。如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是不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大学生就不可能真正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也就不可能产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选择的自信教育则是其主导性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具体化,如果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教育结合起来,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将没有现实性,终将成为一种纯粹的理论构想,甚至成为空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选择教育则又必然内涵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红色传统和中国革命史教育。不了解中国革命史,不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产生共鸣,大学生不可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产生认同;形势和政策教育则是其拓展性内容,起补充性作用的内容,起到充实拓大学生视野的作用。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当今国内和国外各种形势,各种问题,尤其是他们理性分析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引导帮助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抵御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影响的能力。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