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衡量浙江继续向城镇转移,农村逐渐演化为城镇地域,新型城镇的数目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该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一切不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都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当前影响我国城镇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人的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实际上,城镇化中所出现的人口大量迁移,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变化,而应是一个由地域到身份再到心理大融合的过程,迁移人口应该融入城市,分享城市生活,享受自己的权利。新转移人口及当地农村人口要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各方面权益的稳妥安全,享有自由迁移权、自由择业和交易权。要保障这些基本权利的落实,首先要进行人口资源结构的调整,提高城乡人口整体的基本素质。
1.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力度,将农村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智力资源。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转移人口及农村留守居民要获得应有权益,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生存、发展,首先要具备一技之长,能在这个社会立足。从我国目前来看,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基本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最低的水平。这种情况也导致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基本维持在靠天吃饭的水平。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体力劳动,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仅靠他们过去的知识积累远远达不到经济转型期的要求。这些都要求现阶段的农村居民必须接受前沿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由政府为他们开发和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项目和教育机会,使农村人口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较高的提升,以适应经济转型期间社会的要求。
2.城乡统筹规划,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提升的公共服务体系。要打破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的界限,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使城市已有的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范围扩展到乡村,普及到所有的城乡居民,构建一个便捷、适用、持续性较长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经济转型期间,首先,政府应该了解当前农民的需要,开发一些适用度较高的培训课程,满足城市农民和留守农民不同的需求。其次,形成一个合理的师资流动机制,让农村人口充分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确保接受高质量的农村基础教育,使农村人口增加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最后,由政府牵头,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机制,使转移人口和留守农民可以直接接受企业的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一技之长。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新市民的文化素质,推动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要加快全国的户籍改革制度,创新人口管理,逐步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限制,从制度上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要从制度上保证把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市住房和保障体系,使转移人口充分享有城乡一体的福利待遇,安心扎根落户。中国若要在2020年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规模,就要特别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否能够安心持久地留在城市,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居住、社会融入等问题。大部分农村转移人口缺乏资本、土地和专业技术,只能靠体力劳动维持生存,缺乏在城市就业竞争的能力,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在整个城市生活中社会地位较差、自信心低,不愿意在城市中久留。因此,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应该为这些转移农民搭建一个真正迈进城市门槛的平台,关注和重视农民市民化转移过程中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对新市民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搭建职业教育培训平台。
二、当前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互动时存在的问题
1.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灵活度不够,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脱节,致使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农村转移人口的实际需要。现在大部分的职业院校仍然坚持学校本位,强调学历教育,不重视非学历教育;强调职前教育,忽视职后再发展和继续培训;强调长周期的学程,忽视短期的职业培训。有些传统的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含金量较低,更新周期较长,从事该专业的技能人员需要的理论知识深度不高,一般几个月甚至更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从业技能,但学校培养一般都墨守成规,学制需要2~3年,导致部分职业教育的效率低下,实践教育的比例远远低于理论教育,学与做之间的衔接度不够,教育成本太高。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这种相对僵化的体制,无法满足企业和进城转移人口的需要。据笔者调查,在浙江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文史类专业占的比重为62.36%,比例偏大;应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尤其是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钳工、电焊、金属加工等专业,由于师资、经费、教学成本等问题,开设较少,而这些专业正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急需的人才。同时,农村转移人口最需要的是通过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并能够通过合适的回报使自己在城市立足。在这些方面,浙江省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职业院校的培养对象范围还比较狭窄,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人口的培训和再教育的需要。目前,浙江省共有中等职业院校424所,高职高专院校49所,主要招收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一些成年人很难找到正规的学校进行再教育并获得正式的学历文凭。浙江省的职业院校有时也会承接一些社会培训或技能等级考试培训,但往往由于师资不足、教育精力有限、场地不足等问题,很难让受教育的转移人口全部接受系统的培训。据统计,高端或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第二、三产业岗位,分别要求受教育年限为10.4年和13.3年,也就是中职以上的水平,而我国目前转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6年,也就是初中文化。我国目前第二、三产业大部分处于利润的低端,发展速度还不能满足未来城镇化的需要,不足以为转移人口提供一份能够长期养家糊口的工作。据统计,在东南沿海城市,转移人口每人年均换工作0.45次,从事现职业不满两年的占65.8%,这些都说明,目前城镇化过程中的转移人口因为自身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找到一份薪水较高、福利稳定的工作,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也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导致居无定所、频繁更换工作,无法真正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