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政府为转移人口提供的就业培训机会不够,当地农村职业培训教育与农民培训需求之间不够吻合。截至2013年,浙江省共有乡镇成校(社区学校)1300多所、县级社区学校91所,主要承担为当地农民提供技能培训的责任。但据笔者对浙江省一个农村技能培训项目的调查发现,农民对于目前的一些农科培训接受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有很多因素,其中,认为“培训内容非常适宜农民需要,能够帮助解决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的人员仅占学员总数的18.46%;认为“培训部分内容还是适用的”的人员占到学员总数的63.26%;认为“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对实际生活帮助不大”的人员占到学员总数的18.28%。正因如此,63.24%的学员对参加此类培训的兴趣不高。对于农民主要获取技术信息的途径,有53.9%的农民选择电视;由于平时能够得到的新技术渠道较分散,仅有4.5%的农民能够从正规培训班获得信息。在城市中,政府为转移人口提供的就业培训机会更少,在大型国企或民营企业工作的转移人口获取培训的渠道和机会相对较多。据调查,有73.62%的人反映从未接受政府的任何技术和就业培训。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每年可能要在转移人口的再培训上投入一笔钱,但这种政策层层落实下来时,由于实际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工作不仔细深入,往往导致受众面比预期要窄很多,使政府、教育部门和转移人口三方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三、基于新型城镇化需求的职业教育发展选择
1.从宏观着眼,科学定位职业教育发展整体的方向和目标,建立城乡均衡发展兼具包容性的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体系。第一,以公平公正的目标价值为取向,在社会群体中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合理分配软硬件教育资源,使城乡的职业教育系统协调发展,城乡受教育者都能够享有均等的、高标准的培训和公共服务等机会。政府应从宏观上充分认识城乡教育统筹的问题,把共同发展的城乡职业教育贯穿整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始终。
第二,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建立城乡质量均衡的师资队伍,为城乡提供均衡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保障城乡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经费和数量需求,对农村职业教育有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名师、名企投身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招生就业服务机制,由政府为转移人口和农村的留守人员提供公平、优质、有效的就业信息和渠道,使城乡两地都能得到均等的、高质量的受教育培训机会。
第三,政府应有专门的法规或制度来保障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控性。要规范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应先培训再就业。对于接受培训的农村转移人口,应为其提供更多的职业晋升机会,使他们能够学有所得。政府在整个教育培训过程中应起到监督作用,同时给予足够的配套资金,使全社会形成一种自觉的风气。在企业直接进行职业培训,建立行业协会组织,使受培训的人员参与职业资格考试,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同时也使他们在培训中直接得到职业选择的机会,整合整个社会的职业资源,使企业逐渐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使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社会化、系统化。
2.从微观着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需求拓宽职业院校的办学思路,建立层次鲜明的品牌特色和专业,增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用。第一,进一步创新办学机制。浙江省的高职院校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依托各种职教集团的平台,探索建立学校董事会,形成育人、管理紧密结合的办学机制。通过资源配置等政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型办学之路。职业院校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创设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品牌专业,通过多层次、多模式的办学方式满足市场需求,形成多元化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
第二,进一步深化培养模式改革。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改革,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培养员工的行业标准来开发专业课程,构建以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课程,推动工学结合学习模式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专业,扩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根据社会转型期间行业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合适的人才,使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产技能、娴熟运用高科技产品技术、较快接受新的技术,具有创新性思维。
第三,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合理设计整个师资的专兼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聘请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做专业带头人,聘请一些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能手长期兼职授课,形成与工学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要在政府的配合下,聘请一些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著名企业家为客座教授,讲授行业前沿的知识。职业院校不应是普通学校的附属品,而应有独立品牌,打出自己的知名度。
第四,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职业院校应该从构建和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升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人才培养、专业辐射、技术开发、技能培训等,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要根据经济转型期间需要受训人员的实际需要,开发适合的课程与项目。通过教育和培训,城市转移人口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具备了理论素养和管理知识,适应城市和新农村的发展,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安心扎根城市,安心落户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