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探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二)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动力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动力根源在于高职院校和实业界可以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水平,降低组织运营的单位成本,并获取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高职院校与企业展开在毕业生人力资源、教师科研资源及高校信息资源等领域的合作,有助于降低组织创新风险,提升双方的协同创新效能。
  第一,高职院校可为地方产业转型提供充沛的毕业生人力资源支持。地方高职院校对当地社会与经济的现实状态与发展趋势有着较为深刻的把握,可以通过调整办学方针、优化专业设置、实施课程改革等手段来快速响应“十二五”规划下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层次技能型及工程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深入掌握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最新动向,并及时调整学科及专业设置来快速响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需求类型的变化,通过优化知识型人才供给的方式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以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一所地方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院校,该校自创立伊始就倡导“把专业办在市场需求的热点上,办在企业的兴奋点上”,该校的鞋革制造专业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立足所处中国鞋都的产业优势,先后引进金仕达企业和康泰企业,合作成立产学研究中心,进行新产品研发,使学生直接在生产一线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校与温州鞋革工业协会所属企业共同出资打造的制鞋工艺与鞋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满足了教学需要,而且还成为鞋革行业新技术工艺和新产品的展示窗口。
  第二,地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集聚大批地方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智力高地。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地方企业横向课题或开展针对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纵向课题的方式,重点突破制约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若干关键技术和管理问题。在地方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战略实施过程中,高职教师的功用具有伴生性特点,急需地方政府给予恰当的政策引导,为其参与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提供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方可有效促进高职教师充分施展科研能力为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助力。当前阻滞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在于,企业关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技术的研发人员力量不足,研发资金投放能力有限,自主研发周期长,风险高;而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却受制于研发资金不足及研发成果与市场对接难度大等问题。校企双方就产业转型升级所需技术的研发资源存在较高的互补性。校企双方有必要以各自资源优势为合作基础,通过产学研知识共享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例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上级主管部门浙江省供销社的行业优势,在市场营销示范专业建设中彰显服务三农特色,着力打造了服务“三农”的培训、研究、直销三大平台,积极助推农业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第三,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充沛产业信息资源及信息处理能力,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提供高端产业服务。高职院校作为教育及科研信息系统的成员,掌握丰富的科研技术信息资源,能有效组织专业技术人才从事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信息挖掘及分析处理工作。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导功用,健全产业转型升级的信息化推进制度体系,提升地区产业信息化的层级;高职院校还应当积极展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政策规划及制度研究,强化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在制度与管理技术层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将其在制度与管理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拿来与企业共享,并从企业获得市场最新的动态信息,反促高校办学理念及专业设置等领域的战略调整,实现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框架下的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互惠式信息交流。

  三、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创新路径探析

  (一)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协同机制
  在协同技术研发方向和研发内容的决策问题上,高职院校与实业界的决策者应适当考虑技术研发的超前性和技术研发与地方产业发展水平的适应性问题。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建构新型技术科研绩效考评体系,为高职教师与地方实业界展开直接技术合作扫清制度障碍。高职院校的传统科研工作任务服务对象是政府各部门,科研经费获取路径是面向政府及其事业部门的课题申报。这一传统的课题申报模式的本质是政府通过科研经费分配方案来引导高职教师从事政府认为重大或急迫的科研项目。由于政府所认定的重大科研项目的全部信息来自实业界,政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仅承担科研供需信息的“二传手”功能。随着信息工程的发展,高职院校与实业界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多元化和畅通性水平提升,地方政府若仍然坚持在高职院校与实业界之间充当居间人角色,将导致信息传递环节增多,信息失真水平增加。因此,政府有必要退出对产学协同的直接干预,转而重视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与实业界就产业转型升级事项展开直接的信息沟通,增加技术协同供需信息的透明性,强化高职教师对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信息的反应灵敏性,提升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领域的技术创新协同能力。
  第二,强化适合企业需求特点的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设。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是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水平提升的关键。首先,高职院校可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公共技术平台、科研成果孵化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和地方政府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促进社会资金与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相结合。其次,高职院校可在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中引入市场力量,搭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市场运行机制。为强化高职院校对企业科研需求信息的认知水平,高职院校可在地方重点企业内招募技术转让专员,强化技术市场需求信息的收集工作,通过社会需求信息收集,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发现并开拓市场,实现技术创新的二次开发及售后跟踪服务。高职院校可与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高校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园可以依照市场经济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来运作,实现高职院校技术与人才资源的优化重构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顺利转化。再次,地方政府应强化对高职院校科研项目转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财政专项基金,以缓解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环节的资金不足性问题。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财政专项基金专门扶持列入地方重点产业目录的技术,特别针对有助于地方产业转型及升级的关键实用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为降低科研成果转化资金运用的风险,专项基金应当面向技术需求方的企业募集资金,以确保基金管理方能够及时、充分获知企业对高职院校技术研发及转化工作的意见反馈。最后,高职院校还应当加强科研成果的信息交互机制建设,建立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方、社会资金供给方与技术需求方企业的多向信息交互机制,以信息流为基础搭建资金流与知识流之间的有效沟通平台。作为高职院校技术需求方的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对高职院校技术创新项目的监控机制,并逐步完善对高职院校技术创新的产业价值鉴定和可行性评估机制,以促进其及时发现并购买适合本企业需要的新技术成果。

  (二)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协同机制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应当与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联合培养战略相契合,将企业的运营理念和实践经验融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环节与产业运营环节的无缝链接。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与地方企业界就人才培养具体方案问题展开切实合作,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人才评价标准,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的技术需求特点的接轨,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掌握企业所需技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高职院校应当就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教学内容与地方实业界展开协同。地方实业界将其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需人才特点注入高职教学内容中,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新产业所需知识与技能的对接。高职院校在引导企业界积极参与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规划制定工作的同时,也应当适度控制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控制基础性知识教学和功利性知识教学的比例,避免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因过度强调教学内容的功利化,而导致高职毕业生未来职场生存能力的弱化。
  第三,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建构高职院校与企业界在协同人才培养领域的制度化建设。依据人才培养订单协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高职院校与学生三方之间表现为合作共赢的关系。高职院校从学生管理者身份转向服务企业和学生的身份,通过制订符合企业人才需求订单及职业岗位要求的教学计划,以及全方位、深层次地为学生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发展平台的方式,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并提升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
  (三)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制度协同机制
  在地方产业转型与升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从如下方面优化制度环境,建构有助于高职院校参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事业的制度体系:
  第一,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制度环境。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制度障碍在于行政力量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资源分配,资源错配损害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效率。政府应深化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力度,规避直接干预市场机制运行的传统管理模式,转而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建立并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与市场竞争制度的方式,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为高校及企业协同创新提供有效的制度环境,激励校企双方积极参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实现双方合作的制度化。
  第二,健全产业促进政策体系,落实政府对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的政策优惠,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推力。校企协同创新的困难在于创新初期的资金短缺导致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夭折。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制定适合地方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指导目录,对淘汰落后产能、低碳环保等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型项目给予政策支持与税收优惠,有效化解处于初创阶段的校企协同创新项目的资金链短缺问题。
  第三,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政府应当充分运用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积极主导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各方利益分配机制的建设。具体而言,政府应当促进中介机构的建设,由中介机构来撮合校企创新协同,并为之提供完善的项目运营、项目结算支付及项目法律服务等增值服务,逐步摆脱政府对产业转型升级事业的大包大揽型干预模式,建立以社会化组织为主导的常态化市场运营模式。政府还应当强化校企协同创新的制度建设,增加合作各方信息的透明度,降低协同双方因信息不对称而遭受的损失,将协同创新双方的隐蔽型利益博弈活动转变为以公开信息为基础的阳光型制度博弈活动,为校企协同创新共同推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利益分配制度平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