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积极应对“90后”的挑战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服务意识。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指出“教育服务”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于是,“教育是一种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国内广为传播。服务理念的树立是高等教育资源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学生由“免费人学”“分配就业”变为“交费上学,自主择业”的必然结果。高等职业教育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理念的转变,服务意识的树立,首先要从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做起。教师不能只是一味抱怨学校生源差、学生素质低、领导不重视等,而是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主动研究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状,深入学生生活实际、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热爱学生、理解学生,真正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而不是一种负担,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时时处处体现服务,时时刻刻渗透德育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当然,教育理念的转变、服务意识的树立不仅是对教师的要求,更是对全体教职工和学院各个部门的要求。
2.更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途径。“90后”大学生不再喜欢空洞的、说教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拓宽教学途径。首先,在教学方法上,要倡导过程式教学,一堂课就是一场活动。活动前,教师是策划者,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材内容、社会现实、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所有的学生都敢说话,都有话说;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全面思考、客观分析;活动后,教师是总结者,教师要在总结中提炼知识,在点评中认可学生。通过过程式教学,使每一位学生在交流中提升自信,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参与中体会快乐。其次,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语言、文字、视频、音乐等多种手段,增加和拓展课程的信息量,使学生在每一次的听觉、视觉盛宴中思考问题、探索知识、寻找真理、洗涤心灵,使思政课堂成为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课堂,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热切期盼的课程。最后,在教学途径上,要做到三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内学习与社会学习相结合。实现从单一教学向多样化教学的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3.整合教学内容,呼应社会现实。我国高校的思政课从教材到课时都实行政府全面统筹、整齐划一的管理方式,这是其他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说明国家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但是,思政课的内容较为程式化,没有变化。其中的很多内容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公德,再加上说教意味浓,与现实联系不大。因此,教师如果不整合教学内容,不分析学生特点,不回应社会现实,就会使我们的思政课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就是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我们的授课要以吃透教材为前提,以贯穿基本精神,覆盖主要内容为原则,以回应社会现实为突破,使思政课反映现实,回归生活。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要敢于回应社会现实,勇于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
4.学习网络知识,走进学生内心。“90后”是网络文化的先行者和体验者。未来的人才应该是既勤于动脑,又精于“电脑”的新一代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双脑并用”的人才。如果教师不懂得网络、不学习网络、不使用网络就会与学生产生距离,甚至形成代沟。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后充分利用网络的沟通优势,学习和使用MSN、QQ群、BBS论坛、博客等高速有效的视听交流手段,搭建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平台开展作业布置与评定、问题解答等工作,与学生进行平等、真心的交流,使思想教育走进学生内心,更真切地了解学生、更真诚地帮助学生。同时也让学生真正了解生活中的老师,了解老师的人生经历,感悟老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全面了解“90后”高职生的特点,客观分析思政课的现状与问题,才能沉着、冷静、客观地应对“90后”高职生诉求;思政教师也只有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更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途径;整合教学内容,呼应社会现实;学习网络知识,走进学生内心,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政课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90后”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