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全程式创新教育是高职院校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2.构建系统化的创新教育体系。建立三阶段能力递进式的创新教育体系。一是“创新启蒙教育”阶段。依托基础平台课程和科普讲堂,帮助学生认识职业、认识创新,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兴趣。二是“创新预科教育”阶段。在专业课程和实训中引入一定数量的创新案例和创新实务,将创新类课程规定为必修课程覆盖全校所有的专业,纳入学生的学习学分,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企业的能工巧匠或者工作业绩突出的校友给学生传授创新心得、分析创新技巧,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变化的趋势。三是“创新方法教育”阶段,让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进入“学—做—练”的循环中,通过产学研引入行业领域的先进技术、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教师科技项目,以学生技能创新社团、创新项目攻关等组织形式,在课程中每次围绕一个特殊案例,解决一个共性问题,积累经验、学习方法、增加阅历。在每个阶段中,根据各专业的职业特点采取创新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与产学研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生职业成长相结合,教会学生勇于承担责任、相互合作、创新方法等,着力培养的学生职业决策能力、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自我分析评价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信息处理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全程提升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
3.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教育专家团队。教师是创新教育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要求其既掌握新的应用技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又拥有健康人格、良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智慧。系统的创新教育需要“专兼结合”的创新教育专家团队针对学生每一个成长阶段、每一个课程给出创新教育的顶层设计要求,引导教师们对自己的课程实施、教学方法进行设计、规划。因此,需要组建由理论专家、技术专家、政府人员、企业家、孵化管理者和风险投资家为创新导师的“专兼结合”的创新教育专家团队,将创新教育的思想通过教师们的行动贯穿到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测试的过程当中去,鼓励他们将创新成果融入课程教学,设计围绕文化建设的创新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创新活动、竞赛和论坛,使学生既能用创新思维进行方案设计,又能用创新技能进行动手制作,还能用创新理念进行理性归纳。提高专职教师们的创新能力,完善他们的职业教育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使他们在学校既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起点,又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三、全程式创新教育实践使学生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从具有就业竞争力的人才素质结构出发,高职院校教育不单单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还应是在知识传授、技能培训和创新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教育。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采取了创新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与产学研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生职业成长相结合,以系统的全程式创新教育,将创新理念、案例、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进实践平台。
第一,学院根据各专业与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将创新课程、创新训练和创新案例融入职业技能教育中,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尽量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共性和个性化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在专业知识传授上注重基础知识搜集和技术知识整合的方法,在专业技能训练上注重基本技能掌握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上注重创新案例和发明事例的收集,在毕业实习上注重工作中跟随创新和集成创新案例的归纳,最终使学生完成工艺技术创新和改进的思想准备,形成创新思维,并尝试工艺技术的发明。第二,在职业技能训练中,以实践活动和项目竞赛为抓手,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建立产学研基地等形式,通过设立技术应用类、创新研究类的产学研项目,在导师的帮助下引导优秀学生成为科研中得力的助手,将产品创新活动及创业实践活动与职业技能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搭建由易到难的阶梯式创新项目训练。由创新导师指导学生应用创新方法和工具完成命题作品设计,按照师徒制的方式由创新导师带领一组学生进行真项目实施,进行设计实验方法、准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实验报告等工作,让学生在自主开展的探索性学习中体验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然后逐步与实际应用对接,将教师和学生们的研究成果、科技发明、专利技术等转化为企业的需求,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第三,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专门设立“教学创新奖”、课程创新案例设计比赛,以教学竞赛形式使教学团队的研究精益求精,促进教师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最终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到最精彩的课程。第四,利用书院制、寄宿导师制等方式使更多的学生在创新活动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中得到锻炼,在创新人格、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团队中学生能够学会沟通、交流的方法,在观点碰撞时,善于表述自己的观点,融洽合作,以此解决学生朋辈之间交往中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如,通过学生参加创新社团的创新活动、科技节平台展示创新成果等,将以前创新的题目和作品,让低年级学生模仿去做,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激发创新思维、相互学习创新技能。
四、结束语
全员参与、系统化的全程式创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学院因地制宜地将课程结构多样化,通过积极研究和试验一些新的课程,提供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要求的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综合课程等,随着学生创新知识、创新实践逐步丰富,懂得并掌握了跟随创新、集成创新的方法,职业经验不断丰富。实践表明,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越早、越深入、越系统,学生对岗位的胜任能力就越强,就业竞争力提升就越明显。创新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要出多少个创造发明、获得了多高级别的竞赛奖项,其根本意义在于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观念,形成创新人格,培养协作精神,使学生在探究“Why,What,How”中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此解决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学生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真正改变他们的就业质量观和人生价值观,使其知识面更宽、创新方法更多、就业竞争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