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三、以社会工作方法助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

  社会工作方法是指社会工作中实施各种服务的方式、程序与步骤,一般分为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等直接服务方法和社会工作咨询、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等间接服务方法。
  1.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中的优势。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规方法倾向从外部环境改善,对贫困生自卑的内因强调不够。内外因相互作用才能完善贫困生救助体系,控制因贫困生自卑衍生的问题。借助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对解决问题大有裨益。一是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的内涵。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即运用社会工作的措施,在学校及社区范围内开展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以学生为对象,从教育入手,以精神为重点,造就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守德重信的伦理,塑造爱党爱国的观念,建立刚毅坚强的信心。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可被纳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即在学校社会工作方法的运作机制中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如由个案咨询、团体治疗等途径引导大学生建立与成长环境各色人等的共生关系。让大学生在学校就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契合高等教育的目标。学校社会工作强调“受助自助”理念,即大学生受助和自助的统一,在适应环境中成长。
  二是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在助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中的优势。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侧重人文关怀精神,让高校贫困生享受平等和被尊重的待遇,凸显其发展潜力与成才价值。对贫困生的关爱不仅要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更要细心观察问题的苗头,着重激发其自我潜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激活“受助自助”机制。鼓励贫困生树立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发展的信心。师生双方在助困互动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教师为受助贫困生所接受,在应对贫困生具体困难时发挥专业优势。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保护贫困生个性发展与个体权利。学校社会工作者队伍由高校学生管理教师组成,他们与贫困生之间和谐共生。贫困生的独立人格与发展需要都能得到尊重。学校社会工作者可针对贫困生的个性特征,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切实解决其学习、生活、就业方面的困扰。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强调个体皆有尚待开发和利用改变当下生存状态的能力。此方法不认同心理异态,认为是暂时不适态。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工作者提供自卑贫困生所需心理疏导服务,预防其心理问题,与他们建立互动联系,关注其自我发展与潜能激发。由此,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体现出干预性、延展性与补救性的专业优势。
  2.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中的运用。利用个案、团体、社区与校园危机坊等方法,聚焦贫困生自卑问题,汇聚家长与教师力量,介入贫困生成长平台,帮助其自卑心理脱贫。一是以个案方法助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个案方法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旨在帮助个人或家庭全面认识自身资源与潜能,完善人格,提升适应社会共生关系与化解困难的能力。可以采用下述基于个案方法理念的措施帮助高校贫困生摆脱自卑。第一,收集贫困生个人资料。如家庭状况、学业状况、健康状况、性格特征、交往情况、活动参与等,汇成个案资料。观察法和沟通法是学管教师收集贫困生个人资料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细心观察贫困生衣、食、行、乐、友等消费状况,可以大致获知其真实经济困难状态。这既要学管教师亲自观察,也要综合贫困生周围同学和任课教师反馈的信息。既要与贫困生直接沟通,又要与其父母、同学、教师交流,全方位把握事实。第二,问题诊断与应对方案。经过信息收集与有效沟通,学管教师要找贫困生谈话。谨记社会工作方法的普适前提,即贫困生渴望谋求改变与进步。通过与贫困生单独谈心,学管教师弄清该生是否需要帮助,面临的是经济困境还是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对于自卑感较强的贫困生,要采取妥善的心理辅导方法,做到既不伤害其自尊,又能达成其摆脱自卑目标。第三,妥善应对与到位服务阶段。高校应采取贷、助、奖、勤等常规助困措施帮扶贫困生,缓解其经济压力,还可以鼓励他们勤工助学,发扬自强不息精神,靠自己解决部分经济问题。通过职业培训培养自卑贫困生职业技能,为其完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有利于其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在贫困生心理教育中,要区分贫困生自卑心理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扶贫,使其尽快摆脱自卑阴影,健康幸福、积极快乐地成长。第四,归档与评价。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工作完成后要随时反馈,总结工作中的是非对错,并归档建立跟踪档案,以免发生节外生枝的不良反应。
  二是以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助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我国社会学学者言心哲认为:“团体工作是富有社会及教育意义的,通常是利用闲暇时间,在团体领袖指导下,协助个人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个人人格与社会化的过程。”人人都不希望被所在群体其他成员排斥,有获得朋辈尊重的需要。研究表明,贫困生成因各异,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差别不大。团体社会工作方法适时启用,可有效处理此类问题。如贫困生通常不能勇敢地展示自我,缺乏自信,逃避与他人的交往等。针对这种贫困生可以用团体服务的措施帮助他们,即让他们和其他正常的同学一起参加设置好团体目标的活动或者引导他们参加社区志愿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可以与团体成员互相支持与督促,无意中参与接触社会和融入社会的过程,从而提升其为人处世能力。恰当运用团体社会工作技术,可有效调动自卑贫困生参与团体活动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自卑贫困生与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融洽其与他人的关系,进而使其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并成就自我。
  三是以社区工作方法助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高校一般不是脱离社区而孤立存在的,大学生也会到社区活动,服务社区是高校的职能之一,社区发展需要高校的文化支持。将社区对贫困生的影响纳入应对贫困生自卑问题是高校必须考虑的。获得社区各组织和人士的支持,参与社区发展工作是高校社会工作计划不可忽视的一环。社区工作即由社会工作者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社区管理者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目标,通过发动社区居民参与集体活动,整合社区资源,有效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工作方式。在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安排贫困生参与社区服务结对活动,勤工助学。还可以开展以“学会尊重”为主题的社区文明教育活动,建设文明友爱社区,使社区贫弱者赢得平等生存的地位,营造贫困生能心情舒畅、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另外,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在社区发挥专业优势的平台,使他们能在为社区做贡献过程中既融入社会又建立自信。
  四是以校园危机坊助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家庭经济困难导致贫困生的自卑或失信等不良行为,会对高校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校园危机坊旨在通过对假想突发事件或问题的模拟事前应对演练,有效防控突发事件引发的不利影响,如对自杀、自残等现象的事前模拟处理等,都可有效缓解类似事件给贫困生带来的不良情绪。
  高校贫困生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问题困扰,进而影响生活、学习质量,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笔者观察认为,根据贫困生主要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可以将其分为隐性自卑、显性自卑、弱性自卑三类。三种类型贫困生存在共性心理特征,即不同程度的自卑,并各有其心理根源。在高校自卑贫困生教育中,可发挥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区工作、校园危机坊等社会工作方法的优势,助自卑贫困生摆脱自卑心理的困扰,使其幸福成长成才。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