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高校心理委员制度起源于国外的“朋辈心理辅导”。目前,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着制度不完善、师资力量匮乏、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缺乏系统性、培训缺乏长效性、培训方式单一等问题。高校心理委员培训的对策包括建立健全心理委员培训机制、加强心理委员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增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生动性等。
论文关键词:高校心理委员培训 问题 对策
一、高校心理委员制度的起源
高校心理委员制度起源于国外的“朋辈心理辅导”。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专业人员的咨询与辅导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美国大学中一些有识之士便尝试挑选一些学生对其进行训练,协助辅导校内同辈学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于是这种以“朋辈文化”为有利条件、由接受过培训的学生担任朋辈心理辅导员的服务方式,便逐渐盛行于美国大学。1978年,格雷和霆多尔进一步提出了“朋辈咨询”的概念,“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双重意思,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因而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借鉴国外的朋辈心理辅导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行的班委体制中增设心理委员的设想。2004年,天津大学等高校率先尝试在班级中设置心理委员,随后其他高校纷纷效仿此做法,并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心理委员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他们大都缺乏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对心理委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委员培训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 培训制度尚不完善
一些高校的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尚不规范,还没有建立起包括培训经费制度、持证上岗制度、管理制度、培训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在内的完善的心理委员培训制度。作为一名学生,有较多的本专业知识要学习,在时间安排上与心理委员培训常有冲突,导致心理委员时常请假,不能安心参加培训,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另外,由于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不少心理委员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畏难和退缩情绪,非常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 培训师资力量匮乏
目前,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主要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难以承担对全校心理委员进行培训的任务。同时,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应是持续的,因而需要由专业教师来从事这项工作。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具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致使心理委员培训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加强心理委员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培训缺乏针对性
一些具有心理学学科背景的教师往往会采用心理学上专业的培训方式,习惯于将所有心理学知识不加筛选地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同时,培训内容的选择不切实际,很少涉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缺少对心理委员开展工作的具体指导,导致培训流于形式。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70%的心理委员不知道如何开展工作。
4 培训缺乏系统性
对心理委员的培训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培训时间过短。由于师资的缺乏,导致大多数学校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的时间不长,有的学校对心理委员的培训总共只有二三次(五六个课时)。过短的时间安排难以保证培训的效果,使得心理委员在培训中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因而收获不大,更谈不上培训的系统性了。
第二,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到目前为止,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尚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在选择培训内容时常常是各取所需,有的蜻蜓点水,有的深奥难懂,有的空谈理论,有的头痛治头、脚痛医脚,对培训内容缺少完整系统的讲解。据调查,有31.2%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心理委员的系统培训不够”。
5 培训缺乏长效性
由于学校缺乏具有心理学学科背景知识的教师,因而在对心理委员进行简单的岗前培训后,各高校一般会将他们分成小班,由院(系)心理辅导员对他们进行后期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在培训的时间和课程的安排上随意性较大,再加上学院或系心理辅导员通常都不具备心理学知识背景,导致对心理委员的后期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一些高校存在心理委员更换频率过快的问题,不少心理委员工作刚刚上手,就面临被重选更换的问题,这不仅浪费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而且还导致了培训缺乏长效性。
6 培训方式单一
集中授课和专题讲座是当前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所采取的主要方式。上述培训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整齐划一,难以满足不同专业背景心理委员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偏重知识灌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通过培训,心理委员在应对各种实际问题时仍会显得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