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及其修辞特征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摘要] 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不仅是语用者对习语创造性的应用,也反映了语用者的认知思维方式。本文讨论了英语习语形象转换的几种方式,并简略说明了转换后的英语习语的修辞特征。

  [论文关键词] 英语习语;构成词;转换;修辞特色

  一、引言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含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语的组合。人们对英语习语的形式及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过很多研究并总结出习语的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语义的整体性(Semantic Unity), 即习语在语义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意义一般不能由各组成部分推断出来;二是结构的固定性(Structural Stability)即习语中词的排列、搭配是固定的,句式是严谨的。然而,有些英美语言学家如A.P. Cowie, R.Maekin和I.R·MeCaig(1985:XV) 却认为英语习语在结构上和整体意义上的固定性并不是绝对的,在具体的使用中有一定的可变性和灵活性。在现代英语中,我们确实能找出大量的习语变异形式。
  语言是一定社会文化的反映,受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语言词汇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习语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如大量新习语的产生,部分旧习语的淘汰,习语在意义和结构形式上的变迁等等。英语习语极为丰富,但有相当一部分由于使用过度而变得苍白无力或产生时间过长而腐气浓厚,变成了成词滥调。在现代交际中,人们使用习语时往往刻意求新,通过更换原习语中的某些词语、改变原习语的结构或意义来对习语进行翻新,创造出习语的变异形式以达到渲染气氛、烘托思想感情或突出某种概念的目的,使语言产生独特的风格和理想的修辞效果。本文拟在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及修辞特色方面作些论述。
  二、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
  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是一种修辞手段,可以通过对习语构成词进行重组、扩充或压缩、增减、替换、句法功能的改变等手段,使习语产生新意,从而增加习语的表现力。
  (一)重新组合(reconstruction)习语构成词
  虽然习语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结构上的固定,其构成词的线性排列不容改变,位置上的任何改变将直接导致习语意义的损失。但在实际运用中,语用者为了强调语义,加强语气,或使表达生动、形象,常常打破习语原有的固定性,对其构成词进行再组合。例如:
  1.Of poetry I do not read much and when I do I choose the dead lion in the preference to the living dog. (对于诗,我读得不多,要读的时候,我宁可选择死狮,而不是活狗。)〔习语原形是A living dog is better than a dead lion.下贱而活比高贵而死的强。〕将对应的两个成份拆开并在句中重新排列,分别喻指“过去的佳作”(死狮)和“当代的次品”(活狗),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力强。
  (二)压缩或扩充习语构成词
  在使用英语习语时,有时可打破常规,增加或减少习语构成词的成分,使该习语的语义发生奇妙的变化。例如:One woman shopper said to another,“Mary, Let’s spend money like water—drip…drip…drip…”(一位女顾客对另一位说:“玛丽,咱们花钱得像细水一样——滴……滴……滴地慢流。”)〔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原意是“花钱如水;大手大脚”,〕这里一连加了三个drip引申语义:不是大把花钱,而是锱铢必究,细水长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三)增添或减少习语构成中的成份
  在强调习语固定性的同时,应该承认不少习语还有相当的灵活性,语用者为了给表达增添语义,或使之更加准确、更富有色彩,常常在习语里添加或省去某些词语。例如:In the fifties, several big stars were in the studio doghouses because of their political affiliations.〔(五十年代,有几个电影明星因政治上的关系而受到制片厂的冷遇。)〔习语的原形是be in the doghouse受冷遇。〕这是个典故习语,源自英国小说家Sir James Matthew Barrie的儿童剧本《彼得·潘》里的故事,说是达林家的小孩养了一只狗,孩子们很喜欢它,但父亲却常常虐待它。孩子们极为不满, 一起离家出走。父亲为了表示悔改, 住进狗的小屋,一直等到孩子们回来。此语后经转义,用来表示“失宠, 受冷遇”。例句里为了具体说明在哪方面“受冷遇”,特意在doghouse前加了studio作修饰语,house也由单数破例改为复数,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为明确,也更具幽默感。
  (四)替换习语构成词
  许多习语存在构成词替换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因不同习语而有所差别。习语构成词的替换可分成两种,一是词语替换,意义不变;二是词语替换,意义也跟着改变。如:Where there is smoke, there is a meeting.(有烟必有会,无会不抽烟。)此句改自英语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形象生动,用词幽默,收到了嘲讽的修辞效果。
  改变习语构成词的句法功能:许多习语可以像单词一样进行词性的转换,比如动词可转换为动名词,在句子里起名词作用,也就是常说的名词化(nominalization)。例如:
  Don’t be foolish enough to indulge in name-calling.(不要太傻,总是张口就骂人) 〔原习语是 call sb.name“骂人”〕例句中把动词性习语转化成名词做宾语。   What the press did not know was that Kissinger was on his way back from a trailblazing excursion to Peking.(基辛格对北京作了开路先锋般的访问,在归国途中,而这件事新闻界还被蒙在鼓里。)上例的trailblazing是由动词性习语blaze a trail(开辟道路,在树上作记号指路)衍生而成,构成形容词。
  短语习语转换为复合词的情况在英语习语里较为普遍,如leg-pulling(取笑,愚弄)来自pull someone’s leg(捉弄某人)。但许多习语并不具有这种转换能力,不能随意转换,如kick the bucket(死)不能转换为John’s kicking the bucket surprised us。名词化后该习语的意义就不复存在。
  三、习语转换后的修辞特征
  英语习语的形象转换是人们在具体的交际中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对语言进行的加工,是运用语言的一种技巧,所以属于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在文学作品、报章杂志以及日常口语中的习语形象转换常让人们耳目一新。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新颖的表达方式,独到的修辞功能和别致的修辞效果。下面就从交际修辞和美学修辞的角度探讨转换后的英语习语的修辞功能和特色。
  (一)交际修辞效果
  交际修辞(Communicative Rhetoric)在内容的表达上偏重于炼字锻句,明确流畅,叙述准确,言简意赅。英语习语转换后的简略式和压缩式常用于特定的语境中,形式简洁利索,语言明快滑稽、俏皮生动,能有效地提高表达效果。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