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技体育自身价值的社会性特点
体育是人类通过自身专门的身体活动,满足身体发展和精神需求的一种特殊的价值追求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竞技体育的价值是指竞技体育这一主体的特殊活动形式,以其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在使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对于主体所产生的效应。竞技体育的价值体现了竞技体育这一客体以其内在本质属性和功能的认定。竞技体育在满足主体各种需要的过程中体现出其价值的社会性特点。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在竞技体育价值活动和内容的社会性。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方式、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下进行价值活动的。竞技体育从它一开始就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活动。通过人们之间身体运动能力的相互比较而渗透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无论竞技体育活动是满足个体的需要、群体的需要或是社会的需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某种利益追求。竞技体育的价值的社会性表现受到社会因素影响。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及推动的过程,因此,任何一种社会因素都在影响和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经济、科技、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环境等等都在影响着社会的历史发展。竞技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体现对人的价值的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为上述因素所影响。正因为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竞技体育的价值才体现出社会性的特征。
二、发展体育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达到对人的教化过程。将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人”的过程。自革命以来,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由于人类盲目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人文”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片面追求眼前的实际利益,醉心于“征服”自然和盲从科学主义的思潮,从而导致了体育教学的畸形发展,人类被当作劳动工具来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劳动者的体力和技术的培养,而人的合理需求却被忽视了,过分强调育中的个别功能。而忽略了对它的整体认识,完全用一种“生物体育”或“技术训练”的观点将体育简单化、片面化,长此以往以至于很多人将体育作为一种简单的身体训练、体力培养,而忽略了对人类精神的教化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已开始向以强身育人为中心的人文思想转变。高校体育以强身育人为目标、以终身教育为主线、以使全体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的课程体系已基本成形。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的新途径、新方法正在不断探索,真正体现体育意识的培养、体育能力的提高、体育习惯的养成,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经济建设发展的体育教育新要求;增加健身教材,调整竞技教材的比重,同时注重加强人文社会学科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独立人格等。毛泽东曾经提出:“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啪卢元镇先生在<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一书中有一段对体育文化的精辟描述:“在人类色彩斑斓的文化世界里,有一种奇异的文化,就是体育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充满了各种神奇的矛盾:运动与静止、抗衡与友谊、竞争与协作、严肃与幽默。高雅与粗俗、爱与恨、善与恶,乃至生与死。它给人间社会带来欢乐、健康与笑声,也带来激情、热望与振奋。当然,也会给人类带来痛苦、烦恼和灾祸。体育如同一股洪流,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裹挟进去,让他们尽情的宣泄、享受、排遣,并从中得到教育和发展。同时它也把社会调遣和鼓动起来,给社会涂上一层光彩夺目的色彩,使我们所生活的星球,更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也更充满人情味,充满使命感。”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体育不仅是人类活动能力的传授和素质的提高,更是传播人类先进文化的载体和媒介,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记述了人类灿烂文化的精髓,又以一种活跃的形式将它发扬光大,它可以化于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它可以将敌对民族变成亲密朋友;也可以将昔日的“东亚病夫”变成今天的东方巨人。为此,我们要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加大人文手段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尽快完成由“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化进程。
强调“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基本原则,我们“不仅要野蛮其身体、更要文明其精神”,只有将体育作为恢复人的本性与价值的生命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体育才能真正为促进整个社会的科学、自由、和谐、持久、全面地发展服务。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人文学必须成为大学教育的灵魂。”据此我们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必将成为体育教学的灵魂。只有将体育真正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去对待和认识,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巨大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