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经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预期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关键词:体育经济  社会需求  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统计等方法,围绕我国体育经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体育经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远小于需求规模,社会需求仍将呈增加趋势;人才培养的质量尚好;总体看,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且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学实践环节薄弱以及图书资料不能满足需要等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国内设置了体育经济本科专业的9所高等学校及其体育经济专业专任教师和高年级本科学生,以及相关社会用人单位为主要调查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统计等方法,主要围绕本专业人才质量、宏观管理以及社会需求预期等3个方面展开研究。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我国体育经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1专业设置、培养规模与专业布局

    表1显示,从2001年到2007年共有9所高等学校相继开设了体育经济本科专业,其中8所为普通本科院校,占全部普通本科院校的1.080x,1所为独立学院;计划招生人数与实际招生人数有出人,部分院校招生计划每年亦有所调整,但基本上反映出招生规模相对偏小。随着专业点的持续增加,本专业招生和在校生规模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人才培养规模与社会需求之间仍存在差距。从专业布局看,目前在体育经济本科专业点中,体育类院校占55 . 56 0,6 ,财经类院校占33 . 33 96,师范类院校占11.1196;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占22. 22 0},地方主管的高等学校占77. 78。专业分布格局已初步形成。

  2.1.2培养目标

    调查显示,9所院校均认为体育经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同时86. 49%的专任教师、79.14%的学生和94.44%的用人单位也比较集中地认同,本专业本科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体育经济本科专业的设置和培养目标定位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然而,培养目标的“趋同化现象”较为突出,各院校未能很好地根据各自的力、学条件、特点以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从分类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进行科学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1.3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跨越式的发展,专任教师队伍的绝对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且增速在不断加快。但相对于其他较成熟的专业而言,体育经济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同时,我国高校设置体育经济专业的时间较短,多数专任教师从事体育经济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时间不长,专任教师中既通晓体育又精通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尚显不足。调查还显示,本专业教师在实践经历、国际交流经历、学位层次等方面存在不足,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体育经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预期研究

  2.1.4专任教师及学生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子的认同

    综合专任教师和学生对人才培养质量因素的看法,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出人才培养工作中应注重加强的几个方面。调查显示,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和社会责任感是专任教师认为最值得重视的5个质量因素;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是学生认为最值得重视的因素。

  2.1.5专任教师及学生认为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体育经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预期研究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