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议(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1-05

2、培养逆向思维
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程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按事物发展的过程先后,从起因分析推断事物发展的结果,称为正向思路;按相反的程序称为逆向思维,即从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溯起因。牛留信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逆向思维:研究对象的逆向思维;条件的逆向思维;思维程序的逆向思维;因果关系的逆向思维;光路可逆的逆向思维。在物理的教学中,这些逆向思维时时处处都可以用到,并且在处理问题时非常有效,这种逆向思维能够使学生纠正原来思维方法的错误或创新规划中的不合理因素,使学生学会尼西那个思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直觉思维的训练,是人们容易忽视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直觉思维的天赋”直觉思维必须经过培养与训练,只有经过长期训练和多方面熏陶的头脑,才能在科学探索中,凭借高度的直觉思维能力得出伟大的发现儿童和中学生的直觉思维是进行科学直觉训练的现实基础,我们应当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去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1、通过物理学史教学。通过介绍物理学家运用直觉思维的实例,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直觉思维在物理学发展上的重要性。物理学上每一次重大革新与发展都离不开直觉思维,例如,麦克斯韦方程组中“位移电流”的引入等。
2、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养成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见解、能思善辩的良好习惯。杨振宁指出:“在所有物理和数学的最前沿的研究工作,很大一部分力量要花在猜想上。” 学生解决探索性问题和科学家发现科学规律,从认识过程上看颇为相似,会碰到种种困难,也都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样需要猜想和猜测但遗撼的是,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逻辑方法的作用,而毫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甚至斥之为“胡思乱想”而加以制止,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摒弃这种做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测,鼓励他们在碰到困难时去“猜一猜”、“试一试”。
3、建立宽广、扎实的知识基础,形成合理的认识结构。只有具有扎实的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掌握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形成合理的认识结构,才能有较强的物理直觉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以物理学科知识为核心,形成宽广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 谢学芳,毛国永.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物理教师.2005年第3期
2、 田素芝.浅谈多媒体对物理教学的作用.河南教育.2005年第7期
3、 唐义刚.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6月
4、 胡培良.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6年第2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