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学习:论理念与选择(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三、弹性学习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全球化、终身教育趋势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开展弹性学习、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亟待推行弹性学习。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高等教育改革。始于1999年的高校大扩招,使改革的呼声愈加高涨。我国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高等教育的国家。入学人数的增加和入学年龄的放宽意味着受教育群体比过去更复杂,需求更多样。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使高校推行弹性学习改革。因此可以说,无论从政策上、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弹性学习都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从政策层面看,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以正式官方文件的形式规定高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也做出了同样规定。弹性学习制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从理论层面看,由于缺乏对弹性学习理论的系统研究,我们时常陷入尴尬境地,时而讲学分制,时而讲弹性学制,时而又讲弹性学习制度,但各种制度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彼此关系如何,却少有人研究。人们只在思想上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并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整体的改革,却没有研究问题的根本——弹性学习。
  从实践层面看,我国自1978年在高校恢复实行学分制以来,就开始了弹性学习的改革尝试,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问题依然很多,集中体现在:
  1)学习内容不够开放。不仅课程本身变通性不够,而且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传授也不灵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力很小,且不善把握。2)学习时间弹性不足。一方面,课内学时安排过多,学习年限伸缩性不强;另一方面,学生将课余时间用于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大学生的选择权利与选择能力难以协调。3)学习方式比较单一。“粉笔+讲授”的传统型教学仍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模式,课堂教学过于沉闷,课堂行为过于单一,师生交流严重不足,高校扩招导致的班级规模扩大也使得小组式、个人化的学习方式难以实行。4)学习环境不够优化。高校较少顾及学生学习之外的需求,对经济压力型、学习困难型和心理障碍型学生的关注不够;选课制、学分制、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的实施步伐缓慢,相关配套改革没有跟上;无论在师资队伍的软环境建设还是教学设施的硬环境建设上都显得薄弱。5)学习改革不受重视。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改革、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很高,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改革。于是,教学改革成为教的改革而不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改革,成为关注教师的改革而不是面向学生的改革。教育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领导和教师的事,而不是学生的事。结果,这种一厢情愿的、不倾听学生声音的做法常常因为没有学生的热情参与而难见显效。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他们理应成为高校一切工作的“中心”。然而,在现实情景中,学生的“中心”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