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论文摘要:加强当代大学生诚信在给社会带来物质商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给传统的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强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从而真正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并且始终平等守信地对待一切交往对象,并以道德和诚信去设计和运作自己的人生。
  (2)诚信教育可以提高高校的德育水平
  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建设的后备军、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承者,其诚信水平标志着整个社会诚信的程度和水平。但是,由于受到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的不够健全以及失信惩戒机制的不完善,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情况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的舞弊和抄袭,经济方面的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故意拖欠学费,道德方面的欺骗、盗窃,等等。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并着重指出对当代大学生应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这也充分显示了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中诚信教育的重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并将诚信的观念内化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实现大学生诚信观念与行为的统一,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3)诚信教育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高校正常运转的道德保证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通过平等竞争、信守契约、合法经营来提高效益、发展生产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社会对高端人才和高等教育有巨大的需求。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学生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存在的困难,无疑对高校的发展有良性的推动作用。而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则有赖于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形成。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指出,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重视大学生德育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采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利用新媒体等宣传手段,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让大学生养成诚信的行为方式,塑造大学生的诚信人格。
  1.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具体内容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综合的体系,涉及大学生的学习、日常行为、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多个层面,因此,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应从这些方面入手。
  一是学术诚信教育。要教育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尤其是考试中,要严格遵守学校及社会的相关制度规定,从考试不作弊做起,做一个真正诚实守信的大学生。
  二是就业诚信教育。要教育大学生从如实制作自荐书做起,在应聘过程中,展示自己真实的才能。在与用人单位签约后,也要按照合同规定履约,而不能轻率地爽约,导致学校声誉受损。
  三是贷款诚信教育。目前,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顺利完成学业,就会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要对已经获得了助学贷款的学生开展贷款诚信教育,让他们能够及时还贷,增强自己的信用意识。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