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政治课“国家意识”的养成及其策略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论文摘要:研究显示,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普遍缺乏。而作为“中国意识”养成“前哨岗”的思想政治课程却对其缺乏必要的观照。国家意识的养成,其实质是一种国家信仰的建基,即在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前提下的文化寻根——为国家意识养成奠定基础和国格养成——为国家意识养成秉持理性。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 国家意识 养成

  国家意识,是一国国民表现出来的对国家制度、传统和文化的忠诚与向心力的一种国家观念,其实质缘生于“国族归属与认同”。作为一种深植和成长于这种归属与认同的思想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内聚群力、外御敌侮,是一种重要的国家软实力。国家意识的养成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概念与精神意涵的内摄过程和国格尊严与国家命运的体认过程。简言之,即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联系,使之认同与忠诚国家的过程。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何以需关涉国家意识的养成

  1.学以载魂:当前国家意识养成现状难以承受之重
  有研究显示,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阶段,三分之二的留学生选择“海归”,三分之一的留学生属意“滞留”,归国率与滞留率保持2:1的“最佳回国比率”。而我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出国留学40余万人,学成归国者仅10多万,归国率远低于33%,使归国率与滞留率倒置为1:2。人才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学生的国家意识缺乏,且大有泛化、弱化之趋势。广州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对1009名大中小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意识的大、中、小学生的比例分别为61.4%、73.5%和79.5%;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比例分别为42.5%、48.3%和90.4%;具有“自觉遵纪守法”意识的比例分别为28.6%、61.2%和87.1%。这几方面的意识取向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与社会要求的差距日渐拉大之势。“回溯”我们教育的“流程”,不难发现,当下的教育过分倚重“高考GDP”的增值——一种教学的“应试”,没有将国家精神传承与积淀的关键——国家意识的养成,纳入到对人才的塑造之中。人才理念的偏失,导致了人才标准及人才自身发展的“异化”,最终表现为人才国家意识的丧失。面对惊涛骇浪般的全球化浪潮,失却国家意识有如失却“灵魂”,国家终将丧失其内在的凝聚力和外在的创造力,从而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因此,通过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强化涉世未深、思维辨别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学生的国家意识、人格精神的培养与教育,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奠基,锻造反对国家分裂主义的思想和行为的“利器”,可谓正当其时。
  2.文以载道:当前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不能承受之殇
  国家意识的养成,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其实质是培养国民在认知上对国家认识、情感上对国家认同、心理上对国家认归——一种“树魂立根”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不舍爱国主义。因此,国家意识的养成应基于对“国家”完整与正确的认知。以此逻辑观照当下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笔者发现,现行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在理念诉求与框架设计上百密一疏:对国家意识养成无论是概念延展抑或是内容呈现,均尴尬“断档”甚至“空缺”。如“经济生活”以“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念“以偏概全”中国经济国情;“政治生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笔带过”中国政治生态,而对“国家政治架构”等核心内涵却语焉不详。虽在“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一目中对“国家利益”有所涉及,却只是“蜻蜓点水”。唯“文化生活”中“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章对“国家”的论述稍“显山露水”,但似乎“中国味道”的“烹调”稍欠火候。选修“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国家内涵的诠释基本囿于我国“政体”,旁无所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无可厚非,但不能因此对“中国意识”与“祖国情结”置之不理。只有树立对国家的认同意识与归属感,个人才能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诚如著名学者何新所言,“我是中国人。我必须忠于我的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我只乐于看到中国的伟大、强盛、光荣与复兴,而不是其在任何美丽口号下的变乱、瓦解与毁灭”。淡化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并不是《思想政治》教材编写者所希望看到的。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何以对国家意识的养成有所作为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将国家意识的养成放在爱国主义教育的首位。如移民国家美国,以代表吃苦耐劳、诚实可靠和为国奉献精神的“山姆大叔”作为自己的民族象征,以红白相间的星条旗、“百鸟之王”的秃鹰等作为自己的国家符号,在潜移默化中、于自然而然处对国民进行爱国熏陶,促使其养成强烈的“美利坚意识”。兼存东西方、汇合百家文、流传千国语、容纳万宗教的新加坡以“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的理念对国民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团结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的旗帜下,重塑“我是新加坡人”的观念,为新加坡努力奋斗。国家意识的养成,不是一个不染嚣尘的形而上的概念,而是一种建基于国家信仰的“关于国家的教育”。这里的“国家”是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意义上的国家,但笔者认为首先更应是没有政治含义的融汇特定文化、历史、民族乃至宗教,饱含“母亲”情感的民族精神的家园、民族文化的归宿。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意识的表达其实是一种人性的本能主张与流露,国家意识的养成实质是一种信仰的价值寄托与皈依。
  1.文化寻根——为国家意识养成奠定基础
  国家意识,就其内涵而言,蕴涵着一种情感、文化及角色身份的认同与归属,以及捍卫和巩固这一认同与归属的意识寻根。从这个意义上讲,于国,文化是国家意识得以坚守的“精神点”、民族信仰得以自持的“栖身所”、爱国行为得以践履的“动力源”;于民,文化将基于传统的深厚精神和家国意识传递、渗透至其思想深处,并以一种成长于传统根基的现代意识,关照、引导和激发其不断“开凿自己脚下的信仰岩层”,于内心深处融化、内化、魂化为矢志不渝的国家意识。J?G?赫尔德曾说,最有利于达到人类完美的方式是发扬各个民族的独特灵魂,它们表现在各个民族的语言、宗教、习俗、文学、艺术等构成的独特文化之中。林毓生在《中国意识的危机》一书中也讲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文化的“沙漠化”是20世纪中国思想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西方文化的“中心”僭越、中华文化的“断层”失教,使国人背负了沉重的文化自卑和近乎“变态”的媚外崇洋。而这种自我的“妄自菲薄”终将使民族文化断裂、衰微和遗失,终将造成青年一代文化信仰与国家意识的漂移和无根,致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散落成一些偶然的、联系不密切的结构概念组成的‘马赛克’拼凑物”,生活在这种文化流中的青年一代却“活跃得不亦乐乎”。面对诸如“韩流汹涌”的外来话语权挑战,如何坚定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与自信,守护民族文化的根基与家园,打好国家意识“保卫战”,作为“前哨岗”的思想政治课,要当仁不让地吹响冲锋的“集结号”。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浅尝辄止”。1)在“政治生活”中“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节的教学中,以《周易?乾?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老子》“报怨以德”“心底无私天地宽”,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来表达蕴涵理解与尊重的宽厚待人、贯和处事、团结和谐之道。2)在“文化生活”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节的教学中,以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抵御“普世主义”、个人主义对国家意识的消解与淹没,为之注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3)在“生活与哲学”中“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节的教学中,以《周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荀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古代先哲昂扬向上的开拓精神和愈挫愈奋的抗争精神激发青年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文化信仰。“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营造潜移默化的国家意识养成氛围,此一方面。另一方面,躬身实践、知行合一,将课堂所学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信仰乃至行为准则。如在学习“文化生活”中“我们的中华文化”等章节之后,使清明节扫墓祭祖,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成为填补信仰“真空”与意识“饥荒”的一种常态……当以上诸种精神内化融合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时,国家至上、社会第一的国家意识与祖国信仰也就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深深扎根了。这样,“90后”也就能够真正理解当邓小平言及“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时为何饱含泪水了。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