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固守”与“转型”(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三、教育改革中教师“转型”的根基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那么,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教师就是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教育改革大计,教师为本;学生发展大计,教师专业成长为本。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赞美的是名师引导学生生成智慧的课堂。那么,名师的智慧从哪里来呢?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从反思中来。
  1.不断向名师学习
  “处处留心皆学问,勤察深思出真知”。名师并非仅靠“闭门造车”、“孤军作战”就能成就,需要整合教育群体的优势资源,需要博采众家之长,需要吸收“我师群贤”之精华。因此,教师要有敏锐、深刻的洞察力,要“观其形”、“探其意”、“知其人”,要“在平凡中觅精彩、在现象中究本 质”。教学技艺是名师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也是可供听课教师学习、借鉴的可贵之处。面对名师课堂,应“透过设计看底蕴”、“透过现场看艺术”,从中吸收精华、借鉴经验,并通过不断跟进的实践模仿和历练,打造出自己的成功课堂,进而实现赶超。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主要原因是他们经过若干年的教学研究和积累,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名师的课堂教学无论是领先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设计,还是融洽的课堂气氛和精湛的教学技艺,都能使观摩教师深受启发,并激发、凝聚观摩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普通教师通过研讨全国知名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之术、参悟其成才之道、学习其可学之处,从中吸收养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落实于自己的教学中,并以此来支撑、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2.坚持理论学习
  教育理论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撑。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地指出:“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的。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就教师而言,“自己内在的活动与努力”就是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要素。深入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帮助教师更新观念、促进反思、修正行为、增强底蕴。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通过参加研讨、与同行交流、阅读学术期刊,全面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通过系统地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理论,取其精华,并加以继承和发扬;同时还要大量地阅读当代教育专业书籍及新课程理论,进一步探讨先进的教学思想。要学会借鉴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与理念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借此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理论对实践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拓展实践主体的视阈、给实践主体以启发、作为实践主体反思的依据以及作为教育实践的价值导向。教育理念不正确是新课程改革中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正确的教育理念,有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内涵。正确教育理念的树立离不开教学理论的支撑。在当前,教师教学理论功底不扎实已成为制约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瓶颈。在教育教学观念快速更新的时代,社会在变、学生在变、国内外教育形势也在变,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更新教学理论、充实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思维。教师只有通过系统完备的理论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来加以实现。
  3.勤于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中,诸多的教育教学问题需要教师理性地引导、机智地化解。运用教学智慧和有创意的教学实践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理性处理,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性的反思,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起的作用,还能够加深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解,可有效地提高其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所运用的策略和采取的行动不是随意的举动,而是经过判断、思考和评估的。其表面上反映出来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深层次上反映出来的则是教师潜在的理论深度。教师的教学实践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教学行为的表象,更是一种内在的教育教学认知的外显。正是教学实践使教师潜在的教育教学意识渐次凸显,并逐步系统化、理论化,并促使其专业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批判性的反思活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从教育目标到教育理念、从教师角色到教学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新课程改革迫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进行批判性教学,不断地明晰自己内隐的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他们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还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及其对学生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的价值。当教师开始探讨这些问题时,他们的教学活动就成为了一种积极的探索行为;当教师成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时,他们就会主动思考教学行为表象下的深层意义,并检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的价值意义。与此同时,教师批判性反思中被唤醒的教学意识又会促使其不断地改进教学实践,不断地重新思考,不断地接受新的教学理念,研究并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学生在这种成功的教学实践中会主动参与,获得个人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此时为个体生命的自由舒展提供了最适合的成长环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了对教育本质功能的最好诠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实践对于其从新手成为成熟的专业教学人员以及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想通过知识研究为教师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就必须对作为教师职业生命一部分的实践知识给予充分的重视,使教师成为自身知识的构建者和发展者。在教师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可以用一切具有典型意义的概括唤起自己清晰的意识, 借助全新教育理论观照下的案例解读和教学实践中真实问题的解决,逐渐积累教师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见解和创意,并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理解与认识指导具体的教育实践。
  4.坚持进行教学反思
  反思是自我发现、自我评价的过程,是全面认识主体教育活动的科学影响、人文影响和社会影响的结果。反思是教师获得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是一种特殊的自我批判性思维活动,是指教师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审视自己的教学思想、观念和行为,并作出理性判断和选择的过程。教师进步的动力源于教师成长自觉的内动力——自我反思。自我反思的本质是理论家与实践者之间的对话,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在心灵上的沟通。教学反思能够唤起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真实问题的关注,能够使其始终带着问题面对教育教学活动,能够使其逐渐养成教育家的专业眼光和研究者的素质与能力,能够使其找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了问题意识,教师就会找到反思的切入点,其反思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反思就会更具广度和深度,还会引领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教育探究。反思是教育实践主体成长不可缺少的渠道。通过反思,教师能发现自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经验。在长期的反思过程中,教师能够逐渐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比较成熟的观点和解决策略,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发展的渐进与完善。

  四、推进教育改革的发展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地推进,才能确保教育改革循序渐进地得到发展。要通过改革探索促进教育发展的手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育改革的成效和教育质量的优劣最终取决于教师。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面对教育改革的有利形势,广大教师,尤其是“固守”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共同携手把教育改革事业不断地向前推进。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