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社会发展价值阐释(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西方种族冲突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加剧。一些文化学家提出了文化相对论,试图解决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赫斯科维茨(M.Herskovits)和本尼迪克特(Fulton Benedict)继承并完善了韦斯特马克(E.A.Wester-marck)和博厄斯(F.Boas)的思想,成就了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属于哲学范畴,它承认来自不同社会的人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价值,尽管它们彼此之间有区别,但对于靠这些价值支撑生存的人来说,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人们对此应给予理解……所以,文化相对论是有关各种文化价值性质的哲学”。文化相对论告诫我们,对不同文化应持尊重的态度,要承认不同的生活方式。历史证明,任何一种文化,只有不断从不同文化中汲取营养因子,才可能得到发展,而文化的封闭就等于植物失去了阳光雨露。
民俗文化是一种原生态文化。而“传统的上层文化大都可以在原始的民间文化中找到源头”。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从最基层的民俗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各种不同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所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就是维护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民俗文化学家仲富兰指出,“正如地球上不能没有森林、田野、矿山、铁路一样,地球上也不能没有云彩、虹霓、晚霞、晨曦,而且正是这些形质无定的云和气,才调节了地球上的风雨寒暑,使有生命的万物得以欢愉地存活”。对于个人来说,只有继承了本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拥有与其他各种文化真正对话的基础,也才能真正去认识、理解其他各种文化,最终使本族文化得到发展和完善。
文化传承需要教育,社会和谐仍然需要教育。和谐的教育需要和谐的课程,和谐的课程能够体现和谐的文化。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崇尚自然、爱护环境。民众与自然建立了和谐共生的关系,如彝族的‘阿衣俄西格’(指儿童娱乐聚餐)增强了儿童对大自然的敬佩之情。侗族认为“山林是主,人是客”,各族人民都不允许随意乱砍乱伐、捕鱼、打猎等,这正是各族人民为建立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所做出的努力。第二,人与人相互尊重,亲如一家。各民族都非常注重对团结的维护,如不得强占他人田地、山林;不得毁坏他人庄稼,否则照价赔偿;不得挑弄是非,引起他人不合,否则会遭到全村寨人的鄙视;遇到外乡人过往,会迎回家中热情招待,有的还会留宿,给客人方便;在家庭内部,也非常讲求和谐,人人客气有礼,相敬如宾。第三,各民族间亲如兄弟,团结互助。各民族广大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善良敦厚,有着高度的团结意识,并通过各族的神话、传说等反映了人们盼望天下一家、人人和睦、亲如兄弟姐妹的美好愿望。民俗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和谐因子,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优良传统,既有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
民族精神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民族意识、性格、习俗、信仰、情感、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等,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信念和思想精华,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凝聚力的集中表现,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产生活和发展繁荣的核心与灵魂。民族精神是各个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是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它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民族精神中蕴涵着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了中华民族千万年活态的文明史。民俗文化传统是我国民众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是用以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层系统。民俗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文化的独特标记。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及其文化赖以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步的基石。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根,是整个文化大厦得以建立的基础。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使命,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因此,将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以民俗文化丰富的意蕴为基础,使之与普适性知识相融合,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既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还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不仅能够满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 传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和而不同”思想的集中体现,其贯穿了整个历史文化的进程。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于民众对天地人系统的深刻认识,它是中国哲学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思想,并不断被民众所吸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深入民众生活,是民俗文化的主体思想之一。“天人合一”和谐思想的产生有着独特的自然背景。中国地处东方,物产丰富,四季分明,地形地貌复杂多变,自古奠定了农耕型农业社会的基础,对自然的依赖性极强,同时富饶的森林大地又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造就了人类对天地既敬且畏的心理。中国人把天、地都看成是有生命的整体,人类可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老子甚至认为天地的运行之道是完美无缺的,人类应该遵从这种完美之道,学习这种完美之道,达到天地与人同体。可以说,中国人的天地观是一种共生观。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一种追求“天人合一”和谐理念的文化系统。中国的民居,多取万物之造形而成,如侗族的鼓楼,便是取杉树之形。同时,我国的民居多是依山傍水,依形就势而造,非常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如四合院,因北方气候寒冷,风沙大,便四周合围而成,围聚在一起,以求与天地和平相处,人们一般还会在屋前多种果树花木等,以寓草木葱茏、兴旺富贵之意。此外,饮食、服饰、装饰等,无不追求五味调和、色泽匹配、有理有序的和谐之态。我国民俗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课程所追求的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理念是相通的。所以,秉承天人合一的教育思想,使儿童获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将自然界看成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朋友,以一种开放、平和、平等、容纳的心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共生共荣,这一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生命完满的过程。因此,构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一方面可维护天地人系统的和谐;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文化与课程的共生系统,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5 勇于创新,丰富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每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积淀了深厚的民俗文化。我国共有56个民族,因而有56种民俗文化,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丰富性与多样性。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都是本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不断积淀下来的,有着独特的个性,是本族人民的共同财富,蕴涵着本族的民族精神,是本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本族存在的理由和象征。民俗文化是境遇性的活态文化,是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文化,体系了强烈的生活性和地方性的特征,是一种地方性文化和地方性知识。民俗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地方性、多样性、共生性、融合性等特征,也造就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相应特征。因此,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对学前教育课程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对儿童生命和生活的整体性、丰富性的坚守,是对知识的境遇性、多样性的保持,有利于各领域知识文化的融合、互补与创新。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构建,有利于实现课程与儿童生活真正相通的目的,以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促进地方学前教育课程的开发,引领地方学前教育的发展及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家庭、社区、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并形成共育机制。
下一篇:简论教育研究的人类学基础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