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影响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论文摘要:我国的学科教学长期与个性和创造绝缘,这有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 文化。这种文化类型不仅对意识形态方面有着久远的影响,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主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祖祖辈辈,从事周而复始的简单劳动,这就铸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农业型物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实用-经验理性”、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和祈求恒久与循环等观念。他们崇尚实际,做事踏实;他们与世隔绝,自给自足;他们安土重迁,图稳求安。
“农业社会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因而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世界是悠久的 和静定的。中国人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
安于现状的社会心理,鼓励平庸及枪打出头鸟的社会风气,不思进取的消极惰性,“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等等,都意味着对个体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忽视,意味着个人意识的淡薄和个性的压抑,意味着对定式思维的默认,这些都对个性化教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现代教育制度对个性化教学的钳制
“现代教育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其运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代工业机器大生产运行规模的模仿和迁移。而机器大生产是一种机械化的生产,为了追求生产的高效率,它要求抛弃‘完整的人’和‘有个性的人’,把所有的人都‘扯平’”。为适应现代机器大生产对大批的千遍一律的“标准化人才”的需求,现代教育强调目标的统一趋同、方式的整齐划一及管理的严格规范。于是,工具性的教育价值取向、高度统一的教学制度、单调乏味的教学活动方式、忽视差异的教学评价让学科教学与机械化、程式化攀亲,与个性化和差异性绝缘。
1.工具性的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现代社会高度的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使人不再关心他自身,而关注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不是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 正如西方学者达拉里所言,“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被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
工具性教育将满足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生命的成长对立起来,把个人看成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这部大机器上的零件,片面强调标准、一致,排斥个性、自由,不给学生自主成长的时间,不给学生天性发挥的空间。“听话”“守规矩”是工具性教育对学生的唯一要求,“高效率”“标准化”是工具性教育的唯一追求。在工具性教育价值取向的指引之下,学科教学越来越模式化、工具化,越来越失去艺术性、个别性,越来越背离教育的初衷。
2.高度统一的教学制度
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我国实施的是高度统一的教育制度。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是单一的国家课程,全国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科书,地方、学校、教师基本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没有补充拓展的空间,他们只是课程内容的忠实执行者,只须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制度也是标准化的,班级固定、教室固定、教师固定、学生固定,教学计划一致、课程一致、作息时间一致、考试一致,一切齐步走、一刀切。
在这种教学制度下,教师和学生毫无主体性、创造性可言。如何用程式化、标准化的教学手段高效率地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成了最重要的问题。学生的个性发展、主体地位被弃之一边,僵化刻板的教学成了师生别无选择的归宿。有人曾经对这种高度统一的教学进行了形象化的描述,“我们的儿童像羊群一样被赶进教育工厂,在那里无视他们的独特个性,而把他们按同一个模式加工和塑造。我们的教师被迫、或自认是被迫地按别人给他们规定好的路线去教学”。
3.单调乏味的教学活动方式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它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以满足学生独特的兴趣和需求,使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勃勃生机。以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为例,个性化理应成为阅读教学的必然追求,课文内容包罗万象,写作风格异彩纷呈,体裁功用各有不同,教学方法自然应该因文而异;学科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情况,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策略的运用显然需要因人而异;不同教师,其气质禀性、才情学识、文化背景等是不同的,由他们实施的阅读教学必然闪烁五彩斑斓的个性光芒。然而,实际情形却与理想大相径庭,无论教什么课文,无论面对什么学生,教学程序都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审题解题—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目中无人,目中无文,教学单调死板,缺少变化,缺乏特色,激不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热情和智慧潜能,激不起老师探求阅读教学艺术的激情和自觉意识。
不只教学方法乏味,教学活动方式也很单调。教学割断了与生活、与大自然的联系,学生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志自由行动的时间与空间,他们被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过着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家庭的枯燥生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整天在教室里倾听老师教诲,遨游在无边题海中,潜能无从发展,个性无从展现。
4.忽视差异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发展、鉴定水平、甄别选拔的功能。其中,促进发展是其最为本质的功能,因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水平,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放弃了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忽视了教学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只看重教学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和鉴定水平的证明功能。分数至上,学历至上,大搞题海战术、应试教育,一张试卷定终生,实施横向评价,无视学生的原有水平、优势领域和智慧潜能,用同一个标准,按同样的方法来评价不同发展类型、不同成长速度的学生。而且评价以笔试形式出现,偏重知识维度,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很少也很难涉及。运用这种忽视差异的评价机制,大量的学生成了失败者,成了被淘汰的对象,信心遭重创,潜能遭扼杀,个性被泯灭。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多元文化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个性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重视。个性化教学要想冲出围城,取得成就,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创造力的人才,除了要在宏观层面进行理念的更新及标准的制定外,在微观层面还要进行策略的调整和手段的创新,还必须正视和克服传统文化中与时代不相适应的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必须突破现代教育制度中这些不合理成分的钳制,否则,探索与改革仍然会阻碍重重,事倍功半。
上一篇:简论教育研究的人类学基础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