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管理对大学生个性发展支撑效能的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论文摘要: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是高校学生应重视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性的培育。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追求自由,但是由于自身的阅历等影响着正确辨析事物的能力,缺乏较强的自我控制力,容易混淆是非,有时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容易导致少数大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生活行为等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校只有把教育管理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当前,有的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在转型发展中没有充分正视工作职能的转变,尤其是在履行强化服务学生职能过程中存在偏差,在执行相关制度与管理行为上存在普遍性的矛盾状态。如学生服务机构的形式化、虚设化,切实为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的平台偏少,甚至存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的服务范式。再如,教育管理过程中,强制性教育、统一化教育、公式化教育的方式普遍盛行,缺乏重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的意识,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匮乏,造成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依赖性增加,自主性、独立性降低。由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性弱化,加之自我文明、规范、责任意识不强,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不文明、无节制上网、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和现象普遍存在。因此,重视对大学生个性发展自主性的培育,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目标与主要任务。
  3 教育管理与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社会化矛盾重重。大学生个性发展是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影响因子。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路径是多元化的,高校由于受传统的教育管理影响,更多地是把学生围圈在教室、宿舍里,当成温室里的花卉来培育;教育管理以安全为依据,提倡校园就是家的理念。从课程设置层面来看,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在学校课堂上讲授的,很少有课程是在企业、法院、博物馆以及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社会单位进行讲授的。从教育管理层面来看,一方面受高校地理位置影响,许多高校都建设了新校区,学生从事社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受到了限制,学生出校门就要动车,动车就要经费,因此,学生只能在校园“待着”;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业、忽略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从而导致学生足不出校园,就像“囚徒”被禁闭,虽然有的高校也有自己的商业或者生活区,但是高校内形成的“社会化”程度还是偏低的。然而,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提出了新标准与新要求,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决定学生的职业定向和就业趋向,社会适应力是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之一。而现行的教育管理模式与强化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社会性之间存在许多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转变教育管理理念,采取切实措施,着力解决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的社会化问题。

  三、教育管理中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发展教育的路径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培养具有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高校的转型加快,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教育管理模式。为实现培养目标,高校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教育管理的理念和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 发挥制度政策的导向作用,健全个性人才培养机制。良好的创新制度能使高校更有活力,同时也更能提高大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人才,良好的教育制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教育为基础,深入进行品德意识、行为规范等教育。高校人才培养制度的更新不仅能改造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客观世界。完善的政策保障能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同时使学生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彰显个性。高校民主化的环境,优良的民主制度,使大学生更能刻苦学习、专心研究,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高校以学生为本,结合历史与现实进行科学有效配置,形成最优化制度政策体系,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更能成为教育管理的参与者、管理制度的受益者。同时,高校制度政策的不断完善更新,更能适应大学生个性发展,也更能顺应时代潮流,形成高校在新时期的发展特色。
  2 发挥专业教育课程实施的主导功能,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在课堂教育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丰富课堂教学氛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应注重自己的人格塑造,一个教师具有的高尚品格能对学生产生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尤其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的个性张扬对学生的影响更大。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在严格的、规范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设置,利用专业特色,引导、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形成学生的个性特点。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是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张扬的媒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教学,方便学生查阅资料,教师也可以实现网上互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良好局面,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形成,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3 依托校园活动实践载体,实现活动育人功能。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校园文化形成独特的价值体系的主要因素。科学合理地运用校园文化资源不但能丰富高校的大学精神,而且能促进校园环境和校园设施的更新和规划,比如通过宿舍、图书馆、体育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教室、实验室、黑板报、校刊等载体体现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创新的源泉。校园文化活动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高校的人文氛围。培养学生个性发展还要丰富文化载体建设,培育和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个性品质。因此,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的文化传统,营造富有地方特色、专业模式、历史内涵、时代风格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高校在转型中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功能。
  4 开展多样化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应该利用自身服务区域、服务地方的优势,全方位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其内敛、平衡、竞争、协调、适应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增强对社会发展的认知,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通过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咨询服务、社区家政、家教实践、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网络教育、自学自考、设计竞赛、技能培训、职业资格、文体展示、文化实践、科技宣传等活动,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应该构建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体系,把教育管理过程与大学生个性培养以及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形成对大学生全面教育的动力机制。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对大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的支撑作用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是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它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人文关怀。应该充分利用转型发展的机遇,推动高校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实现管理平台多元化体系的构建,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水平,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