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本文着重从良好品德形成的指引者、法律意识形成和初步认识社会的启蒙者、身心健康成长的疏导者、和谐人际关系形成的引路人四方面谈思想品德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论文关键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引领启迪;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当前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而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这就对中学思品教师的素质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以更新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喜爱的一本鲜活的人生教科书。
一、初中思品教师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指引者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思品课的性质:“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这就是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关法律知识学习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奠基作用。而教师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不是一种暂时性的教育因素,它会像种子一样撒播在学生心田,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绽放出灿烂和美好。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个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着强烈的示范性,其道德影响广泛而深远,教师的思想品德、人格修养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
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注意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加以模仿,转化成自己的言行。所以中学政治教师要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不仅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还应当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用时效性很强的时政资料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
二、初中思品教师是学生法律意识形成和初步认识社会的启蒙者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率有所增高,我们的校园迫切的需要法律。在世界教育日趋法制化的当代,依法执教不仅具有职业道德意义,同时也是教育自身得以更好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自觉遵纪守法方面取得好的效果。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而是教育内部的一个重要的执法者。只有这样才能争取教育社会地位的保障,才能自觉维护和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才能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能力,真正做到知法、守法,运用法律准绳较好的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法律问题,以维护教育的公平和正义性,并为学生树立好榜样。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感受时代的脉搏,适时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认识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查阅报刊、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相关的数据资料,如讲“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时,先让学生搜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再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从而使学生在搜集、观察、评析中增长知识,在体验中增强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连接社会生活,缩短学生与社会生活的的距离,主动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在分析判断中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如2011年与教材内容相连接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建党九十周年、“十二五”计划开启、酒驾入刑、瘦肉精事件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精心挑选社会热点,确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从而提高社会热点材料的针对性、有效性,也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