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体育教师实施素质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1
[论文摘要]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提出的“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文章结合高校体育教师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及专业业务、教学创新这三大关键环节,说明了体育教师实施素质化转型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师 素质化 高校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而将素质推向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决定》第三部分特别提到要“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这充分说明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师实施素质化转型的必要性。向素质化转型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本文仅从政治思想、教育观念及专业业务、具备敢于开拓勇于创新这三大关键环节来加以阐述。
一、高校体育教师应从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
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战线的主力军,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尤其是专业教学身教的特殊性,其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因此,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更应在当今经济大潮中对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要求更加严谨,处处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努力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以我们的崇高价值观所凝聚成的成就感和对学生的伦理责任感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形象效应”,带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那些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的个别教师所起到的负面作用,应予坚决鄙弃。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一种宁静致远、淡薄无私的人文观,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学会追求真善美,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校体育教师才能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教师首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求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而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
2 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要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法制意识淡薄,对学生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体权益认识不够,是造成学生权利被侵犯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关系。同时也应加强法制教育,使得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确,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章,使学生的合法权利得到保护。
3 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从而净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即一种具有道德纯净性的特殊社会关系。我们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积极性和能力。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为师生关系的纯洁化创造有力的教育环境。
因而,广大的高校体育教师在实施思想政治环节向素质化转型过程中应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平等、和谐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为发展纯洁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更加有利的教育环境。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真正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才能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克服困难,勇于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创新。
二、高校体育教师应从教育观念及专业业务环节向素质化转型
1 教育观念向素质化转型。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当务之急。高校体育教师要做到教育观念向素质化转型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体育教育精神和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手段体现出来。再者,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教学改革不仅要改革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践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育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他们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唯有这样才能从观念到方式,逐步深入学生心中,建立正确的素质教育模式,才能将体育教师实施素质转型的攻坚战进行到底。
总之,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素质教育应该反映、渗透到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过程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