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实践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设想(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3
2.合理设置课程,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以教学为核心基础,以技能培训为实践推动环节,以科研探索为发展导向的“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建立起教学、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上讲,学校需要给学生以通识为基础的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为学生搭建可塑性强的知识框架,为学生构建应用知识与理论进行创新和二次开发的能力。从非智力因素上讲,要培养学生具备勇于创新的激情和思维模式,形成合作与团队精神。从能力结构上讲,强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应用各种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多学科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
以素质教育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专业基本素质为基础,课程的设置、结构体系均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质为出发点。此类课程主要以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二是适当增加方法论、创造学、经济形势及专业前沿方面的讲座或选修课。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工作,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和掌握科研方法。强调提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应用各种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多学科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三是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双学位和辅修专业等课程为依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价值选择,注重为学生搭建可塑性强的知识框架。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应体现信息化、综合化及动态化,使学生能及时了解世界旅游业最新发展动态,开阔眼界,同时还会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从事更深入广泛的研究,从而提高自信心和开拓能力。
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在旅游专业的重要地位。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应涵盖服务技能训练、管理方法与技巧训练、经营思想与观念的学习及处世能力训练等四大领域,并制定出可行的实践计划及内容大纲指导实践教学。可采用自我考评、企业考评、教师考评、实习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以学生实践表现为依据来确定其实践课的成绩,提高学生实践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分阶段、分步骤、按等级地制定量化考核标准体系,以便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3.实行校企合作,建设示范基地。为培养旅游业所需的技能型、操作型、应用型人才,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之间应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学合作,促进旅游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即学校和企业通过协议的方式,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实现把教育送进企业,把岗位作为课堂,使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获得互补,实现各自的追求目标,加强学生培养的针对性。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教学与就业基地,实现订单式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上岗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人际交往、灵活应变等综合素质。学校可以更准确地掌握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信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确定专业建设改革方案,调整课程设置,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同时,通过校企联合教学实践的信息反馈,还可以发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不足,不断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专业教学更能体现市场特色。合作的方式包括:学校对学生规定明确的企业岗位实习时间;以企业为主,通过与学校共同办学,建立企业的培训基地;学校为旅游企业提供应用科研、咨询和培训;学校选派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熟悉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企业选派优秀管理人员担任合作院校指导教师,参与院校教学、实习生管理等工作,以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等等。
按照统一的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特色鲜明的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积极探索建立依托院校为龙头、各成员单位按互惠互利原则自愿参加、以骨干特色专业为纽带组建的旅游教育集团,实现培养目标明晰化、课程设置科学化、办学模式国际化和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发挥旅游教育培训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4.建设高素质的旅游教育师资队伍。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竞争力的基础性环节。首先要鼓励现任教师继续进修培训,巩固和扎实其专业理论功底,深入了解相关业务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其次还可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做兼职教授,以专题讲座、讨论或报告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除此之外,由于旅游业对实践操作技能的特殊要求,还需要使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这样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操作技能。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实践性课题,到旅游企业调研或参与旅游开发规划等项目,提高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让专业课教师到旅游企业去挂职锻炼,参加旅游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熟悉具体领域岗位的操作能力,深入了解旅游业发展的最新态势,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宏盈,张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9(10)
[2]刘文江,王文君,梁玉社.面向21世纪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