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理清“两课”改革的问题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9


  论文摘要:不少人说今天的大学生不爱听“两课”,应当说,目前的确存在这种现象,但是,在解决产生问题的方法上,却并未反映出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真实情况。“两课”的问题,简单说就是谁来讲、讲给谁、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就“两课”改革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两课”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两课”教学在指导思想上有缺陷
  过去“两课”试图使学生完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教学指导思想本身是不够科学的。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但是,“两课”教学指导思想本身就不彻底,所以就不能说服人。那么,为什么多数大学生不爱听“两课”呢?显然,问题存在于“两课”本身。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两课”教学缺乏应有的基本认识,在认识上有缺陷。因此,进行“两课”改革,必须先理清“两课”教学理论。

  高校“两课”改革,首先必须解决它的课程定位和改革的逻辑前提问题。冯友兰先生曾说过,高等学校“有两个问题必须分别清楚。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学问和修养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职业的问题,不可把这两个问题混淆起来”,所以,我们不能奢求“两课”能把大学生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专家或学者,而且,信仰坚定与否,与掌握理论的多少不成正比,有时理论多学习了一些,信仰反而不坚定了。所以,邓小平早就讲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精、要管用。

  高等学校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开设两类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人”;另一类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所谓使人“成为人”的学问,就是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够使学生具有做人的基本素养,成为一人。所以,“两课”只能定位于第一类课。目前,其主要就是“两课”和人文素质教育课所讲授的学问。使人“成为人的学问”是教育本质的载体,而“两课”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的载体。——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好各类专业课的同时,尤其要开好“两课”,促使大学生成为我们所需要的人。

  2.“两课”教学在实施环节上有缺陷,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两课”教学在实施环节上有严重缺陷,包括教师、教材、学时分配、实践基地建设等等,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进修提高的时间和机会不多,再加上经费的短缺,“两课”教师的水平提高有限。由于“两课”课时多,教师少,加上这几年的连续扩招,教师负担的教学工作量很大,许多教师都觉得大家疲于奔命式地授课。而不少学校为了减轻教师教学负担,采取并班、并系、并专业的授课方式,上课班级人数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很多“两课”教学班在100人以上的规模。大班上课不可能真正讨论交流,教学的针对性也在弱化,很难开展教学沟通和社会考察。

  课程内容重复、教材陈旧、导致教材利用率低。<政治经济学》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有重复之处;<国际政治经济》与<毛泽东思想概论》也有所重复。<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课程在高中时已经上过了,尤其是文科生高考都考过,到大学又有重复;“两课”内容繁多,理论问题涉及广泛,导致理论深度不够;一些内容远离实际生活,而教学中还缺乏实践的环节,导致实效性不强。此外“两课”考试形式和方式陈旧,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所反感的。

  二、高校“两课”改革的原则和思路

  1.要精、要管用
  应该看到,高校“两课”面对的挑战是严峻的,“两课”的改革势在必行。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对“两课”的改革策略和方法提几点原则性思考:

  第一,明确“两课”的定位。“两课”的定位是改革的前提,只有定位清楚,才能确定改革的方向。高校“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两课”要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从出发点看,比较符合我们历来重教化的民族传统。但从操作看,存在定位过高的问题,难道我们是要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吗?笔者认为,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是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全面的素质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创新素质培养等等。通过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两课”定位,应当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使人“成为人的学问”是教育本质的载体,而“两课”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的载体。因此,在高等学校开好各类专业课的同时,尤其要开好“两课”,促使大学生成为我们所需要的人。高校通过课程教学的形式,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