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高中生和学校的影响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07

  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和公平性得到了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强调“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再人为地将考生分成文理科,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还坚持“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强调“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在招生录取措施上,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这些措施将惠及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升入重点高校的机会,缩小区域和城乡入学差距,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

  经过长期酝酿、反复论证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更好地体现了高考的目的是选拔和培养高校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高中教育的“指挥棒”,新的高考方案将会对普通高中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高中学生的影响

  1.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行高考制度下实行文理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3门为文科生和理科生共同的考试科目外,文科生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理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机会。高校按学生高考总分录取,高中学习科目和大学学习专业没有直接关系。新高考方案取消了文理分科,考试科目设置增强了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检验学生学习程度的同时,也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这就要求学生要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过度偏科。

  从近期上海、浙江出台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看,高中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科目中选择学习其中3门科目,并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占高考比较大的分值比重,相关科目的考试等级将赋以相应的分数,计入总分。这种高考方式将引导学生学好高中每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学科优势和理想志向,选择不同的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这种考试科目设置,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有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

  2.促使学生学会选择,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传统高考体制下的应试教育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许多高三学生知道刻苦学习,却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应该选择什么专业学习。高校以“总分录取”为主要录取模式,“唯分数论”只求分数最大化,加剧了高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况。高考填报志愿时,往往只认大学的“招牌”,只看专业是否热门,不管专业是否适合自己。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计入总成绩,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进行选择,意味着学生需要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方向,理智地选择自己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尽早确定3门选考科目。同时,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实施意见》还要求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这些改革措施在选考科目和考试时间上增加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

  新高考方案下学生要主动思考如何选择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和大学专业,学生要从被动选择向主动选择转变,这使学生更主动地考虑自己的未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3.更加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现行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于评价结果信用度和客观性问题,在高校招生录取中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最后只是作为学生档案的一部分寄送到高校。对于学生来讲,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要求并未落实,填写内容可从网上下载,很多学生的学期总结和毕业自我评价出现雷同现象。

  《实施意见》强调,“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今后,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之一,将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规范和量化细则,避免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和不公正的评价结果。因此,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是新高考方案下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要求。

  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学校的影响

  1.学校要继续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发展,二者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所以普通高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继续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才符合《实施意见》对高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避免继续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否则即使减少了高考的科目,也难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2.学校要合理安排高中课程,做好学生三年的课程规划

  新高考方案对学校影响最大的其实是高考考试科目设置的改革。考生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同时外语科目和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有两次考试机会。学校需要根据学生选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及其考试时间,安排好课程,尤其是高一、高二年级的课程,为学生做好三年课程规划。

  学校在根据学生的选择安排高中三年课程计划的同时,在师资配备上也需要做好准备,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对学校教学管理是个极大的挑战。学校要考虑到各学科师资配备与工作量安排,根据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要求,把握好学生在各年级各学段的学科选择及课程安排的时间,以保证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保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3.学校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被打破,走班教学成为必然

  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不同的学生3个科目的选择组合不同,而且同一学段、同一科目,有的学生会将其作为选考科目,有的学生则将其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于选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难度要求不同,这意味着学校原有的班级授课将转变为分层教学,相同科目要开设不同层次的班级。这样中学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被打破,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的学段,分层分类的走班教学将成为高中教学的必然模式。如何分层走班,协调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学,合理配置师资,是高中教育将要面临的难题。

  4.学校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新高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除了语文、数学、外语3门核心课程以外,学生可以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选择的科目关系到今后升入大学后的就读专业以及未来的就业。如何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又兼顾今后在大学的所学专业,考哪些科目,什么时候考,这些都将是学生面临的难题。学生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能力特长、优势科目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尽早确定选考科目,理智选择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如果能力特长与优势科目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正如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在一次开学典礼上所说的:“作为一个学生,如果只为分数而学习,最多能够得到好的分数;但如果为了未来而学习,那将会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感悟,并会得到更好的分数。”

  现行高考制度下,学校教师更多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思想品质的教育指导,缺乏职业生涯指导能力。而在新的高考制度下,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给学生选择选考科目提供建议和帮助,还要对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和升学方面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自主制订学业计划。因此,学校还需对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增强教师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能力。

  云南民族中学是云南省教育厅直管、附属于云南师范大学的全寄宿制民族中学,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探索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学校已建立了完善、规范的课程管理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以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每学期开设近20门校本课程,学生自主选课,以走班形式进行校本课程教学。

  以上措施为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的教育教学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仍会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挑战。首先,如何合理安排高中课程,做好三年课程规划,教师的配备是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在新旧高考过渡时期,这个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其次,作为全寄宿制民族中学,学校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很多学生来自边疆地区和山区,在进行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选择和专业选择时更需要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对学校和教师的生涯规划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考改革对于普通高中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学校要认真理解新高考方案的核心理念,及早规划,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突出办学特色的良好契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