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城市优势文化与农村劣势文化的差距是造成城乡教育不均衡的重要因素。这种文化差距不仅表现在农村教育在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与城市教育有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学校占有的文化资本如图书、现代媒体、教师文化修养与视野、整个社会环境的文化氛围与水平等远不如城市学校),更表现在城乡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差距上。有学者对我国城乡学生家庭藏书、家长的学习辅导、对孩子兴趣特长的培养、学生的见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孩子与县城孩子相比:家庭藏书少,所阅读的书少而单调;入学前得到来自家长的辅导少,而且留守儿童多;接受的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专门教育少;见识总体不如县城的孩子,去过的地方少。得出的结论是:我国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文化再生产现象,它使大部分农村孩子被教育所淘汰而返回农村,并最终形成两个封闭的循环圈:城市优势文化圈与农村劣势文化圈。
[13]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布尔迪厄认为,“那些来自更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的学生,不仅具有更高的学术成功率,而且在几乎所有领域中,都表现了与其他家庭出身的学生不同的文化消费和文化表现的类型。”
[14]也即是说,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进而影响他们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机会,以至于影响他们的终身发展。同时,教育还通过构建文化而实现文化再生产。其次,城乡教育均衡是城乡文化在冲突中实现均衡的过程。要改变城乡教育不均衡,就必须实现城乡文化的均衡,城乡文化的均衡是指通过不断缩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水平基本相当的前提下实现城乡文化特色化、一体化发展。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是:一方面,城乡文化均衡不是文化平均。“文革”期间,就曾试图在教育中实行文化平均主义,以打破城市优势文化对文化资本的垄断,但历史已经证明这并不能真正提升文化弱势群体的实力。提升农村文化水平只能通过国家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宣传与建设,提高农村教育环境的文化含金量,着力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素质等措施去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另一方面,城乡文化各有特色,城乡文化均衡不是唯城市化,不是要把农村文化变成城市文化的翻版,而是要打破城乡文化的隔阂,使城乡文化实现沟通与融合,让其各自都得到有特色的发展,这样,城乡的教育也才有特色发展的土壤,而城乡教育特色发展正是城乡教育均衡的应有之义。
5和谐理论视角:城乡教育均衡是实现城乡教育和谐发展
从古到今,不少人对和谐进行了论述,其主要观点有:第一,认为和谐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境界。
毕达哥拉斯提出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和谐的或产生于和谐的观点。《尚书·舜典》从音乐角度谈和谐:“八音和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15]《管子·兵法》从管理民众角度谈和谐:“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16]孔子则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礼之用,和为贵”。[17]
高清海把和谐界定为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18]
第二,和谐是事物多样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原则。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提出了对立和谐观,强调和谐是对立与斗争的统一。西周时期的史伯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19]
强调“和”与“同”的对立统一。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20]
也表明了和谐是事物生长和发展的原则。朱智贤把和谐定义为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中的统一”。[21]因此,和谐既不是盲目附和与苟同,又不是因为矛盾对立而各行其是,而是和而不同,即要让这些“不同”最终通过斗争能相互融洽与完美配合,都得到发展。第三,和谐是不偏激、不极端,不违背自然的中正之道。“所谓和谐,就是在‘中和’的前提下,事物的状态或者关系,达到了相宜相生、相辅相成、和衷共济的美妙境界。”[22]
如果严重偏向某一方,也就与和谐背道而驰了。
均衡在《辞海》中被定义为是“矛盾暂时的相对的统一或协调”[23],也即是说,均衡的本意是指矛盾双方在对立斗争中实现相对的均等、统一、协调与稳定,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正符合和谐的本义。因此,在和谐理论视角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就是要实现城乡教育的和谐发展,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要实现城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既然和谐是人们公认的事物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因此,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即和谐发展不是通过削高就低达到低水平均衡,而是要使城乡教育在办学水平、教育质量上达到高水平的均衡发展。第二,城乡教育均衡是相对的均衡,是要使城乡教育的发展实现和而不同。因此,城乡教育均衡不是城乡教育绝对平均化发展,不是要消减城乡教育的办学特色,而是要在受教育机会及办学条件基本均衡的前提下,让城乡教育各自都得到有特色的发展,这样,城乡教育都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这方面,我国曾片面地把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理解为是使城乡教育绝对平均和相同地发展,从而走过不少弯路。如在文革时期,城市教育在办学方向、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办学水平等方面都向农村教育看齐,其结果只能是实现城乡教育的低水平均衡,而且城市教育也因失去自己的特色而使其发展受到极大影响。最近十年来,一些人把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片面地理解为是要使我国农村教育城乡化,使农村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开设、教学方法、校舍建筑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比较严重的农村学校城市化的现象。第三,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要偏向城市和农村的任何一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模式”,严重偏向城市教育,不符合城乡教育和谐发展的理念,也不能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应该在城乡建设一体化的背景下,把城乡教育视为一个整体,使它们相宜相生、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综上所述,在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及和谐理论的多维视角下,城乡教育均衡是指在城乡教育主体的利益都得到同样重视的前提下,以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城市优势文化与农村劣势文化均衡为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以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为核心,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多元优质、和而不同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鹏.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归因与机制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28.
[2]王建民.城镇化进程中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10):1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6.
[4]王卫东.关于教育价值问题的讨论[J].教育研究,1996(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