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的基本价值属性与深化途径(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10-20

  教育的最终鹄的是促进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有的教育手段无疑旨在这一目的的实现。正如美国学者布卢姆所强调的,“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作为一种手段,教育评价还具有选拔、评定等级及提供决策信息等多项功能,但如何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应是教育评价的首要功能。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评价应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通过评价,评价者诊断出个体身上存在的优缺点,为其发展提供对策与建议,从而更好地促量与评价进个体发展。只有作为个体的人发展了,作为集体的社会才会发展,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增值评价的运用可以看作是教育评价对发展的判定,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以学校教育活动对学生增加的价值为评价标准,来判定教师、学校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三、深化教育评价价值属性认识的途径

  (一)准确定位教育评价

  当质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高频词”时,教育评价作为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在国家的政策话语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此背景下,对教育评价的作用和地位具有清晰的认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从理论上来说,教育评价是一种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但在实践中,将教育评价当作目的的并不少见,如人们常说的“考什么教什么”“高考成为指挥棒”,教育教学围绕评价开展,教育评价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目的,“作为手段的科学化的追求和技术的完善反客为主而成为目的,反之,评价活动的本体意义倒成为无关宏旨的赘余”[8].教育评价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要通过教育评价这一手段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它的服务功能是首要的,不应该超越教育教学活动本身的意义。

  (二)尊重教育评价的多元价值

  价值的多样性是当代世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教育评价的多元价值源于价值主体的价值多元。

  教育评价者应坚持“价值多元”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我们要承认并尊重不同的利益,倾听并回应来自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声音,为他们提供表达自己价值主张的机会,使各方在表达的基础上充分讨论并取得共识后,再展开下一步的评价活动。古巴和林肯提出“聚焦式响应”,认为评价应回应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主张、担心和问题,倡导多种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协商与对话,共同建构评价共识,以此来推动教育评价的顺利进行。在协商与互动中,评价利益相关者民主参与、交流、沟通、共商,这一过程本身不仅体现了教育评价的公正性,也体现了社会正义的基本精神,即民主协商精神。

  (三)提升教育评价的专业品性

  在日常实践中,教育评价似乎人人可以“无师自通”.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许多不当的教育评价,其给教育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如果教师评价学生仅仅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那么所谓的“好”学生也有可能品行不良,或身体素质差,传统“应试教育”下“高分低能”的学生并不少见。如果教育管理者仅仅将评价看作一种管理手段,那么,过于频繁的评价可能会成为一种“扰民”行为,导致学校疲于应付,有些学校还可能会“虚假”迎评,这时的评价很难起到“促建”的作用,也难以为管理者提供真实有效的决策信息。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教育评价变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9].推进教育评价专门机构的建设,是提升教育评价专业品性的有效保障。随着政府“管评办”的分离,专业的教育评估机构出现了,这对于提升教育评价的专业品性具有重要意义。许多教育评价可以委托给专业的评估机构,由专业人员来实施,这无疑可以大大提升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从而真正引导和促进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平。评价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35.

  [2]刘志军。教育评价的反思和建构[J].教育研究,2004(2):59

  [3][7][美]古贝,林肯。第四代评估[M].秦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前言1.

  [4]张其志。教育评价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演变[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6(2).

  [5]刘五驹。评价标准---科学性还是人文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6).

  [6]冯永潮。论教育评价的科学性[J].教育研究,2002(1).

  [8]阎光才。教育评价的正当性与批判性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9]李雁冰。论教育评价专业化[J].教育研究,2013(10).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