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的外交(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明白,如果民国军队坚决攻击,想不出来有哪支英国武装力量可以守得住租界。总之,在英国公众舆论变得反干涉反帝国主义之时,任何重大的军事行动都是政治上不可能的。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在给中国公使蓝普逊的信中写道:「远离英伦,中国人持续不断的挑衅充斥你的耳目,但你无法想象在这里我们的人民是多么极度地温静。」
西方不但开始从中国撤退,而且在一次大战之后分裂开来,不再成其为一个纯西方的实体。本世纪初,西方列强的联合体在对付清政府时把日本囊括了进来,从而极其严重限制了清帝国的外交自由。这也说明了为甚么清政府未能加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国际盟约体系,纵然它想加入时也不行。但1914-1918 年欧洲的灾难改变了这一切,使中国成为重组中的多极国际体系的一员。
人们广泛地阅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之后,可能仍不知道中国曾加入其中。但无论中国在徐国琦所谓的民国「无知年代」里经历有多痛苦,它加入这场战争乃是其对外关系的主要转折点。如张永进所阐明,民国在其1918-1920 年外交中第一次自觉地进入「国际社会」,并同意遵守理论上约束国际行为的条例和规范。中国成了国际联盟「宇内合作」(借用凯欧汉Robert Keohane的说法)的积极份子。但国联在执行其法度上之无能,反过来增强了民国以独立的外交争取自己利益的意愿。中国后来在1931年满洲危机中对国联之无能更感切肤之痛。但在两次大战之间,民国是以其外交实践而非外交理念使中国得以首次与列强单个地而不是整体地打交道,而由此所形成的双边互惠关系则是1928-1931 年间条约修改成功的首要因素,并在日后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批重要的国际结盟或联盟。
盟友与敌人 随着与日本关系加剧紧张,结盟在整个民国期间成了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并于1937-1945 年的抗日战争中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生存与最后的胜利取决于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找到支持者和盟友。国民党政府1927年后动作迅速,从中国被列强联合盘剥的时代,跃入与世界三大最强国德国、苏联和美国结有重要经济和战略联系的时代,以抵御第四强日本。按英国外交部的评价,1927年的中国仍是「一潭稀泥」;但到了1945年中国已成为一个强国,全球力量平衡的重要砝码,同盟国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回,中国在同盟国中的角色与一次大战时不同,是合作者而不是乞求者。的确,此时的中国已正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这个地位是以它在战争中和外交上的表现而获得的,并为它在新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常任席位所确认。
在与德国的交往中,南京政府开启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基于平等互利原则和实践之上的合作关系。这一关系建立在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联系上,在许多方面都是民国期间最成功的,并可以说赋予了中国在中日战争的初期藉以生存的军工能力。实用政治再加上一点对日本的共同畏惧,导致了民国与苏联的联盟(1938- 1940年)──高龙江和贺军对此深有研究;以及与美国的联盟(1941-1945年)──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汗牛充栋,但直到最近为止几乎全是美国的看法。这些伙伴关系确保了中国的生存,训练了中国的军队,并把民国带入了全球权力政治的中心。这些关系没有一个维持永久,但每一个都正当其时。民国如何寻求、处理、确立和最终结束每一个伙伴关系,是近代中国外交中更令人感兴趣的故事之一。这些关系总起来证明了中国外交灵活多样,能够在短期内通过极其不同的关系咬住大体不变的目标。
毫无疑问,中国对外关系中最有影响、最复杂、最危险,而且最终最具灾难性的,是与日本的关系。战争是对外关系种类中最终极的类型。八年与日本的战斗给中国人民、中国经济和中国政府带来了沉重的损失,并且战后时期从未真正恢复过来。在与日本的关系中,中国也试图实现大体一致的目标和政策。但对付西方帝国主义卓有成效的手段──执着、合法度、经济抵制──在中日关系上最多只能说未起作用,最糟得说适得其反。而中日关系则从外交争端走到公开军事对抗,最终进入野蛮。
第二次中日战争的「亚洲屠戮」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尤其在西方学界,不过战前的中日关系已是近来研究的课题。虽然还没有一部全面的中日外交关系史,但「国际史」的多视角研究方法却已做出了不少重要的贡献。30年代中国对日政策在国内的方方面面以及「公众舆论」在政策的酝酿和制订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见于柯博文的杰作《面对日本》的中心部分。乔丹指出了30年代初国民党的一轮新「革命外交」导致了出其逆料的结局,尤其是抵制日货运动。他认为这轮外交非但未能吓退日本,反而首先是事实上促成了日本的侵略。孙友利对中国30年代「绥靖」外交富有启发的修正性阐述,则强调了中国对外政策的文化构成。他认为「绥靖」外交的制订与实施是基于对「帝国主义」的一些理解,确信日本与西方列强间有不可避免的冲突。这一「定见」体现在蒋介石1937年7 月的战争巨赌里,也体现在尔后四年他试图使世界政治纳入其预想之决意中。基于此,入江昭力荐我们重点从文化视角来看这段时期的中日关系:中日首先是各自文化国际化中的伙伴,其次才是其相互竞争成为一种文化决斗后至死方休的敌人。
日本的战败结束了战时的同盟结构和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如果中国此时可以说已成了强国,那么它将不得不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的两极世界里游弋,而这一世界又由于美苏皆无法控制中国共产党造反而变得极其复杂。国民党的中国将赢得战争──不光是对日战争,还有为中国的主权以及中国在世界上自立的奋斗──但它将丢失国家政权。这一结局不仅当时出人意料,现今回顾亦令人愕然,同时也说明了为甚么战后阶段一直是民国外交史中最具争议的领域。赖文开创性的研究《胜利之砧》,揭示了国际国内形势互动的相关性,比其它著作更好地解释了共产党人如何赢得满洲并为夺取中国打下了基础。最近威斯塔德利用了新的苏联和中国的资料,探讨了冷战政治背景下中国内战的起源。他指出四方(重庆、延安、莫斯科和华盛顿)主要的政策制订者几乎都不称职(充其量也不过是短视和失算),并清楚地展示了冷战外交如何从根本上塑成了中国内战并部分地决定了其结局,而且中国共产党亦已是冷战外交的一角。韩特进一步追溯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对外关系方针的起源,显示该方针独立自主于其它的后中华帝国政权,最后甚至独立自主于共产国际和苏联导师。在共产党「胎中之国」的对外政策中,人们可以看到有些主脉延续到1949年以后,其中有不少──这是我的理解,不属韩特的──是一位固执己见的领导人对对外事务横加种种危险限制的主宰。不过,毛泽东将继承一个国家和一段外交上富有成就的历史,这二者将让人民共和国打一开始就在世界事务中扮演一个主要角色。
三 对外关系的内部化
界定和维护中国人的「祖国」是在国内无法避免的国际化环境中进行的。国际化的具体标志在城巿里最为明显,尤其在条约口岸:柏油马路、电灯、公园、大多放映着好莱坞片子的大影院,更不必说居住在那里的成千上万外国人了。但国际化也将随着以外国资本铺设的铁路而穿越大地;随泛美和汉莎引入并与中国政府合伙的民航而飞升天空,并随军队──着西式军服,荷进口枪弹,听令于挂满入时勋徽肩章的将军,受训于接踵相继的外国军事顾问──而行进到任何地方。甚至远山僻壤也会在一夜之间被国际经济力量改变。
例如江西省西南的大庾县,它在二十世纪里得益于它的第二次或者说第三次、但无疑是最戏剧性的一次进入全球巿场。大庾曾是县治所在地,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主要的贸易站,是从广东出梅岭关口后往北的第一个
西方不但开始从中国撤退,而且在一次大战之后分裂开来,不再成其为一个纯西方的实体。本世纪初,西方列强的联合体在对付清政府时把日本囊括了进来,从而极其严重限制了清帝国的外交自由。这也说明了为甚么清政府未能加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国际盟约体系,纵然它想加入时也不行。但1914-1918 年欧洲的灾难改变了这一切,使中国成为重组中的多极国际体系的一员。
人们广泛地阅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之后,可能仍不知道中国曾加入其中。但无论中国在徐国琦所谓的民国「无知年代」里经历有多痛苦,它加入这场战争乃是其对外关系的主要转折点。如张永进所阐明,民国在其1918-1920 年外交中第一次自觉地进入「国际社会」,并同意遵守理论上约束国际行为的条例和规范。中国成了国际联盟「宇内合作」(借用凯欧汉Robert Keohane的说法)的积极份子。但国联在执行其法度上之无能,反过来增强了民国以独立的外交争取自己利益的意愿。中国后来在1931年满洲危机中对国联之无能更感切肤之痛。但在两次大战之间,民国是以其外交实践而非外交理念使中国得以首次与列强单个地而不是整体地打交道,而由此所形成的双边互惠关系则是1928-1931 年间条约修改成功的首要因素,并在日后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批重要的国际结盟或联盟。
盟友与敌人 随着与日本关系加剧紧张,结盟在整个民国期间成了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并于1937-1945 年的抗日战争中达到了高潮。中国的生存与最后的胜利取决于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找到支持者和盟友。国民党政府1927年后动作迅速,从中国被列强联合盘剥的时代,跃入与世界三大最强国德国、苏联和美国结有重要经济和战略联系的时代,以抵御第四强日本。按英国外交部的评价,1927年的中国仍是「一潭稀泥」;但到了1945年中国已成为一个强国,全球力量平衡的重要砝码,同盟国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回,中国在同盟国中的角色与一次大战时不同,是合作者而不是乞求者。的确,此时的中国已正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这个地位是以它在战争中和外交上的表现而获得的,并为它在新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常任席位所确认。
在与德国的交往中,南京政府开启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基于平等互利原则和实践之上的合作关系。这一关系建立在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联系上,在许多方面都是民国期间最成功的,并可以说赋予了中国在中日战争的初期藉以生存的军工能力。实用政治再加上一点对日本的共同畏惧,导致了民国与苏联的联盟(1938- 1940年)──高龙江和贺军对此深有研究;以及与美国的联盟(1941-1945年)──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汗牛充栋,但直到最近为止几乎全是美国的看法。这些伙伴关系确保了中国的生存,训练了中国的军队,并把民国带入了全球权力政治的中心。这些关系没有一个维持永久,但每一个都正当其时。民国如何寻求、处理、确立和最终结束每一个伙伴关系,是近代中国外交中更令人感兴趣的故事之一。这些关系总起来证明了中国外交灵活多样,能够在短期内通过极其不同的关系咬住大体不变的目标。
毫无疑问,中国对外关系中最有影响、最复杂、最危险,而且最终最具灾难性的,是与日本的关系。战争是对外关系种类中最终极的类型。八年与日本的战斗给中国人民、中国经济和中国政府带来了沉重的损失,并且战后时期从未真正恢复过来。在与日本的关系中,中国也试图实现大体一致的目标和政策。但对付西方帝国主义卓有成效的手段──执着、合法度、经济抵制──在中日关系上最多只能说未起作用,最糟得说适得其反。而中日关系则从外交争端走到公开军事对抗,最终进入野蛮。
第二次中日战争的「亚洲屠戮」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尤其在西方学界,不过战前的中日关系已是近来研究的课题。虽然还没有一部全面的中日外交关系史,但「国际史」的多视角研究方法却已做出了不少重要的贡献。30年代中国对日政策在国内的方方面面以及「公众舆论」在政策的酝酿和制订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见于柯博文的杰作《面对日本》的中心部分。乔丹指出了30年代初国民党的一轮新「革命外交」导致了出其逆料的结局,尤其是抵制日货运动。他认为这轮外交非但未能吓退日本,反而首先是事实上促成了日本的侵略。孙友利对中国30年代「绥靖」外交富有启发的修正性阐述,则强调了中国对外政策的文化构成。他认为「绥靖」外交的制订与实施是基于对「帝国主义」的一些理解,确信日本与西方列强间有不可避免的冲突。这一「定见」体现在蒋介石1937年7 月的战争巨赌里,也体现在尔后四年他试图使世界政治纳入其预想之决意中。基于此,入江昭力荐我们重点从文化视角来看这段时期的中日关系:中日首先是各自文化国际化中的伙伴,其次才是其相互竞争成为一种文化决斗后至死方休的敌人。
日本的战败结束了战时的同盟结构和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如果中国此时可以说已成了强国,那么它将不得不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的两极世界里游弋,而这一世界又由于美苏皆无法控制中国共产党造反而变得极其复杂。国民党的中国将赢得战争──不光是对日战争,还有为中国的主权以及中国在世界上自立的奋斗──但它将丢失国家政权。这一结局不仅当时出人意料,现今回顾亦令人愕然,同时也说明了为甚么战后阶段一直是民国外交史中最具争议的领域。赖文开创性的研究《胜利之砧》,揭示了国际国内形势互动的相关性,比其它著作更好地解释了共产党人如何赢得满洲并为夺取中国打下了基础。最近威斯塔德利用了新的苏联和中国的资料,探讨了冷战政治背景下中国内战的起源。他指出四方(重庆、延安、莫斯科和华盛顿)主要的政策制订者几乎都不称职(充其量也不过是短视和失算),并清楚地展示了冷战外交如何从根本上塑成了中国内战并部分地决定了其结局,而且中国共产党亦已是冷战外交的一角。韩特进一步追溯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对外关系方针的起源,显示该方针独立自主于其它的后中华帝国政权,最后甚至独立自主于共产国际和苏联导师。在共产党「胎中之国」的对外政策中,人们可以看到有些主脉延续到1949年以后,其中有不少──这是我的理解,不属韩特的──是一位固执己见的领导人对对外事务横加种种危险限制的主宰。不过,毛泽东将继承一个国家和一段外交上富有成就的历史,这二者将让人民共和国打一开始就在世界事务中扮演一个主要角色。
三 对外关系的内部化
界定和维护中国人的「祖国」是在国内无法避免的国际化环境中进行的。国际化的具体标志在城巿里最为明显,尤其在条约口岸:柏油马路、电灯、公园、大多放映着好莱坞片子的大影院,更不必说居住在那里的成千上万外国人了。但国际化也将随着以外国资本铺设的铁路而穿越大地;随泛美和汉莎引入并与中国政府合伙的民航而飞升天空,并随军队──着西式军服,荷进口枪弹,听令于挂满入时勋徽肩章的将军,受训于接踵相继的外国军事顾问──而行进到任何地方。甚至远山僻壤也会在一夜之间被国际经济力量改变。
例如江西省西南的大庾县,它在二十世纪里得益于它的第二次或者说第三次、但无疑是最戏剧性的一次进入全球巿场。大庾曾是县治所在地,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主要的贸易站,是从广东出梅岭关口后往北的第一个
上一篇:宋代义利思想片论
下一篇:海外珍禽“倒挂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