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老莱子辨(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子》的《老子列传》了。
从上面的辨识中,可以认为老聃(姓老氏,名聃,春秋宋国沛人)是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的老子,其代表作为楚简《老子甲》。李耳、太史儋、老聃(聃读为儋,与关尹同时)实为一人,是战国时期的老学首领,其代表作是传世本《老子》。
三、老莱子辨
典籍中关于老莱子的记述不多。除《史记·老子列传》、《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外,仅有下列记载:
《庄子·外物》:“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脩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 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来。’ 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矣。’ 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 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知两忘而闭其所誉。反而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历。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
《战国策·楚策四》:“或谓黄齐曰:‘人皆以谓公不善于富挚。公不闻老莱子之教孔子
事君乎?示之其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谚曰:见君之乘,下之;见杖,起之。今也,王爱富挚,而公不善也,是不臣也。’”
《尸子》卷下:“老莱子曰:‘人生天地间,寄也。’ 寄者,固归也。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亦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不乐,盖老莱子之行也。”
《史记·老子列传·正义》引《列仙传》云:“老莱子,楚人。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杖木为床,蓍艾为席,葅芰为食,垦山播种五谷。楚王至门
迎之。遂去。至于江南而止,曰:‘乌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
从以上《庄子》、《战国策》、《尸子》、《大戴礼记》、《列仙传》所记述的来看,也可以明确三点:其一,老莱子也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孔子曾问“业” 于老莱子;其二,老莱子不姓老氏,与“老子”之称无关;其三,老莱子以隐和孝著称于世。
1、孔子曾问“业” 于老莱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谓“孔子之所严事……於楚老莱子” 的具体记述,典籍中仅见《庄子·外物》一例。不过就此一例也足以说明孔子与老莱子的关系十分密切,实际来往并非仅此一次。孔子这次见老莱子不是有准备的专访,而是邂逅相逢。老莱子是位隐者,居无定所;也许因为其他原因,老萊子迁徙新居后,孔子还不得而知。所以这次孔子见老莱子,是老莱子弟子“出薪” 遇见孔子回报后,老莱子召见孔子的。老莱子的弟子并不认识
孔子,但老莱子仅凭弟子对所遇见的人的外表的描述便知“是丘也” ,这至少说明老莱子
不是第一次见孔子,或者说过从甚密。一般来说,客至,主请,正式谈话前总免不了寒喧几句,或者客人先致问候。然而,孔子见老莱子,却是主人先说,而且是以训导的口气要对方如何如何才“为君子矣”。这正是十分亲密的师友之间的见面和交谈。从谈话内容看,孔子和老莱子的关系也是很融洽的。孔子主张修圣德,以“仁” 治天下;老莱子主张修“道”,以“清静(清廉恬淡)为天下定”(郭店楚简《老子乙》第15简)。在治世必须先“进”(修进)这一点上,孔子与老莱子存在共识,两人的治世思想也有互补性。所以孔子请教老莱子,自己所学圣迹业行是否可得脩进而为世用(“业可得进乎”)。老莱子并不反对孔子的以“仁” 治天下,但觉得以“仁” 治天下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老莱子说:“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郭庆藩注:“一世为之,则其迹万世为患,故不可轻也。”)老莱子认为“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郭庆藩疏:“反于物性无不伤损,扰动心灵皆非正法”)。他主张“治人事天” 、“清静为天下定”(郭店楚简《老子乙》第1简、第15简)。
2、老莱子不姓老氏
老莱子其人作为历史人物的存在,除司马迁《老子列传》“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 的疑笔以外,典籍中对老莱子并没有什么怀疑。其实,司马迁并不同意“老子”是老莱子的说法。司马迁说“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就是证明。前面已经交代,《老子列传》是传世本《老子》的作者的“列传”,也就是“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 的那位“老子”的“列传”。如果司马迁同意说“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 的那位“老子”就是老莱子,他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说什么“老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之类的话呢?这分明已告诉读者,老莱子另有他著,其学是“言道家之用”,与“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的那位“老子”不能混为一谈。前面也已经交代,“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那位“老子”是战国时老学首领李耳,不是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老子。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老子姓老氏,名聃,疑为春秋宋国沛人。老莱子是春秋楚人,当然不能说老聃就是老莱子。
老莱子前面也有个“老”字,老莱子是不是姓老氏呢?沙少海《庄子集注》引毕沅说:
“老莱子本为莱子,而以寿考称老莱子。”《文选·孙绰〈天台山赋〉》注引西汉刘向《别录》:
“老莱子,古之寿者。”《荆门直隶州志》引《列女传》称老莱子“孝养二亲,七十作婴儿戏,
斑舞诈跌,弄雏亲侧,博亲一笑。”看来说“以寿考称老莱子”应是持之有据,不是妄说。如果说“老莱子本为莱子”,那么老莱子应该姓莱氏。据《通志·氏族略二》载,古有莱子国,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齐灭莱,子孙以国为氏。老莱子不是齐人,是楚人,疑“莱” 即“赖”。《路史》曾说“赖乃莱也。” 春秋时期有“赖国”(氏族方国),在今湖北随州市稍东而北。《春秋左传·昭公四年》:“楚子(楚灵王)以诸侯伐吴……灭赖……迁赖于焉。”疑老莱子姓赖,随族人于楚灵王三年(公元前538年)迁至鄢。据《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楚惠王元年(公元前488年),楚迁都鄢(今湖北宜城)。《史记·卫康叔世家》载:卫灵公三十八年(公元前497年),“孔子来。” 依此,孔子当于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于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回鲁国,时年六十八岁,在外十四年,曾至卫、宋、陈、蔡、楚等国。孔子于楚惠王三年(公元前486年)在鄢郢见楚惠王。在鄢郢的郊外(或远郊)见到老莱子,此时,孔子六十六岁,老莱子约七十三岁(据何浩考证,楚昭王末年老萊子年近七十岁)。这种年龄差异,与《庄子·外物》所记老莱子对孔子的态度相合。
3、老莱子以隐和孝著称于世
老聃与老莱子,同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大动荡的春秋时期,老聃“修道德”,主张以“道”治国;老莱子“言道家之用”,主张以“道”修身。“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是两
人的共同特点。不过,老莱子的“隐”更表现在行动上。老聃曾任周“守藏室史”(史官),
是后世所说的“隐朝市”的“大隐”;老莱子却“逃世耕于蒙山之阳”,是后世所说的“隐陵薮”的“小隐”。
老莱子为什么“逃世”?“逃世”是因为“当时世乱”。老莱子是楚人,所谓“世乱” 当指老莱子随族人迁鄢以后所见到的楚灵王及以后的楚王的霸政和征战。楚灵王的贪婪、反复无常,楚平王的昏庸、丧心病狂,以及吴灭楚、秦救楚的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楚惠王八年(公元前481年)孔子见老莱子五年后,楚公室发生“白公之乱”,使年迈的老莱子受到极大的冲击,致使他离开鄢地,“逃世耕于蒙
从上面的辨识中,可以认为老聃(姓老氏,名聃,春秋宋国沛人)是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的老子,其代表作为楚简《老子甲》。李耳、太史儋、老聃(聃读为儋,与关尹同时)实为一人,是战国时期的老学首领,其代表作是传世本《老子》。
三、老莱子辨
典籍中关于老莱子的记述不多。除《史记·老子列传》、《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外,仅有下列记载:
《庄子·外物》:“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脩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 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来。’ 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矣。’ 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 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知两忘而闭其所誉。反而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历。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
《战国策·楚策四》:“或谓黄齐曰:‘人皆以谓公不善于富挚。公不闻老莱子之教孔子
事君乎?示之其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谚曰:见君之乘,下之;见杖,起之。今也,王爱富挚,而公不善也,是不臣也。’”
《尸子》卷下:“老莱子曰:‘人生天地间,寄也。’ 寄者,固归也。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亦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不乐,盖老莱子之行也。”
《史记·老子列传·正义》引《列仙传》云:“老莱子,楚人。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杖木为床,蓍艾为席,葅芰为食,垦山播种五谷。楚王至门
迎之。遂去。至于江南而止,曰:‘乌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
从以上《庄子》、《战国策》、《尸子》、《大戴礼记》、《列仙传》所记述的来看,也可以明确三点:其一,老莱子也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孔子曾问“业” 于老莱子;其二,老莱子不姓老氏,与“老子”之称无关;其三,老莱子以隐和孝著称于世。
1、孔子曾问“业” 于老莱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所谓“孔子之所严事……於楚老莱子” 的具体记述,典籍中仅见《庄子·外物》一例。不过就此一例也足以说明孔子与老莱子的关系十分密切,实际来往并非仅此一次。孔子这次见老莱子不是有准备的专访,而是邂逅相逢。老莱子是位隐者,居无定所;也许因为其他原因,老萊子迁徙新居后,孔子还不得而知。所以这次孔子见老莱子,是老莱子弟子“出薪” 遇见孔子回报后,老莱子召见孔子的。老莱子的弟子并不认识
孔子,但老莱子仅凭弟子对所遇见的人的外表的描述便知“是丘也” ,这至少说明老莱子
不是第一次见孔子,或者说过从甚密。一般来说,客至,主请,正式谈话前总免不了寒喧几句,或者客人先致问候。然而,孔子见老莱子,却是主人先说,而且是以训导的口气要对方如何如何才“为君子矣”。这正是十分亲密的师友之间的见面和交谈。从谈话内容看,孔子和老莱子的关系也是很融洽的。孔子主张修圣德,以“仁” 治天下;老莱子主张修“道”,以“清静(清廉恬淡)为天下定”(郭店楚简《老子乙》第15简)。在治世必须先“进”(修进)这一点上,孔子与老莱子存在共识,两人的治世思想也有互补性。所以孔子请教老莱子,自己所学圣迹业行是否可得脩进而为世用(“业可得进乎”)。老莱子并不反对孔子的以“仁” 治天下,但觉得以“仁” 治天下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老莱子说:“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郭庆藩注:“一世为之,则其迹万世为患,故不可轻也。”)老莱子认为“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郭庆藩疏:“反于物性无不伤损,扰动心灵皆非正法”)。他主张“治人事天” 、“清静为天下定”(郭店楚简《老子乙》第1简、第15简)。
2、老莱子不姓老氏
老莱子其人作为历史人物的存在,除司马迁《老子列传》“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 的疑笔以外,典籍中对老莱子并没有什么怀疑。其实,司马迁并不同意“老子”是老莱子的说法。司马迁说“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就是证明。前面已经交代,《老子列传》是传世本《老子》的作者的“列传”,也就是“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 的那位“老子”的“列传”。如果司马迁同意说“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 的那位“老子”就是老莱子,他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说什么“老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之类的话呢?这分明已告诉读者,老莱子另有他著,其学是“言道家之用”,与“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的那位“老子”不能混为一谈。前面也已经交代,“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那位“老子”是战国时老学首领李耳,不是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老子。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老子姓老氏,名聃,疑为春秋宋国沛人。老莱子是春秋楚人,当然不能说老聃就是老莱子。
老莱子前面也有个“老”字,老莱子是不是姓老氏呢?沙少海《庄子集注》引毕沅说:
“老莱子本为莱子,而以寿考称老莱子。”《文选·孙绰〈天台山赋〉》注引西汉刘向《别录》:
“老莱子,古之寿者。”《荆门直隶州志》引《列女传》称老莱子“孝养二亲,七十作婴儿戏,
斑舞诈跌,弄雏亲侧,博亲一笑。”看来说“以寿考称老莱子”应是持之有据,不是妄说。如果说“老莱子本为莱子”,那么老莱子应该姓莱氏。据《通志·氏族略二》载,古有莱子国,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齐灭莱,子孙以国为氏。老莱子不是齐人,是楚人,疑“莱” 即“赖”。《路史》曾说“赖乃莱也。” 春秋时期有“赖国”(氏族方国),在今湖北随州市稍东而北。《春秋左传·昭公四年》:“楚子(楚灵王)以诸侯伐吴……灭赖……迁赖于焉。”疑老莱子姓赖,随族人于楚灵王三年(公元前538年)迁至鄢。据《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楚惠王元年(公元前488年),楚迁都鄢(今湖北宜城)。《史记·卫康叔世家》载:卫灵公三十八年(公元前497年),“孔子来。” 依此,孔子当于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于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回鲁国,时年六十八岁,在外十四年,曾至卫、宋、陈、蔡、楚等国。孔子于楚惠王三年(公元前486年)在鄢郢见楚惠王。在鄢郢的郊外(或远郊)见到老莱子,此时,孔子六十六岁,老莱子约七十三岁(据何浩考证,楚昭王末年老萊子年近七十岁)。这种年龄差异,与《庄子·外物》所记老莱子对孔子的态度相合。
3、老莱子以隐和孝著称于世
老聃与老莱子,同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大动荡的春秋时期,老聃“修道德”,主张以“道”治国;老莱子“言道家之用”,主张以“道”修身。“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是两
人的共同特点。不过,老莱子的“隐”更表现在行动上。老聃曾任周“守藏室史”(史官),
是后世所说的“隐朝市”的“大隐”;老莱子却“逃世耕于蒙山之阳”,是后世所说的“隐陵薮”的“小隐”。
老莱子为什么“逃世”?“逃世”是因为“当时世乱”。老莱子是楚人,所谓“世乱” 当指老莱子随族人迁鄢以后所见到的楚灵王及以后的楚王的霸政和征战。楚灵王的贪婪、反复无常,楚平王的昏庸、丧心病狂,以及吴灭楚、秦救楚的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楚惠王八年(公元前481年)孔子见老莱子五年后,楚公室发生“白公之乱”,使年迈的老莱子受到极大的冲击,致使他离开鄢地,“逃世耕于蒙
上一篇: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