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其两端与重其个性——“君子慎其独”的再考察(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文化研究第17辑)刘宗周认为“独者,心极也”。(《刘子全书·学言上》)心极即“至内”。
这个“独”,《淮南子·谬称》中称其为“性”:
圣人在上,化育如神。太上曰:‘我其性与!’其次曰:‘微彼其如此乎!’故《诗》曰:‘执辔如组。’《易》曰:‘含章可贞。’动于近,成文于远。夫察所夜行,周公[不]惭乎景,故君子慎其独也。释近斯远塞矣。
最理想的状态是“我其性与!”即自己的本性就是如此,其次的状态是“微彼,其如此乎”,即自己顺应百姓的心理。“执辔如组”是说拿着缰绳如同拿着宽而薄的丝带一样。《太戴礼·盛德》描述了相反的情况:“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譬犹御马,弃辔勒而专以筴御马,马必仿,车必败。”“含章可贞”是说内心之中有条理,就可以保持中正。所谓的“动于近,成文于远”正好和《晏子春秋》中 “言发于迩不可止于远”相互发明。“察所夜行,不惭乎影”进一步指出首先要对得住切近的东西,最终还是指向君子本人或君子自身。《缪称训》接着说:“身苟正,怀远易矣。故《诗》曰:躬弗亲,庶民弗信。”也就是只有发自内心,不惭乎影的言行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不惭乎影”,指不惭乎跟随你最近的那个东西,这是“慎独”的结果,而并非慎独本身。
君子之“独”就是君子的“无待”、“无对”和“不二”,不讲条件,不依赖于其他,不会因为人数的多寡,距离的远近而变化,即使是对自己的影子也不惭愧。《缪称训》中又说“虚而能满,语而有味,被褐怀玉者。故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一心即“独立”之心,“不偏不倚”之心,而非“专一之心”。这一思想来源甚早,《周书·泰誓上》:“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显然,“一心”切不可理解为“内心的专一”。
《礼记·礼器》更以“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来解释“独”。玉器用不着布帛来装饰,就是它有“特性”。“君子慎其独”者就是君子要认真对待那个“绝对”的东西,这个“独”非他,即自己的“内心”,发自内心的德行“无下之物无可以称”,则地位自然尊贵。而把德行和地位“捆绑”在一起,正是儒家的一贯思想。
《庄子·在宥》所言:“独往独来,是谓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则是从行为方式的角度来讲“独”。显示出道家对于个人独立性的极端重视。
对君子而言,独乃不二之知觉,无称之德行和不改之言行,概而言之,就是宝贵的个性,独而后贵,不可不慎。
五、诚欺之间须慎,不诚则不独
简帛《五行》云:“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所谓的“至哀”就是“极端的悲伤”,“纯粹的悲伤”,“绝对的悲伤”,“独一无二的悲伤”,总之,是出于至诚、自然而然的悲伤,这样的悲伤是君子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要认真对待。
《大学》里的“慎其独”就是“诚其意”,具体地说就是“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油然而发,毫不掩饰,不做作、不算帐(“所谓不仁的人,不是别的,就是算帐的人。”梁漱溟:《孔子之不计较利害的态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四章)。《大学》中说“诚于中,形于外”,《荀子·不苟》则说:“不诚则可能,不独则不形”,“不形”就是没有良好的形象,所谓的圣贤“气象”,莫不是深造自得之形。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与“草”的关系正如“身”和“影”的关系,风吹而草随,身动而影从,身正不怕影子邪,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慎独”。在君子看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并不算严,独处、独居并不算松,因为君子始终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真诚无欺。所谓的“诚”、所谓的“不苟”,正是“认真”的意思。
郭店楚简当中多处讲到修身与治世的关系:“正其身,然后正世”(《唐虞之道》),“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成立闻之》)强调统治者个人的表率作用,(参见庞朴:《使由使之解》,《国际儒学研究》第10辑)。“正其身,求之于已”同样可以归结为“慎其独”,君主有了独立不改的个性,百姓自然会跟从,也就是所谓的“执辔如组”。
六、显微之间须慎,独在隐微中。
《中庸》里的慎独则侧重于“戒慎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里的几个“其”指代的都是“君子”,自己的个性常常藏于自己不睹不闻的地方,习惯成自然而浑然不知,但“莫见乎隐,莫显手微”,在下意识的言行之中,你的个性暴露与遗。这样一来,不是“人虽不知而已独知之”,而是“人虽知之而已独不知”,或如刘文英先生所言“在潜意识的层面上,由于自我意识不能控制,一切善的成分和恶的成分都会暴露无遗。由此,每天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梦中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的道德尽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刘文英:《孟子的良知说与道德潜意识》,国际儒学研究,第10辑,第231页。)所以要特别认真地对待,马虎不得。如果说“已知”、“已觉”之“独”是指个体意识的话,那么“不知”、“不觉”之“独”就是“个体潜意识”。
可见,所谓的“独”即指“心、性”,又指“言、行”,最后都指向君子自身,这种“独”超越于君子是否独处,也超越于君子是否“知觉”,只能以“个性”言之。而“慎独”的方法,概而言之,就是要“叩其两端”如多与少,诚与欺,显与微等等,在“极”和“端”之中方能深得其“独”,而没有多与少,诚与欺,显与微这样的“两端”,“慎与不慎”也就无从谈起。正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就是君子在各个方面都把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所谓的“不偏不倚”,也就是所谓的“中行”。
七、“君子慎其独”的意义
“慎其独”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分别理解为“慎其诚”、“顺其命”、“慎其心”、“慎其性”、“率其性” 等等,“慎其独”最终表现是“率性而行”、“如保赤子”、“特立独行”、“一以贯之”、“独行而不舍”、“独立而不改”等等,概而言之就是“认真其个性”,这是君子之为君子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
儒家的三纲领八条目所反复申述的,实际上就是独觉而觉他——自诚明(性),独立而立人——自明诚(教),把个人的至善实现于天下的太平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由里及外、由少及多的过程。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立人”和“达人”作为独立、独达的前提或条件,绝好地反映了儒家的社会责任感。《中庸》曰: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大学》、《五行》、《荀子》也是从不同角度,以“君子慎其独”为纲领,把这一思想具体化了。
“慎独之学”为宋明新儒学所力倡,影响极其深远,其中也有些可检讨之处。就“慎”字而言。朱子以“遏人欲于未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解之,可称之为“遏制派”;阳明学派认为良知就是独知,独知是“立诚”的前提,要小心保持,显然是“张扬派”:
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传习录上》)
刘宗周认为慎独不仅是工夫,也是本体:
人心道心只是一心,气质义理,只是一性,识得心一性一,则工夫亦一。静存之外,更无动察,主敬之外,更无穷理。其究也,工夫与本体亦一,
这个“独”,《淮南子·谬称》中称其为“性”:
圣人在上,化育如神。太上曰:‘我其性与!’其次曰:‘微彼其如此乎!’故《诗》曰:‘执辔如组。’《易》曰:‘含章可贞。’动于近,成文于远。夫察所夜行,周公[不]惭乎景,故君子慎其独也。释近斯远塞矣。
最理想的状态是“我其性与!”即自己的本性就是如此,其次的状态是“微彼,其如此乎”,即自己顺应百姓的心理。“执辔如组”是说拿着缰绳如同拿着宽而薄的丝带一样。《太戴礼·盛德》描述了相反的情况:“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譬犹御马,弃辔勒而专以筴御马,马必仿,车必败。”“含章可贞”是说内心之中有条理,就可以保持中正。所谓的“动于近,成文于远”正好和《晏子春秋》中 “言发于迩不可止于远”相互发明。“察所夜行,不惭乎影”进一步指出首先要对得住切近的东西,最终还是指向君子本人或君子自身。《缪称训》接着说:“身苟正,怀远易矣。故《诗》曰:躬弗亲,庶民弗信。”也就是只有发自内心,不惭乎影的言行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不惭乎影”,指不惭乎跟随你最近的那个东西,这是“慎独”的结果,而并非慎独本身。
君子之“独”就是君子的“无待”、“无对”和“不二”,不讲条件,不依赖于其他,不会因为人数的多寡,距离的远近而变化,即使是对自己的影子也不惭愧。《缪称训》中又说“虚而能满,语而有味,被褐怀玉者。故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一心即“独立”之心,“不偏不倚”之心,而非“专一之心”。这一思想来源甚早,《周书·泰誓上》:“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显然,“一心”切不可理解为“内心的专一”。
《礼记·礼器》更以“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来解释“独”。玉器用不着布帛来装饰,就是它有“特性”。“君子慎其独”者就是君子要认真对待那个“绝对”的东西,这个“独”非他,即自己的“内心”,发自内心的德行“无下之物无可以称”,则地位自然尊贵。而把德行和地位“捆绑”在一起,正是儒家的一贯思想。
《庄子·在宥》所言:“独往独来,是谓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则是从行为方式的角度来讲“独”。显示出道家对于个人独立性的极端重视。
对君子而言,独乃不二之知觉,无称之德行和不改之言行,概而言之,就是宝贵的个性,独而后贵,不可不慎。
五、诚欺之间须慎,不诚则不独
简帛《五行》云:“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所谓的“至哀”就是“极端的悲伤”,“纯粹的悲伤”,“绝对的悲伤”,“独一无二的悲伤”,总之,是出于至诚、自然而然的悲伤,这样的悲伤是君子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要认真对待。
《大学》里的“慎其独”就是“诚其意”,具体地说就是“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油然而发,毫不掩饰,不做作、不算帐(“所谓不仁的人,不是别的,就是算帐的人。”梁漱溟:《孔子之不计较利害的态度》,《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四章)。《大学》中说“诚于中,形于外”,《荀子·不苟》则说:“不诚则可能,不独则不形”,“不形”就是没有良好的形象,所谓的圣贤“气象”,莫不是深造自得之形。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与“草”的关系正如“身”和“影”的关系,风吹而草随,身动而影从,身正不怕影子邪,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慎独”。在君子看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并不算严,独处、独居并不算松,因为君子始终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真诚无欺。所谓的“诚”、所谓的“不苟”,正是“认真”的意思。
郭店楚简当中多处讲到修身与治世的关系:“正其身,然后正世”(《唐虞之道》),“古之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成立闻之》)强调统治者个人的表率作用,(参见庞朴:《使由使之解》,《国际儒学研究》第10辑)。“正其身,求之于已”同样可以归结为“慎其独”,君主有了独立不改的个性,百姓自然会跟从,也就是所谓的“执辔如组”。
六、显微之间须慎,独在隐微中。
《中庸》里的慎独则侧重于“戒慎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里的几个“其”指代的都是“君子”,自己的个性常常藏于自己不睹不闻的地方,习惯成自然而浑然不知,但“莫见乎隐,莫显手微”,在下意识的言行之中,你的个性暴露与遗。这样一来,不是“人虽不知而已独知之”,而是“人虽知之而已独不知”,或如刘文英先生所言“在潜意识的层面上,由于自我意识不能控制,一切善的成分和恶的成分都会暴露无遗。由此,每天人都可以根据自己梦中的所作所为,对自己的道德尽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刘文英:《孟子的良知说与道德潜意识》,国际儒学研究,第10辑,第231页。)所以要特别认真地对待,马虎不得。如果说“已知”、“已觉”之“独”是指个体意识的话,那么“不知”、“不觉”之“独”就是“个体潜意识”。
可见,所谓的“独”即指“心、性”,又指“言、行”,最后都指向君子自身,这种“独”超越于君子是否独处,也超越于君子是否“知觉”,只能以“个性”言之。而“慎独”的方法,概而言之,就是要“叩其两端”如多与少,诚与欺,显与微等等,在“极”和“端”之中方能深得其“独”,而没有多与少,诚与欺,显与微这样的“两端”,“慎与不慎”也就无从谈起。正所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就是君子在各个方面都把自己的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就是所谓的“不偏不倚”,也就是所谓的“中行”。
七、“君子慎其独”的意义
“慎其独”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分别理解为“慎其诚”、“顺其命”、“慎其心”、“慎其性”、“率其性” 等等,“慎其独”最终表现是“率性而行”、“如保赤子”、“特立独行”、“一以贯之”、“独行而不舍”、“独立而不改”等等,概而言之就是“认真其个性”,这是君子之为君子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
儒家的三纲领八条目所反复申述的,实际上就是独觉而觉他——自诚明(性),独立而立人——自明诚(教),把个人的至善实现于天下的太平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由里及外、由少及多的过程。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立人”和“达人”作为独立、独达的前提或条件,绝好地反映了儒家的社会责任感。《中庸》曰: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大学》、《五行》、《荀子》也是从不同角度,以“君子慎其独”为纲领,把这一思想具体化了。
“慎独之学”为宋明新儒学所力倡,影响极其深远,其中也有些可检讨之处。就“慎”字而言。朱子以“遏人欲于未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解之,可称之为“遏制派”;阳明学派认为良知就是独知,独知是“立诚”的前提,要小心保持,显然是“张扬派”:
正之问:“戒惧是己所不知时工夫。慎独是己所独知时工夫。此说如何”?
先生曰:“只是一个工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本澄源,便是立诚。”(《传习录上》)
刘宗周认为慎独不仅是工夫,也是本体:
人心道心只是一心,气质义理,只是一性,识得心一性一,则工夫亦一。静存之外,更无动察,主敬之外,更无穷理。其究也,工夫与本体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