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史事探微(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一是由内务府三旗抬入八旗,二是由下五旗抬至上三旗,三是依照八旗排列次序由下一旗抬入上一旗。抬旗或因建立功勋,或以上承恩眷,如皇后丹阐(母家)在下五旗者,例皆抬旗,可见是一种“恩遇”,表明地位提高。
郑克塽康熙二十二年降清。清廷议政王等会议,“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陈允(永)华乃贼中头目,不便安插外省,应将伊等近族家口俱着遣来,编入旗下。”康熙帝表示同意[59]。因身分所关,将诸人编入“旗下”,此“旗下”应是内务府之谓。十年之后,康熙三十二年编立佐领,由郑克塽亲弟郑克礜管理,分隶正黄旗汉军,雍正四年拨入正红旗汉军。郑氏编入汉军距降清已有十年,极有可能是从内务府拨入汉军的结果,与钟翰师所论不悖。郑克塽临终之际,遗本奏称“家道贫寒,难以养瞻”,请求添赏一个佐领,奏准后由亲弟郑克塙及子郑安德管理两次,此后两个佐领又被合二为一,于雍正六年改为半个佐领,九年将内务府拨出壮丁添足一个佐领,由郑克塽亲子领催郑安康管理,十年与康熙二十二年编立的刘国轩佐领合并。[60]可见,内务府和八旗汉军之间的人员流动并非罕见,而通过郑氏及降清明将的经历,可见清廷对之不谓刻薄,也非厚待。
顺治八年九月初七日,趁顺治皇帝亲政之际,内翰林秘书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洪承畴自请“准臣入镶黄旗乌金绰哈固山牛录下”[61],被批准“听从其便”,归入镶黄旗汉军第五参领第三佐领,其独子士铭、孙奕沔及玄孙德标都曾经担任佐领[62]。可见,洪承畴降清之初,也是被编在镶黄旗下的一名汉官,实际上属内务府,只是当时尚未有内务府的正式称谓罢了,顺治八年之后才被抬入汉军。
曾经荐举施琅甚力的福建总督姚启圣,也曾因杀人流落江湖,“易姓名籍于旗”,康熙二年,旗下开科中式第一,授广东香山知县,开始登上仕途,之前很可能也在内务府。而“韩大任归公(启圣)未几,亦召入发旗下,被甲以事,钳系之数年,始释。”[63]韩大任之隶内务府是有明确证据的,他是镶黄旗包衣旗鼓人[64]。
施琅之入镶黄旗,按常理推测,当在内务府下。查对《八旗通志·旗分志》,施琅及其子孙在镶黄旗中不见踪影。据《浔海施氏大宗族谱》有施琅八子世范序,自称“世袭靖海侯管镶黄旗佐领事加三级十七世孙”,既然管理过佐领,《旗分志》自应留名。若世范所管为内府佐领,则无名也是自然。按镶黄旗下有五个满洲参领共85个佐领,还有5个包衣参领,其中包括5个满洲佐领,6个旗鼓佐领,10个管领。很可能,世范所管的是6个旗鼓佐领中的一个。这一点,因无确凿证据,所以提出讨论,希望能够得到佐证。
[1]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中册,第727页。
[2] 载许在全、吴幼雄主编:《施琅研究》,第167-17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本文收入先生所著《清史余考》,第156-162页,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参见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杨国桢《序》及《前言》、《闽东南沿海宗族组织的发展》,第198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 按:“海商资本利益”说者如陈碧笙,其基本观点是作为海商资本利益集团初期代表的郑芝龙,“不论是对明清王朝也好,对荷兰殖民者也好,都是尽可能加以利用控制,为海商资本的根本利益服务。”参见陈碧笙《郑成功历史研究》,《明代末期海上商业资本与郑芝龙》,第95页,九州出版社2000年版。
[5] 康熙五十四年《浔海施氏族谱》荒本,卷二三,《万安公二房长五世孙敦古公支派》,转引自施伟青:《施琅年谱考略》第3页,岳麓书社1998年版。
[6] 富鸿基:《皇清诰赠光禄大夫达一施公暨配累赠一品太夫人洪氏合葬墓志铭》,载康熙五十四年《浔海施氏族谱》元本,《志铭》,转引自施伟青:《施琅年谱考略》第5页。按:据晋江市博物馆的粘良图先生告知,“蔡埭”即“钞埭”,位于晋江市南,属金井镇。
[7] 《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63册130页《洪士铭墓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8] 《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63册,第153页,《洪士铭妻林氏墓志》。
[9] 高志彬主编:《浔海施氏大宗族谱》,《台湾关系族谱丛书》第八种,龙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 乾隆《泉州府志》卷四四,《明列传》十一,《林欲栋》、《林欲楫》。
[11] 乾隆《泉州府志》卷四三,《明列传》七,《黄凤翔》。
[12] 《明史》卷二一六,《列传》一百四,《黄凤翔》。
[13] 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十,《国朝徇绩》;卷七四,《艺文·国朝》。
[14] 参见施伟青:《施琅年谱考略》第324页。
[15] 乾隆《泉州府志》卷七五,《拾遗》。
[16] 参见苏双碧:《〈施琅研究〉序言》,吴蕤:《郑氏叛将施琅》,1967年2月《艺文志》台北版第17期,第22-25页;孔立:《施琅史事若干考辨》,施伟青:《论郑成功与施琅的恩怨》,汪敏芬:《关于施琅的叛郑降清》,林其泉:《施琅投清简析》,均载施伟青主编:《施琅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陈梧桐:《论施琅统一台湾的历史功绩》,载许在全、吴幼雄主编:《施琅研究》,第148-166页。
[17]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定本》第4~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 《台湾外志》卷五,第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9] 按:史学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清初的战争是统一战争。如李治亭认为清入关后“三五年间,清统一全国已成定局。”(参《洪承畴降清考辨》载《洪承畴研究》第160页)陈碧笙也认为作为海商资本初起阶段的代表人物,郑芝龙“决计弃明降清,主要是因为清朝已经具备了统一全国的形势,而没有这个王朝的合作,要想独占通洋是不可能的。”(《郑成功历史研究》,《明代末期海上商业资本与郑芝龙》,第131页)这些说法,值得商榷。清初形势风云变幻,清朝统一全国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离事实尚相差甚远。不能用四十年后的既成事实倒指前事,将统一说成是清朝统治者主观愿望尚可,说成是客观形势则有不妥。
[20] 具体研究可参见杨海英:《隆武政权的中兴战略及其破灭——关于隆武“兵发五路”收复南京计划的研究》,载《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1] 参见施伟青:《施琅年谱考略》第56-57页。
[22] 苏双碧《关于洪承畴评价的几点思考》认为:“洪承畴在当时形势下,投降和愚忠而死从历史的角度看都不是一件大事。既不能说明是有亏于“大节”,也不足以影响于当时的局势。”“就这件事而言,对清廷、明廷都没有产生过太大的影响,不应过于渲染。”(见《洪承畴研究》第319、370、37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王宏志:《洪承畴传》(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中说法相同。
[23] 洪承畴在西北与高迎祥、李自成等农民军殊死战斗,暂时保住了西北半壁江山;出镇东北蓟辽,倾举国之力,以挽救明朝于危亡之局,被明朝上下视为数一数二的栋梁之才。
[24] 《明代档案总汇》第40册,崇祯十五年二月初九日《兵部为朝鲜已愿统兵相助事行稿》,第95页;参见《明代档案总汇》第40册,崇祯十五年二月初七日到《王武纬禀》,第243页。
[25] 按:结果是导致朝鲜方面具体执行的抗清总兵林庆业被清朝索要,逃亡中原,坚持抗清四年,在清军占领江南、刘泽清降清后被遣返朝鲜,朝鲜当局秉承清朝旨意将他残酷刑杀,一直被朝鲜人民视为岳飞式的民族英雄。
[26] 《朝鲜李朝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三年二月丙子条,第464页上,昭和三十七年(1962年)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刊本。
[27] 《中国明代档案总汇》第45
郑克塽康熙二十二年降清。清廷议政王等会议,“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陈允(永)华乃贼中头目,不便安插外省,应将伊等近族家口俱着遣来,编入旗下。”康熙帝表示同意[59]。因身分所关,将诸人编入“旗下”,此“旗下”应是内务府之谓。十年之后,康熙三十二年编立佐领,由郑克塽亲弟郑克礜管理,分隶正黄旗汉军,雍正四年拨入正红旗汉军。郑氏编入汉军距降清已有十年,极有可能是从内务府拨入汉军的结果,与钟翰师所论不悖。郑克塽临终之际,遗本奏称“家道贫寒,难以养瞻”,请求添赏一个佐领,奏准后由亲弟郑克塙及子郑安德管理两次,此后两个佐领又被合二为一,于雍正六年改为半个佐领,九年将内务府拨出壮丁添足一个佐领,由郑克塽亲子领催郑安康管理,十年与康熙二十二年编立的刘国轩佐领合并。[60]可见,内务府和八旗汉军之间的人员流动并非罕见,而通过郑氏及降清明将的经历,可见清廷对之不谓刻薄,也非厚待。
顺治八年九月初七日,趁顺治皇帝亲政之际,内翰林秘书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洪承畴自请“准臣入镶黄旗乌金绰哈固山牛录下”[61],被批准“听从其便”,归入镶黄旗汉军第五参领第三佐领,其独子士铭、孙奕沔及玄孙德标都曾经担任佐领[62]。可见,洪承畴降清之初,也是被编在镶黄旗下的一名汉官,实际上属内务府,只是当时尚未有内务府的正式称谓罢了,顺治八年之后才被抬入汉军。
曾经荐举施琅甚力的福建总督姚启圣,也曾因杀人流落江湖,“易姓名籍于旗”,康熙二年,旗下开科中式第一,授广东香山知县,开始登上仕途,之前很可能也在内务府。而“韩大任归公(启圣)未几,亦召入发旗下,被甲以事,钳系之数年,始释。”[63]韩大任之隶内务府是有明确证据的,他是镶黄旗包衣旗鼓人[64]。
施琅之入镶黄旗,按常理推测,当在内务府下。查对《八旗通志·旗分志》,施琅及其子孙在镶黄旗中不见踪影。据《浔海施氏大宗族谱》有施琅八子世范序,自称“世袭靖海侯管镶黄旗佐领事加三级十七世孙”,既然管理过佐领,《旗分志》自应留名。若世范所管为内府佐领,则无名也是自然。按镶黄旗下有五个满洲参领共85个佐领,还有5个包衣参领,其中包括5个满洲佐领,6个旗鼓佐领,10个管领。很可能,世范所管的是6个旗鼓佐领中的一个。这一点,因无确凿证据,所以提出讨论,希望能够得到佐证。
[1]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中册,第727页。
[2] 载许在全、吴幼雄主编:《施琅研究》,第167-17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本文收入先生所著《清史余考》,第156-162页,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参见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杨国桢《序》及《前言》、《闽东南沿海宗族组织的发展》,第198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 按:“海商资本利益”说者如陈碧笙,其基本观点是作为海商资本利益集团初期代表的郑芝龙,“不论是对明清王朝也好,对荷兰殖民者也好,都是尽可能加以利用控制,为海商资本的根本利益服务。”参见陈碧笙《郑成功历史研究》,《明代末期海上商业资本与郑芝龙》,第95页,九州出版社2000年版。
[5] 康熙五十四年《浔海施氏族谱》荒本,卷二三,《万安公二房长五世孙敦古公支派》,转引自施伟青:《施琅年谱考略》第3页,岳麓书社1998年版。
[6] 富鸿基:《皇清诰赠光禄大夫达一施公暨配累赠一品太夫人洪氏合葬墓志铭》,载康熙五十四年《浔海施氏族谱》元本,《志铭》,转引自施伟青:《施琅年谱考略》第5页。按:据晋江市博物馆的粘良图先生告知,“蔡埭”即“钞埭”,位于晋江市南,属金井镇。
[7] 《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63册130页《洪士铭墓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8] 《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63册,第153页,《洪士铭妻林氏墓志》。
[9] 高志彬主编:《浔海施氏大宗族谱》,《台湾关系族谱丛书》第八种,龙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 乾隆《泉州府志》卷四四,《明列传》十一,《林欲栋》、《林欲楫》。
[11] 乾隆《泉州府志》卷四三,《明列传》七,《黄凤翔》。
[12] 《明史》卷二一六,《列传》一百四,《黄凤翔》。
[13] 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十,《国朝徇绩》;卷七四,《艺文·国朝》。
[14] 参见施伟青:《施琅年谱考略》第324页。
[15] 乾隆《泉州府志》卷七五,《拾遗》。
[16] 参见苏双碧:《〈施琅研究〉序言》,吴蕤:《郑氏叛将施琅》,1967年2月《艺文志》台北版第17期,第22-25页;孔立:《施琅史事若干考辨》,施伟青:《论郑成功与施琅的恩怨》,汪敏芬:《关于施琅的叛郑降清》,林其泉:《施琅投清简析》,均载施伟青主编:《施琅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陈梧桐:《论施琅统一台湾的历史功绩》,载许在全、吴幼雄主编:《施琅研究》,第148-166页。
[17]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定本》第4~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 《台湾外志》卷五,第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9] 按:史学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清初的战争是统一战争。如李治亭认为清入关后“三五年间,清统一全国已成定局。”(参《洪承畴降清考辨》载《洪承畴研究》第160页)陈碧笙也认为作为海商资本初起阶段的代表人物,郑芝龙“决计弃明降清,主要是因为清朝已经具备了统一全国的形势,而没有这个王朝的合作,要想独占通洋是不可能的。”(《郑成功历史研究》,《明代末期海上商业资本与郑芝龙》,第131页)这些说法,值得商榷。清初形势风云变幻,清朝统一全国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离事实尚相差甚远。不能用四十年后的既成事实倒指前事,将统一说成是清朝统治者主观愿望尚可,说成是客观形势则有不妥。
[20] 具体研究可参见杨海英:《隆武政权的中兴战略及其破灭——关于隆武“兵发五路”收复南京计划的研究》,载《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1] 参见施伟青:《施琅年谱考略》第56-57页。
[22] 苏双碧《关于洪承畴评价的几点思考》认为:“洪承畴在当时形势下,投降和愚忠而死从历史的角度看都不是一件大事。既不能说明是有亏于“大节”,也不足以影响于当时的局势。”“就这件事而言,对清廷、明廷都没有产生过太大的影响,不应过于渲染。”(见《洪承畴研究》第319、370、37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王宏志:《洪承畴传》(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中说法相同。
[23] 洪承畴在西北与高迎祥、李自成等农民军殊死战斗,暂时保住了西北半壁江山;出镇东北蓟辽,倾举国之力,以挽救明朝于危亡之局,被明朝上下视为数一数二的栋梁之才。
[24] 《明代档案总汇》第40册,崇祯十五年二月初九日《兵部为朝鲜已愿统兵相助事行稿》,第95页;参见《明代档案总汇》第40册,崇祯十五年二月初七日到《王武纬禀》,第243页。
[25] 按:结果是导致朝鲜方面具体执行的抗清总兵林庆业被清朝索要,逃亡中原,坚持抗清四年,在清军占领江南、刘泽清降清后被遣返朝鲜,朝鲜当局秉承清朝旨意将他残酷刑杀,一直被朝鲜人民视为岳飞式的民族英雄。
[26] 《朝鲜李朝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三年二月丙子条,第464页上,昭和三十七年(1962年)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刊本。
[27] 《中国明代档案总汇》第45
下一篇:回鹘文源流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