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班固生态观试比较(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相互制约”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所谓“天人之际”,或许可以从一个新的层面认识司马迁的思想。
  历来学者进行马班的比较,或“甲班而乙马”,或“劣固而优迁”[53],近数十年则抬高司马迁、贬低班固的意见明显占上风。论者多从阶级性角度进行评价。有人说:“司马迁和班固的政治态度不一样,历史态度也不一样。”“政治态度和历史态度的不同,是马班异趣中一个最大的区别。”[54]这样的结论也许还有讨论的必要。其实就生态观念的比较而言,或许可以借用邱逢年《史记阐要·班马优劣》中的话:“马班二史互有得失,有马得而班失者,亦有马班同得者,且有马失而班得者。”



[1]李学勤:《论古代文明》,《走出疑古时代》(修订本),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41页。
[2]“虫蛾”,即“虫蚁”。
[3] 司马贞《索隐》:“言能养材物以任地。《大戴礼》作‘养财’。”
[4]裴骃《集解》引韦昭曰:“时不至,不可彊生;事不究,不可彊成。”司马贞《索隐》以为“韦昭等解恐非。”
[5]如《武帝纪》“景公以节用”,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仲尼曰政在节财。”《食货志上》“节用而爱人”,颜师古注:“不为奢侈,爱养其民。”(《汉书·王嘉传》也有同样的文句,颜师古注:“《论语》载孔子之言也。”)《五行志下之下》“节用俭服,以惠百姓”,说的大致是同样的意思。又《晁错传》:“亲耕节用,视民不奢。”(颜师古注:“‘视’,读曰‘示’。”)《司马迁传》:“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循吏传·黄霸》:“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节用”语义,都未能明确指定自然资源。
[6]颜师古注:“孟康曰:‘律得风气而成声,风和乃律调也。’臣瓒曰:‘风气正则十二月之气各应其律,不失其序。’”
[7]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言黄帝造历得仙,名节会,察寒暑,致启分,发敛至,定清浊,起五部。五部,金、木、水、火、土也。建气物分数,皆叙历之意也。”又孟康曰:“合,作也。黄帝作历,历终而复始,无穷已也,故曰不死。名春夏为发,秋冬为敛。清浊,谓律声之清浊也。五部,谓五行也。天有四时,分为五行也。气,二十四气也。物,万物也。分,历数之分也。”又晋灼曰:“蔡邕《天文志》:‘浑天名察发敛,以行日月,以步五纬。’”臣瓒曰:“黄帝圣德,与神灵合契,升龙登仙,故曰合而不死。题名宿度,候察进退。史记曰‘名察宿度’,谓三辰之度,吉凶之验也。”
[8]《史记·五帝本纪》。
[9]颜师古注:“鬯与畅同。”
[10]《六国年表》中关于周王朝和其他六国灾异的记录,合计只有韩庄侯九年(公元前362年)“大雨三月”,魏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59年)“星昼堕,有声”,魏襄王十三年(公元前322年)“周女化为丈夫”,魏哀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98年)“河、渭绝一日”4例。其中所谓“河、渭绝一日”,虽然列入魏国栏中,其实也是秦国灾异。
[11]金德建说:“《史记》的《六国年表》纯然是以《秦记》的史料做骨干写成的。秦国的事迹,只见纪于《六国年表》里而不见于别篇,也正可以说明司马迁照录了《秦记》中原有的文字。”金德建:《〈秦记〉考征》,《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15页至416页。参看王子今:《〈秦记〉考识》,《史学史研究》1997年1期;《〈秦记〉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秦文化论丛》第5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2]据《十二诸侯年表》,事在秦穆公十三年。
[13]参看王子今:《秦史的灾异记录》,《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学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4]“史记曰,秦武王三年渭水赤者三日,昭王三十四年渭水又赤三日。”其中“史记曰”,拙文《秦史的灾异记录》误作“《史记》曰”。是不应当出现的疏误。陈直先生曾经论证,《太史公书》正式改称《史记》,“在东汉桓灵时代”。“王国维先生《太史公行年考》,谓《史记》名称,开始于曹魏时王肃,这是千虑的一失。”《汉晋人对〈史记〉的传播及其评价》,《司马迁与〈史记〉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版,第222页。
[15]〔韩〕朴宰雨:《〈史记〉〈汉书〉比较研究》,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207页。
[16]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班氏最有高名”,“唯十‘志’可推耳,博赡不可及之。”
[17]《文心雕龙·史传》:“其十‘志’该富。”
[18]施丁:《马班异同三论》,《司马迁研究新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237页。
[19]《史通·外篇·汉书五行志错误》:“班氏著志,牴牾者多,在于《五行》,芜累尤甚。”
[20]施丁:《马班异同三论》,《司马迁研究新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211页,第215页。
[21]黄淳耀:《史记论略·高帝本纪》。
[22]《史通·鉴识》。
[23]张守节《正义》:“顾野王云‘禨祥,吉凶之先见也’。案:自古以来所见天变,国皆异具,所说不同,及家占物怪,用合时应者书,其文并图籍,凶吉并不可法则。故孔子论六经,记异事而说其所应,不书变见之踪也。”
[24]《史记·儒林列传》:“(董仲舒)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25]杨燕起:《〈史记〉的学术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98页。
[26]钟宗宪:《〈史记·天官书〉的天象占候及其礼治思想》,《纪实与浪漫——史记国际研讨会论文》,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3月版,第249页。
[27]有学者认为,“司马迁的天地观”,是“朴素的唯物的自然观”。霍有光:《司马迁与地学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版,第269页。认识司马迁的灾异观,还可以参考以下论述,只是其中对于司马迁反迷信思想的自觉性的肯定,不免过度拔高之嫌,似乎还可以商榷:“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实际上是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阴阳五行禁忌学说相对立的。董仲舒把天和人结合起来,标榜‘天人感应’,司马迁却要把它们分开。”“司马迁‘究天人之际’,把自然现象的天和阴阳五行的迷信说法分开,并把迷信学说的历史来源、迷信活动的历史过程加以揭露,是对汉武帝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一个打击,本质上是和正统的统治阶级思想对立的。”白寿彝:《〈史记〉新论》,求实出版社1981年5月版,第21页,第30页。以客观的视角分析,有的学者注意到“司马迁天人思想的模糊性”。徐兴海:《司马迁天人思想的模糊性》,《唐都学刊》1988年2期。有的学者提醒我们,分析司马迁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应当考察“中国史官的天人文化传统”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验的线索,即史官所履行的天文术数方面的天官职能;其二是理论的线索,又可分为《周易》的天人宇宙观和阴阳五行学说、春秋公羊学的宇宙论及其历史哲学这两个方面。”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3页。
[28]《史通·外篇·汉书五行志错误》。
[29]施丁:《马班异同三论》,《司马迁研究新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234页。
[30]所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被看作这种识见的表现。
[31]论者举例说:《刺客列传》写豫让行刺赵襄子未遂,豫让要求击襄子的衣服然后自杀。襄子同意了他的要求。司马贞《索隐》在“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下曰:“《战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