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中西交通的开展(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所经州县,疲于送迎,縻费以万万计。
《旧唐书·裴矩传》云:
及灭吐谷浑,蛮夷纳贡,诸蕃慑服,相继来庭。虽拓地数千里,而役戍委输之费,岁巨万计,中国骚动焉。
为了吸引西域诸国朝拜于隋,则不惜以利相诱,同上书同传记载:
帝将巡河右,复令矩往敦煌,矩遣使说高昌王麴伯雅及伊吾吐屯设等,啖以厚利,导使入朝。
为了显示隋朝的富强,则大事铺张,虚张声势,同上书同传记载:
及帝西巡,次燕支山,高昌王、伊屯设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盛服珠玉锦罽,焚香奏乐,歌舞相趋,谒于道左。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帝见之大悦。
《资治通鉴》卷181,“炀帝大业六年”条记载:
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诸蕃请入丰都市交易,帝许之。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籍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东突厥归附隋朝后,隋与东突厥之间的贡赐乃不等价交换。仅以启民可汗为例,《隋书·北狄传》“突厥”条记载:
大业三年四月,炀帝幸榆林,启民及义成公主来朝行宫,前后献马三千匹。帝大悦,赐物万二千段。
这还不算,“帝法驾御千人大帐,享启民及其部落酋长三千五百人,赐物二十万段,其下各有差。”炀帝“幸启民所居,启民奉觞上寿,跪伏甚恭,”炀帝大悦,则又“赐启民及主金瓮各一,及衣服被褥锦彩,特勤以下各有差。”“明年,(启民)朝于东都,礼赐益厚。”
《隋书·五行志下》云:
帝每岁巡幸,北事长城,西通且末,国内虚耗。
所以隋炀帝时的对外政策和举措,受到后人的不少批评。《隋书·西域传》后史臣评曰:
自古开远夷,通绝域,必因宏放之主,皆起好事之臣。张骞凿空于前,班超投笔于后,或结之以重宝,或慑之以利剑,投躯万死之地,以要一旦之功,皆由主尚来远之名,臣殉轻生之节。是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也。炀帝远见摹宏侈,掩吞秦汉;裴矩方进《西域图记》以荡其心,故万乘亲出玉门关,置伊吾、且末,而关右暨于流沙,骚然无聊生矣。若使北狄无虞,东夷告捷,必将修轮台之戍,筑乌垒之城,求大秦之明珠,致条支之鸟卵,往来转输,将何以堪其敝域哉!古者哲王之制,方五千里,务安诸夏,不事要荒。岂威不能加,德不能被?盖不以四夷劳中国,不以无用害有用也。是以秦戍五岭,汉事三边,或道馑相望,或户口减半。隋时恃其强盛,亦狼狈于青海。此皆一人失其道,故亿兆罹其毒。若深思即叙之义,固辞都护之请,返其千里之马,不求白狼之贡,则七戎九夷,侯风重译,虽无辽东之捷,岂及江东之祸乎!
根据这一段论述,隋朝的灭亡,几乎就是炀帝的对外政策造成的。
《隋书》由唐初宰相魏征等奉敕编撰,其著史之目的是“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唐王朝是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唐初统治者目睹隋王朝大厦土崩瓦解的过程,深以为诫。为了谋求长治久安之术,他们时时处处以亡隋为鉴。在贞观君臣的论议中,经常展开对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探讨,他们常常把炀帝的各种举措施为与其身死国灭联系起来。于是炀帝的对外政策和开疆拓土自然也成为其亡国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唐初经济尚未恢复之时,贞观君臣更反对“以四夷劳中国”、“以无用害有用。”上引史臣评论,就代表了贞观之初太宗君臣的这种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编撰隋史,炀帝、裴矩等在开拓疆域和对外交往方面的过失就被过分强调了。
我们看到,随着唐朝经济的逐步恢复,当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时,太宗也一样开始了对四夷的用兵,开展贡赐形式的对外贸易。其举措施为其实是踵炀帝余绪的。这时尽管太宗的行为受到过臣下的批评,却动摇不了太宗扩张的决心。《旧唐书·褚遂良传》记载,太宗灭高昌后,每岁调发千余人防遏其地,褚遂良上疏反对,以为“糜费中华,以事无用”,太宗却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但是认真分析起来,炀帝开展对外交往和经济贸易,唐初君臣对炀帝行为的批评以及贞观后期唐朝的对外政策的变化,却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同样的思想观念,那就是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的天朝上国观念,建立在这种观念之上的贸易关系必然是朝贡赉赐形式。在统治者看来,与异域各国的交往都是对他们的加恩体恤,这是“上国天子”、“天可汗”对附属国的安抚之责任,而不是在经贸活动中的平等互利。于是当国力强盛时,则以贡赐贸易显示其皇威远被恩加四夷,而国力衰敝时,就视这种贸易活动为负担,是劳敝中国,以无益害有用。因此认识到这些,当我们评价隋炀帝时的对外政策时,应该注意到贞观君臣一偏概全的观点,全面抹杀其积极的方面。既看到其失,也看到它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开拓之功,它在客观上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唐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高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个新的高峰的开始。
注 释
[1]《隋书》卷83,《西域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6页。
[2]《隋书》卷82,《南蛮传》,第1832页。
[3]《隋书》卷83《西域传》,第1844页。
[4]同上,第1846页。
[5]《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51页。
[6]《旧唐书》卷63,《裴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406页。
[7]《隋书》卷67,《裴矩传》,第1579页。
[8][9]同上,第1580页。
[10]《隋书》卷4,《炀帝纪下》,第88页。
[11]《隋书》卷24,《食货》,第687页。
[12]同[7],第1581页。
[13]张广达《海舶来天方,丝路通大食》,收入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54页。
《旧唐书·裴矩传》云:
及灭吐谷浑,蛮夷纳贡,诸蕃慑服,相继来庭。虽拓地数千里,而役戍委输之费,岁巨万计,中国骚动焉。
为了吸引西域诸国朝拜于隋,则不惜以利相诱,同上书同传记载:
帝将巡河右,复令矩往敦煌,矩遣使说高昌王麴伯雅及伊吾吐屯设等,啖以厚利,导使入朝。
为了显示隋朝的富强,则大事铺张,虚张声势,同上书同传记载:
及帝西巡,次燕支山,高昌王、伊屯设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盛服珠玉锦罽,焚香奏乐,歌舞相趋,谒于道左。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帝见之大悦。
《资治通鉴》卷181,“炀帝大业六年”条记载:
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陈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诸蕃请入丰都市交易,帝许之。先命整饰店肆,檐宇如一,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者亦籍以龙须席。胡客或过酒店,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不取其直,绐之曰:“中国丰饶,酒食例不取直。”胡客皆惊叹。其黠者颇觉之,见以缯帛缠树,曰:“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惭不能答。
东突厥归附隋朝后,隋与东突厥之间的贡赐乃不等价交换。仅以启民可汗为例,《隋书·北狄传》“突厥”条记载:
大业三年四月,炀帝幸榆林,启民及义成公主来朝行宫,前后献马三千匹。帝大悦,赐物万二千段。
这还不算,“帝法驾御千人大帐,享启民及其部落酋长三千五百人,赐物二十万段,其下各有差。”炀帝“幸启民所居,启民奉觞上寿,跪伏甚恭,”炀帝大悦,则又“赐启民及主金瓮各一,及衣服被褥锦彩,特勤以下各有差。”“明年,(启民)朝于东都,礼赐益厚。”
《隋书·五行志下》云:
帝每岁巡幸,北事长城,西通且末,国内虚耗。
所以隋炀帝时的对外政策和举措,受到后人的不少批评。《隋书·西域传》后史臣评曰:
自古开远夷,通绝域,必因宏放之主,皆起好事之臣。张骞凿空于前,班超投笔于后,或结之以重宝,或慑之以利剑,投躯万死之地,以要一旦之功,皆由主尚来远之名,臣殉轻生之节。是知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也。炀帝远见摹宏侈,掩吞秦汉;裴矩方进《西域图记》以荡其心,故万乘亲出玉门关,置伊吾、且末,而关右暨于流沙,骚然无聊生矣。若使北狄无虞,东夷告捷,必将修轮台之戍,筑乌垒之城,求大秦之明珠,致条支之鸟卵,往来转输,将何以堪其敝域哉!古者哲王之制,方五千里,务安诸夏,不事要荒。岂威不能加,德不能被?盖不以四夷劳中国,不以无用害有用也。是以秦戍五岭,汉事三边,或道馑相望,或户口减半。隋时恃其强盛,亦狼狈于青海。此皆一人失其道,故亿兆罹其毒。若深思即叙之义,固辞都护之请,返其千里之马,不求白狼之贡,则七戎九夷,侯风重译,虽无辽东之捷,岂及江东之祸乎!
根据这一段论述,隋朝的灭亡,几乎就是炀帝的对外政策造成的。
《隋书》由唐初宰相魏征等奉敕编撰,其著史之目的是“多识前古,贻鉴将来。”唐王朝是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唐初统治者目睹隋王朝大厦土崩瓦解的过程,深以为诫。为了谋求长治久安之术,他们时时处处以亡隋为鉴。在贞观君臣的论议中,经常展开对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探讨,他们常常把炀帝的各种举措施为与其身死国灭联系起来。于是炀帝的对外政策和开疆拓土自然也成为其亡国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唐初经济尚未恢复之时,贞观君臣更反对“以四夷劳中国”、“以无用害有用。”上引史臣评论,就代表了贞观之初太宗君臣的这种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编撰隋史,炀帝、裴矩等在开拓疆域和对外交往方面的过失就被过分强调了。
我们看到,随着唐朝经济的逐步恢复,当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时,太宗也一样开始了对四夷的用兵,开展贡赐形式的对外贸易。其举措施为其实是踵炀帝余绪的。这时尽管太宗的行为受到过臣下的批评,却动摇不了太宗扩张的决心。《旧唐书·褚遂良传》记载,太宗灭高昌后,每岁调发千余人防遏其地,褚遂良上疏反对,以为“糜费中华,以事无用”,太宗却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但是认真分析起来,炀帝开展对外交往和经济贸易,唐初君臣对炀帝行为的批评以及贞观后期唐朝的对外政策的变化,却是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同样的思想观念,那就是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的天朝上国观念,建立在这种观念之上的贸易关系必然是朝贡赉赐形式。在统治者看来,与异域各国的交往都是对他们的加恩体恤,这是“上国天子”、“天可汗”对附属国的安抚之责任,而不是在经贸活动中的平等互利。于是当国力强盛时,则以贡赐贸易显示其皇威远被恩加四夷,而国力衰敝时,就视这种贸易活动为负担,是劳敝中国,以无益害有用。因此认识到这些,当我们评价隋炀帝时的对外政策时,应该注意到贞观君臣一偏概全的观点,全面抹杀其积极的方面。既看到其失,也看到它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开拓之功,它在客观上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唐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高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个新的高峰的开始。
注 释
[1]《隋书》卷83,《西域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46页。
[2]《隋书》卷82,《南蛮传》,第1832页。
[3]《隋书》卷83《西域传》,第1844页。
[4]同上,第1846页。
[5]《隋书》卷2,《高祖纪下》,第51页。
[6]《旧唐书》卷63,《裴矩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406页。
[7]《隋书》卷67,《裴矩传》,第1579页。
[8][9]同上,第1580页。
[10]《隋书》卷4,《炀帝纪下》,第88页。
[11]《隋书》卷24,《食货》,第687页。
[12]同[7],第1581页。
[13]张广达《海舶来天方,丝路通大食》,收入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54页。
上一篇:汉代民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