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环境和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最引人关注的突出问题之一。它不但促成了席卷全球的环保运动,还引起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广泛兴趣,历史学也不例外。环境史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国际史学界70年代以来最引人关注的新领域之一。[1]我国早已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其他学科研究环境问题的成果层出不穷,历史学的反应却相当迟缓。[2]。本文将从全球视野对环境史的兴起、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环境史的定义及其兴起的原因
“人猿揖别”标志着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开始。然而,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直到本世纪60年代才在美国出现,其标志是S.海斯的《保护与效率主义》(1959 年)和R. 纳什的《荒野和美国思想》(1967 年)的出版。[3]前者注重环境保护的政治史; 后者超越了游牧理想,把荒野理想当成美国精神形成的关键。
什么是环境史?不同的环境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R.纳什第一次使用了环境史这个术语。他认为,环境史是“人类与其居住环境的历史联系,是包括过去与现在的连续统一体”,因而,环境史“不是人类历史事件的总和,而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环境史研究需要诸多学科的合作”。[4]L.比尔斯基认为,环境史研究过去人类与自然界究竟是如何进行双向而非单向的联系,其内容具有多样性。但该领域目前还没有对学科范围进行精确界定。[5] T. 泰特认为,环境史学家不能把一切人类历史看成是某种程度上的环境史,要把非常丰富的文献控制在一个能够处理的范围内。环境史研究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感知和态度;其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从石斧到核反应堆的技术创新;第三是对生态过程的理解;第四是公众对有关环境问题的辩论、立法、政治规定及对“旧保护史”中大量文献资料的思考。只有把这些主题有序连接起来,才能全面均衡地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6] D.沃斯特认为, 环境史仍挣扎于出生中,因为在自然研究中几乎没有历史,在历史研究中几乎没有自然。历史研究确实需要生态学观点,因此环境史就是历史与自然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如果这样的环境史诞生,人类将拥有两类历史,一是自己国家的历史;二是人类共有的地球之史。[7]尔后他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环境史是研究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与地位的历史,应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自然在历史上是如何组织和发挥作用的?二是社会经济领域是如何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即生产工具、劳动、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等与环境的关系。三是人类是如何通过感知、神话、法律、伦理以及其他意义上的结构形态与自然界对话的。[8]K.贝利认为,环境史不仅讨论人类本身的问题;还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其研究范围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人类对自然评价、态度之变化以及意义之探讨;二是人类经济行为对环境之影响及人类环境价值观对经济之影响;三是森林与水资源保护即资源保护运动和环境运动的历史;四是专业团体的作用——如科学家、工程师的贡献及其与环境思想和环境运动的关系。[9]W.克罗农认为,环境史是个大雨伞,下设三个研究范围:一是探讨某一特定地区的特别的和正在变化的生态系统内人类社会的活动;二是探讨不同文化中有关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三是对环境政治与政策的研究。[10]C.麦茜特认为,环境史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审视历史的地球之眼,探讨在时间长河中人类与自然互动的多种方式。[11]
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环境史的概念仍在发展变化中,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笔者认为,环境史就是以建立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基础上的当代环境主义为指导,利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历史上人类及其社会与环境之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反对环境决定论、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文明观来为濒临失衡的地球和人类文明寻找一条新路,即生态中心主义文明观。环境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人与环境基本和谐相处——环境与前现代文明;人类中心主义——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征服;走向生态中心主义——超越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观。分界点是1492年和1969年。哥伦布航行美洲,两大半球汇合,地球连为一体,人类和其他物种实现跨洲交流,造成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之巨大变化。差不多与此同时,科学的发展把人与环境完全割烈开来,形成二元对立、机械论和还原论的分析方法。在基督教文明圈,宗教改革强化了我为上帝、万物为我的传统思想。这种种变化凑合在一起促成了以工业主义为代表的人类中心主义文明。这种文明促成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也造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几乎把人类文明逼入难以为继的绝境。《增长的极限》就是工业主义时代的盛世危言。1969年人类登月成功,意味着人类跳出地球本体,从太空俯视我们生存的地球,进而能够超脱于人类中心主义。差不多与此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理论上彻底摧垮了二元论、机械决定论和还原论。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对现代性进行反动,然后通过科学的返魅来重建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这种种因素一起促成人类文明正在走向生态中心主义,即从整体论、有机论出发,承认环境中每个因素的平等内在价值。但它并不是要把关注点从人类转向非人类,而是要扩大和深化对所有环境因素的关注。[12]
为什么环境史于60年代在美国兴起?环境史的诞生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客观要求和许多学科知识不断积累相结合的产物。
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欧洲人登上北美大陆到本世纪20年代。欧洲人以“世界是为人创造”的理性精神和“我为上帝,万物为我”的价值观为指导,对北美进行疯狂征服。与此同时,深受欧洲浪漫主义和美国超验论影响的H.索罗主张人要尊重其他生命体。1890年,边疆的消失预示着国家权力指导的征服完全击败了索罗倡导的人与自然同一和谐的田园梦想。以G.平托为代表的一批官僚知识分子提出了对国家资源进行“聪明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功利主义环境保护思想(Conservation)。这一主张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接受并发起了资源保护运动。然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是J.缪尔的把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结合起来的超功利的自然保护主义(Preservation)。第二阶段从经济大萧条和尘暴开始。尘暴和旱灾迫使美国人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重新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思想并开始改变传统的价值观。生态学是德国科学家E.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的,但在它的美国化过程中,F.克莱门茨1916年出版的《植物演替:对植被发展的探讨》是一个里程碑。他认为地球上每个区域的植被都经历了从幼小不稳定状态发展到复杂平衡的“顶极”、形成“顶极群落”的生态演替过程,生态学正是研究这个过程,因而生态学家也是自然史学家。大平原的顶级群落是原始草原,但在19世纪末完全被外来群落破坏,那是因为美国人输入了由随意开发自然的价值观指导的、大草原不能适应的农业系统。因此生态学家同时也是历史学家。A.利奥泊德揭露了纯粹由政府包办或以个人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环保体制的片面性,从生态学出发构建了内部结构是生物区系金字塔的土地共同体。强调其中每个成员都有继续生存的权利;人类只是其中一员,必须尊重其他成员和共同体。倡导用审美道德观念指导人们的行动,以保护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稳定和美丽。1962年,R.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指出在我们时代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
卡逊指出,DDT 不仅能杀死害虫,还危害那些食用了经过食物链染上DDT 的食品的人类。核试验和核战争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存,还会渗透到遗传细胞中,造成发育的变异。卡逊的著作激起了全民环境意识觉醒和声势浩大的环境主义运动
一、环境史的定义及其兴起的原因
“人猿揖别”标志着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开始。然而,以此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直到本世纪60年代才在美国出现,其标志是S.海斯的《保护与效率主义》(1959 年)和R. 纳什的《荒野和美国思想》(1967 年)的出版。[3]前者注重环境保护的政治史; 后者超越了游牧理想,把荒野理想当成美国精神形成的关键。
什么是环境史?不同的环境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R.纳什第一次使用了环境史这个术语。他认为,环境史是“人类与其居住环境的历史联系,是包括过去与现在的连续统一体”,因而,环境史“不是人类历史事件的总和,而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环境史研究需要诸多学科的合作”。[4]L.比尔斯基认为,环境史研究过去人类与自然界究竟是如何进行双向而非单向的联系,其内容具有多样性。但该领域目前还没有对学科范围进行精确界定。[5] T. 泰特认为,环境史学家不能把一切人类历史看成是某种程度上的环境史,要把非常丰富的文献控制在一个能够处理的范围内。环境史研究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感知和态度;其次是对环境有影响的、从石斧到核反应堆的技术创新;第三是对生态过程的理解;第四是公众对有关环境问题的辩论、立法、政治规定及对“旧保护史”中大量文献资料的思考。只有把这些主题有序连接起来,才能全面均衡地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6] D.沃斯特认为, 环境史仍挣扎于出生中,因为在自然研究中几乎没有历史,在历史研究中几乎没有自然。历史研究确实需要生态学观点,因此环境史就是历史与自然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如果这样的环境史诞生,人类将拥有两类历史,一是自己国家的历史;二是人类共有的地球之史。[7]尔后他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观点, 认为环境史是研究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角色与地位的历史,应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自然在历史上是如何组织和发挥作用的?二是社会经济领域是如何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即生产工具、劳动、社会关系、生产方式等与环境的关系。三是人类是如何通过感知、神话、法律、伦理以及其他意义上的结构形态与自然界对话的。[8]K.贝利认为,环境史不仅讨论人类本身的问题;还研究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其研究范围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人类对自然评价、态度之变化以及意义之探讨;二是人类经济行为对环境之影响及人类环境价值观对经济之影响;三是森林与水资源保护即资源保护运动和环境运动的历史;四是专业团体的作用——如科学家、工程师的贡献及其与环境思想和环境运动的关系。[9]W.克罗农认为,环境史是个大雨伞,下设三个研究范围:一是探讨某一特定地区的特别的和正在变化的生态系统内人类社会的活动;二是探讨不同文化中有关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三是对环境政治与政策的研究。[10]C.麦茜特认为,环境史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审视历史的地球之眼,探讨在时间长河中人类与自然互动的多种方式。[11]
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环境史的概念仍在发展变化中,其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笔者认为,环境史就是以建立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基础上的当代环境主义为指导,利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历史上人类及其社会与环境之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反对环境决定论、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文明观来为濒临失衡的地球和人类文明寻找一条新路,即生态中心主义文明观。环境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人与环境基本和谐相处——环境与前现代文明;人类中心主义——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征服;走向生态中心主义——超越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观。分界点是1492年和1969年。哥伦布航行美洲,两大半球汇合,地球连为一体,人类和其他物种实现跨洲交流,造成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之巨大变化。差不多与此同时,科学的发展把人与环境完全割烈开来,形成二元对立、机械论和还原论的分析方法。在基督教文明圈,宗教改革强化了我为上帝、万物为我的传统思想。这种种变化凑合在一起促成了以工业主义为代表的人类中心主义文明。这种文明促成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但也造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几乎把人类文明逼入难以为继的绝境。《增长的极限》就是工业主义时代的盛世危言。1969年人类登月成功,意味着人类跳出地球本体,从太空俯视我们生存的地球,进而能够超脱于人类中心主义。差不多与此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理论上彻底摧垮了二元论、机械决定论和还原论。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对现代性进行反动,然后通过科学的返魅来重建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这种种因素一起促成人类文明正在走向生态中心主义,即从整体论、有机论出发,承认环境中每个因素的平等内在价值。但它并不是要把关注点从人类转向非人类,而是要扩大和深化对所有环境因素的关注。[12]
为什么环境史于60年代在美国兴起?环境史的诞生是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客观要求和许多学科知识不断积累相结合的产物。
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欧洲人登上北美大陆到本世纪20年代。欧洲人以“世界是为人创造”的理性精神和“我为上帝,万物为我”的价值观为指导,对北美进行疯狂征服。与此同时,深受欧洲浪漫主义和美国超验论影响的H.索罗主张人要尊重其他生命体。1890年,边疆的消失预示着国家权力指导的征服完全击败了索罗倡导的人与自然同一和谐的田园梦想。以G.平托为代表的一批官僚知识分子提出了对国家资源进行“聪明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功利主义环境保护思想(Conservation)。这一主张被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接受并发起了资源保护运动。然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是J.缪尔的把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结合起来的超功利的自然保护主义(Preservation)。第二阶段从经济大萧条和尘暴开始。尘暴和旱灾迫使美国人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重新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主流思想并开始改变传统的价值观。生态学是德国科学家E.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的,但在它的美国化过程中,F.克莱门茨1916年出版的《植物演替:对植被发展的探讨》是一个里程碑。他认为地球上每个区域的植被都经历了从幼小不稳定状态发展到复杂平衡的“顶极”、形成“顶极群落”的生态演替过程,生态学正是研究这个过程,因而生态学家也是自然史学家。大平原的顶级群落是原始草原,但在19世纪末完全被外来群落破坏,那是因为美国人输入了由随意开发自然的价值观指导的、大草原不能适应的农业系统。因此生态学家同时也是历史学家。A.利奥泊德揭露了纯粹由政府包办或以个人经济利益为基础的环保体制的片面性,从生态学出发构建了内部结构是生物区系金字塔的土地共同体。强调其中每个成员都有继续生存的权利;人类只是其中一员,必须尊重其他成员和共同体。倡导用审美道德观念指导人们的行动,以保护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稳定和美丽。1962年,R.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指出在我们时代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
卡逊指出,DDT 不仅能杀死害虫,还危害那些食用了经过食物链染上DDT 的食品的人类。核试验和核战争不仅威胁人类的生存,还会渗透到遗传细胞中,造成发育的变异。卡逊的著作激起了全民环境意识觉醒和声势浩大的环境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