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淮安河下徽州盐商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hù@②无虚日”,与扬州的小玲珑山馆、康山草堂、天津的水西庄“后相辉映”[(33)]。汪氏擅长书法,能作方丈字,“得率更笔意”,性喜好客。“吴门午节后,名优皆歇夏,汪则重资迓来,留至八月始归。此数十日之午后,辄布qú@③shū@④于广厦中,疏帘清蕈,茶瓜四列,座皆不速之客。歌声绕梁,竹簧迭奏,不啻神仙境也”[(34)]。道光中叶,汪氏家中落,字号萱已闭歇,“其簿籍犹有以万金购之者”[(35)]。因此,在其极盛时期,夸奢斗富的程度决不亚于淮、扬盐商。例如,他家的鳌山灯号称天下之冠,直到晚清时期当地人犹能津津乐道[(36)]。汪氏与本地人不通婚姻,只跟淮安河下盐商程氏互为陈朱[(37)]。其中,有一支迁往淮安河下。据《梓里待征录·奇闻记·五世同堂》记载:清河汪氏丁极盛,有一支名汲(字葵田,号曙泉),迁居河下铁钉巷”。五世元孙汪衍祥:“请于官,为奏明圣旨,准旌其闾,钦赐七叶衍祥,给予‘五世同堂’匾”。
通过程、汪二人的婚姻,盐、典二业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这与扬州的情形也很相似,正象一首《望江南百调》所描述的那样:“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38)]。汪垂裕在河下杨天爵巷开质库[(39)],徽商程氏也有从事质库的。[(40)]。
(二)徽商很注意交结官府要人,无论是在京缙绅、过往名士,还是现任大小官僚,无不与之过从。不少徽商都成了权贵们的入幕之宾,如袁枚在《随园诗话》卷7曾记录下这样一件趣事:
程鱼门多须纳妾,尹公子璞斋戏贺云:“莺转一声红袖近,长髯三尺老奴来”。文端公笑曰:“阿三诫打!”
程鱼门即徽商程晋芳,文端公是指当时的两江总督尹继善。这段谐谑的插曲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已十分融洽。除了程晋芳以外,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被称为“禺策中之铮铮者”的盐商程易,也与漕运总督铁氏、南河总督徐氏和淮关监督某公过从甚密。他曾与王勋辉、王绳武、徐临清、薛怀等为“五老会”,宴集于荻庄,备极一时之胜。这次耆绅雅集由漕运总督铁氏作序刻石以纪[(41)],远近传为佳话。
徽商殚思竭虑靠拢官僚,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并保护其专卖权益;而官僚则通过这种交往,获得许多经济上的实惠[(42)]。徽商资本中就有一些来自官僚,日本学者藤井宏先生将之归纳为“官僚资本”[(43)]。据《清实录》乾隆十一年(1746年)七月乙酉条谕,河道总督白钟山“巧宦欺公,暗饱私囊”,“与盐商交结往来,以资财托其营运”,也就是将宦资都寄存在淮北盐商家中。据调查,淮北盐商程致中,收存白钟山银二万两;程氏女婿、清江浦典商汪绍衣,收存白钟山银四万两;另外,商人程容德和程迁益,各收存白钟山银二万两,“代为营运”。
除了交结官僚外,徽商与清朝皇室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康熙、乾隆数度南巡,淮北盐商极尽献媚邀宠之能事。如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过淮安时,“百姓列大鼎焚香迎驾,数里不绝”[(44)]。这些活动,就是由鹾商组织和策划的。当玄烨行至乌纱河,“有淮安绅衿百姓备万民宴,又盐场彩亭七座迎接”。随后康熙在淮安寻欢作乐,“进宴演戏其一切事宜,皆系商总程维高料理”[(45)]。有一次,在淮安漕运总督衙门行宫演戏十一出,“系择选程乡绅家小戏子六名,演唱甚好,上大悦”[(46)]。上述的程维高,就是盐务总商程增。他曾三次接驾,因供奉宸赏不遗余力,康熙御书“旌劳”二字赐之[(47)]。又如,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春,弘历南巡过淮安,“盐宪谕诸商人自伏龙洞至南门外起造十里园亭,以获庄建行宫,开御宴”。据估计,这一工程需银三万,“因盐宪经纪稍后,诸商筹款未充,而为时甚促,遂寝其事”。但仍在“运河两岸周鹅黄步障,包荒中间,错落点缀亭台殿阁,间以林木花草。时在春末夏初,林花萱草牡丹芍药绣毯,一一争妍,由西门至于府前,家家舒锦悬灯,户户焚香燃烛”[(48)]。为此,淮北众商纷纷得到嘉奖。总商程易,在嘉庆元年(1796年)应诏入朝,参与“德叟宴”,赏赐内府珍奇宝物,享受四品京官的待遇[(49)]。以布衣上交天子,成为远近歆羡的商界奇闻。
(三)作为出自“东南邹鲁”的阙里人家,徽商与文人学士的交游也相当引人注目。据黄钧宰的记载:山阳“西北五里曰‘河下’,为淮北商人所萃,高堂曲榭,第宅连云,墙壁垒石为基,煮米屑磁为汁,以为子孙百世业也。城外水木清华,故多寺观,诸商筑石路数百丈,遂凿莲花。出则仆从如烟,骏马飞舆,互相矜尚,其黠者颇与文人相结纳,藉以假借声誉,居然为风雅中人,一时宾客之豪,管弦之盛,谈者目为‘小扬州’”[(50)]。由于晚明清代数百年淮北盐商的不断经营,淮安河下园林名胜鳞次栉比,“南始伏龙洞,北抵钵乾山,东绕盐河五带约十数里,皆淮之胜境地”[(51)]。竹歌画舫,游人骈集。
据山阳文人李元庚《山阳河下园亭记》记载,自明嘉靖间迄至清代乾嘉时期,河下构筑园亭共有65例。其中主要是盐商构筑的,尤其是程氏盐商为最多占三分之一强(计24例)。另一位山阳人范一煦在《淮需小记》卷3指出:
吾邑程氏多园林。风衣之柳衣园、菰蒲曲、籍慎堂、二杞堂也,亭之曲江楼、云起阁、白华溪曲、涵清轩也,莼江之晚甘园也,亨诞人(名云龙,字亨街)之不夜亭也,圣则之斯美堂、lù@⑤竹山房、可以园、紫来书屋也,研民之竹石山房也,溶泉之旭经堂也,蔼人之盟砚斋、茶话山房、咏歌吾庐也,曲江楼中有珠湖无尽意山房、三离晶舍、廓其有容之堂。
从园林规模上看,程退翁隐居石塘之中桥,买废田万亩,掘渠四千余丈,“灌溉其中,遂成沃壤,植牡丹、芍药,以环其居,号曰‘谁庄’”,极尽流连觞咏之事[(52)];程嗣立的“菰浦一曲”,园有来鹤轩、晚翠山房、林艿山馆、籍胜堂诸胜;程执金的“且园”,则有芙蓉堂、俯淮楼、十字亭、藤花书屋、古香阁、接叶亭、春雨楼、云山楼、方轩、亦舫计二十二所[(53)],假山曲折,林木幽秀,类似于此的园林佳构不胜枚举[(54)]。其中盐商程氏所有的曲江楼、菰浦一曲和获庄诸胜,尤负盛名。
曲江楼原是乡绅张新标依绿园中一胜,张氏“尝大会海内名宿于此,萧山毛大可(奇龄)预其胜,赋《明月河》篇,一夕传钞殆遍”[(55)]。其后,该园为徽商程用昌所得,易名“柳衣园”,中有曲江楼、云起阁、娱轩、水西亭、半亩方塘和万斛香诸胜。乾隆年间,盐商程垲、程嗣立“聚大江南北耆宿之士会文其中”,他们互相切磋,“磨龙浸润,文日益上”。其中以程氏为首的“曲江十子”所著的《曲江楼稿》风行海内,“四方学者争购其文”[(56)]。
菰蒲曲在伏龙洞,主人是盐商程嗣立。据《水南老人诗注》云:“癸亥正月,霭后招集园中看演《双簪记》传奇。晚晴月出,张灯树杪,丝竹竞奏,雪月交映,最为胜集”[(57)]。类似于此花晨月夕、酒kē@⑥聚谈的文人雅集,不胜枚举。
荻庄是盐商程鉴的别业,园在萧湖中,有补烟亭、廓其有容之堂、平安馆、带湖草堂、绿云、红雨、山居、绘声阁、虚游、华溪渔隐、松下清斋、小山丛桂和留人诸胜,其子程沆致仕后,“于此宴集江南、北名流,拈题刻灯,一时称胜”[(58)]。园中的胜景,令过往文人留连忘返。性灵派巨匠袁枚题诗曰:“名花美女有来时,明月清风没逃处”;赵翼则题云:“是村仍近郭,有水可无山”[(59)],都画龙点睛地描绘出河下园林的概貌和盐商们的生活追求。嘉庆年间,南河熊司马设宴于此,作荻庄群花
通过程、汪二人的婚姻,盐、典二业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这与扬州的情形也很相似,正象一首《望江南百调》所描述的那样:“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38)]。汪垂裕在河下杨天爵巷开质库[(39)],徽商程氏也有从事质库的。[(40)]。
(二)徽商很注意交结官府要人,无论是在京缙绅、过往名士,还是现任大小官僚,无不与之过从。不少徽商都成了权贵们的入幕之宾,如袁枚在《随园诗话》卷7曾记录下这样一件趣事:
程鱼门多须纳妾,尹公子璞斋戏贺云:“莺转一声红袖近,长髯三尺老奴来”。文端公笑曰:“阿三诫打!”
程鱼门即徽商程晋芳,文端公是指当时的两江总督尹继善。这段谐谑的插曲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已十分融洽。除了程晋芳以外,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被称为“禺策中之铮铮者”的盐商程易,也与漕运总督铁氏、南河总督徐氏和淮关监督某公过从甚密。他曾与王勋辉、王绳武、徐临清、薛怀等为“五老会”,宴集于荻庄,备极一时之胜。这次耆绅雅集由漕运总督铁氏作序刻石以纪[(41)],远近传为佳话。
徽商殚思竭虑靠拢官僚,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并保护其专卖权益;而官僚则通过这种交往,获得许多经济上的实惠[(42)]。徽商资本中就有一些来自官僚,日本学者藤井宏先生将之归纳为“官僚资本”[(43)]。据《清实录》乾隆十一年(1746年)七月乙酉条谕,河道总督白钟山“巧宦欺公,暗饱私囊”,“与盐商交结往来,以资财托其营运”,也就是将宦资都寄存在淮北盐商家中。据调查,淮北盐商程致中,收存白钟山银二万两;程氏女婿、清江浦典商汪绍衣,收存白钟山银四万两;另外,商人程容德和程迁益,各收存白钟山银二万两,“代为营运”。
除了交结官僚外,徽商与清朝皇室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康熙、乾隆数度南巡,淮北盐商极尽献媚邀宠之能事。如康熙皇帝第五次南巡过淮安时,“百姓列大鼎焚香迎驾,数里不绝”[(44)]。这些活动,就是由鹾商组织和策划的。当玄烨行至乌纱河,“有淮安绅衿百姓备万民宴,又盐场彩亭七座迎接”。随后康熙在淮安寻欢作乐,“进宴演戏其一切事宜,皆系商总程维高料理”[(45)]。有一次,在淮安漕运总督衙门行宫演戏十一出,“系择选程乡绅家小戏子六名,演唱甚好,上大悦”[(46)]。上述的程维高,就是盐务总商程增。他曾三次接驾,因供奉宸赏不遗余力,康熙御书“旌劳”二字赐之[(47)]。又如,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春,弘历南巡过淮安,“盐宪谕诸商人自伏龙洞至南门外起造十里园亭,以获庄建行宫,开御宴”。据估计,这一工程需银三万,“因盐宪经纪稍后,诸商筹款未充,而为时甚促,遂寝其事”。但仍在“运河两岸周鹅黄步障,包荒中间,错落点缀亭台殿阁,间以林木花草。时在春末夏初,林花萱草牡丹芍药绣毯,一一争妍,由西门至于府前,家家舒锦悬灯,户户焚香燃烛”[(48)]。为此,淮北众商纷纷得到嘉奖。总商程易,在嘉庆元年(1796年)应诏入朝,参与“德叟宴”,赏赐内府珍奇宝物,享受四品京官的待遇[(49)]。以布衣上交天子,成为远近歆羡的商界奇闻。
(三)作为出自“东南邹鲁”的阙里人家,徽商与文人学士的交游也相当引人注目。据黄钧宰的记载:山阳“西北五里曰‘河下’,为淮北商人所萃,高堂曲榭,第宅连云,墙壁垒石为基,煮米屑磁为汁,以为子孙百世业也。城外水木清华,故多寺观,诸商筑石路数百丈,遂凿莲花。出则仆从如烟,骏马飞舆,互相矜尚,其黠者颇与文人相结纳,藉以假借声誉,居然为风雅中人,一时宾客之豪,管弦之盛,谈者目为‘小扬州’”[(50)]。由于晚明清代数百年淮北盐商的不断经营,淮安河下园林名胜鳞次栉比,“南始伏龙洞,北抵钵乾山,东绕盐河五带约十数里,皆淮之胜境地”[(51)]。竹歌画舫,游人骈集。
据山阳文人李元庚《山阳河下园亭记》记载,自明嘉靖间迄至清代乾嘉时期,河下构筑园亭共有65例。其中主要是盐商构筑的,尤其是程氏盐商为最多占三分之一强(计24例)。另一位山阳人范一煦在《淮需小记》卷3指出:
吾邑程氏多园林。风衣之柳衣园、菰蒲曲、籍慎堂、二杞堂也,亭之曲江楼、云起阁、白华溪曲、涵清轩也,莼江之晚甘园也,亨诞人(名云龙,字亨街)之不夜亭也,圣则之斯美堂、lù@⑤竹山房、可以园、紫来书屋也,研民之竹石山房也,溶泉之旭经堂也,蔼人之盟砚斋、茶话山房、咏歌吾庐也,曲江楼中有珠湖无尽意山房、三离晶舍、廓其有容之堂。
从园林规模上看,程退翁隐居石塘之中桥,买废田万亩,掘渠四千余丈,“灌溉其中,遂成沃壤,植牡丹、芍药,以环其居,号曰‘谁庄’”,极尽流连觞咏之事[(52)];程嗣立的“菰浦一曲”,园有来鹤轩、晚翠山房、林艿山馆、籍胜堂诸胜;程执金的“且园”,则有芙蓉堂、俯淮楼、十字亭、藤花书屋、古香阁、接叶亭、春雨楼、云山楼、方轩、亦舫计二十二所[(53)],假山曲折,林木幽秀,类似于此的园林佳构不胜枚举[(54)]。其中盐商程氏所有的曲江楼、菰浦一曲和获庄诸胜,尤负盛名。
曲江楼原是乡绅张新标依绿园中一胜,张氏“尝大会海内名宿于此,萧山毛大可(奇龄)预其胜,赋《明月河》篇,一夕传钞殆遍”[(55)]。其后,该园为徽商程用昌所得,易名“柳衣园”,中有曲江楼、云起阁、娱轩、水西亭、半亩方塘和万斛香诸胜。乾隆年间,盐商程垲、程嗣立“聚大江南北耆宿之士会文其中”,他们互相切磋,“磨龙浸润,文日益上”。其中以程氏为首的“曲江十子”所著的《曲江楼稿》风行海内,“四方学者争购其文”[(56)]。
菰蒲曲在伏龙洞,主人是盐商程嗣立。据《水南老人诗注》云:“癸亥正月,霭后招集园中看演《双簪记》传奇。晚晴月出,张灯树杪,丝竹竞奏,雪月交映,最为胜集”[(57)]。类似于此花晨月夕、酒kē@⑥聚谈的文人雅集,不胜枚举。
荻庄是盐商程鉴的别业,园在萧湖中,有补烟亭、廓其有容之堂、平安馆、带湖草堂、绿云、红雨、山居、绘声阁、虚游、华溪渔隐、松下清斋、小山丛桂和留人诸胜,其子程沆致仕后,“于此宴集江南、北名流,拈题刻灯,一时称胜”[(58)]。园中的胜景,令过往文人留连忘返。性灵派巨匠袁枚题诗曰:“名花美女有来时,明月清风没逃处”;赵翼则题云:“是村仍近郭,有水可无山”[(59)],都画龙点睛地描绘出河下园林的概貌和盐商们的生活追求。嘉庆年间,南河熊司马设宴于此,作荻庄群花
下一篇:寻找“穆鲁瓦”的传统精神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