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教文化 “庙会 ”宗教文化色彩浓厚,其表现首推道教。道教代表人物之一葛洪来到顺安炼丹传道,后来还有唐真人叶静 。葛洪在 《抱朴子》一书中,不仅谈到了丹砂的化学特性,还论及了在化学反映中的升华现象。这不排斥葛洪在顺安传、道炼丹期间,与周边民间矿冶业存在技术联系的可能性。其次为佛教的兴盛。距顺安不到十公里的清凉寺,始建于唐代,还有建于北宋的大 明寺,都是香火兴旺的千年 古刹。再是伊斯兰教,据称是随移民传入 ,虽无文字记载,但如前所述早期北方回民南迁是实事,而且目前也是铜陵全市回民聚居最多的地方。宗教文化的传入,对于本地民俗的影响很大,如婚丧礼仪、服饰餐饮以及音乐、美术,无不打上宗教的烙印。
一地域文化 由于顺安地处要冲,又是定陵、义安县治所在地,加上临津驿的设立,有利于四邻地域文化的交流。首先是长江上游的荆楚文化顺流而下,代表节目是湖北和江西的民间小调和形成于湖北黄梅、安徽安庆一带的 “黄梅调”。其次是下游襟江带湖的吴越文化,代表节目是大鼓评书、民歌小调 ,如苏州 民歌 “茉莉花 ”、杨卅I评书 “武松打虎 ”。三是山水相连的徽州文化 “徽剧 ”、“目连戏 ”,另文房 四宝、纸笔墨砚对丰富和繁荣 “庙会”的汉儒文化影响不小。四是隔江相望的江北文化,主要 是无为县的 “倒七戏 ”。
一本土民俗文化 周边村庄或姓氏宗族操办的 “竹马灯”,是流行于顺安、钟鸣镇牡东村一带的民间娱乐活动,它起源于明末清初并流传至今前后近三百年 。“竹马灯 ”融 民间乐器、道具和 “三国”时代服饰为~体,以布阵、穿花、跑马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奏乐,充分表达民众的生活情趣 、社会风貌和憎爱分明的理念向往 。在近代 ,“竹马灯 ”以艺术的形式曾经为抗 日战争作出过积极贡献,并显示着民间艺术的生命力。 还有如龙灯、狮子、旱船、蚌精、挑花篮 、门歌、拉洋片、耍猴子等等建国后,又不断推出如腰鼓秧歌、漫画歌曲、戏剧电影、图书报刊具有革命色彩的现代文化艺术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