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邓小平的文化观(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④。对“共产主义渺茫论”,他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不仅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而且“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种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和主要支柱”⑤。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内在支柱,缺少了它,就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文化,或者根本就不是社会主义文化。
4.文化发展的根基——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既有的传统文化(包括古代的和近现代的)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因此,他要求我们要做到“古为今用”,弘扬传统文化,培植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才能够培育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参天大树;只有尊重传统,充分地利用传统文化,才能够使社会主义文化具备中国特色,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邓小平一向认为:抛弃文化遗产,等于历史的犯罪;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有助于重振社会主义文化的雄风。
5.文化建设的辅助——外来优秀文化。海纳百川而深,山积寸土而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单靠民族传统文化远远不够,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广收博取外来文化,以充实自身的发展。春秋因交流各国文化而呈百家争鸣之势;唐、宋因融合周边文化而生中兴繁荣之貌。对于文化,全盘西化是错误的;夜郎自大,惟我独尊,一概排斥外来文化也是错误的。他说:“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⑥。根据邓小平的规划,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广博而非狭隘的、进取而非保守的文化。
6.文化发展的目标——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涉及物质领域,而且关系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现代化。为此,必须建设一个能指导一定时代的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邓小平明确指出:一是文化要贴近现实,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二是对传统文化要进行更新、改造、充实,使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三是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定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着眼于现代化,服务于现代化,完成文化本身的现代化。
7.文化发展的措施——重在建设。邓小平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旗手,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几十年的经验 教训,结合新时期的特点,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见解。第一,坚持“双百”方针,促进文化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党中央确定的关于繁荣科学文化的重要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依据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申了“双百”方针,并给予了更充分的阐释。他说:在文化领域,既要中止“大鸣大放”,又要克服文化专制主义;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的文艺形式和文艺风格自由发展;在文化理论上,提倡不同的观点和学派自由讨论。第二,贯彻“双用”原则,丰富文化内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的重要原则。邓小平继往开来,以赞许的口吻说:“毛泽东同志说,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是很完整的”⑦。坚持“双用”原则,采撷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一定能够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苗茁壮成长。第三,坚持党的政策,促进文化建设。邓小平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中,探索出许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法和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有五条:一是发展教育事业。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二是扶持杰出人才。杰出人才对带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邓小平指出:“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⑧。三是整顿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渠道。邓小平认为:要培育社会主义新文化,务必净化文化市场。他反复说明:对于书店、报亭、报刊社、出版社、音像社都要加强引导,依法管理,严禁“黄色书刊”泛滥成灾,导引大众文化生活,做到一手抓“反对”,一手抓“繁荣”,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四是培育文化氛围。加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练“内功”,而且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邓小平强调指出,就是要造成一种风气:促使国民自觉地提高政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推动人人向上,奋发有为,努力学习,刻意钻研,不甘落后,形成人人重视、支持、参与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五是弘扬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主旋律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因此,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和发展主旋律文化,自觉地摒弃那些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发挥好先进文化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
4.文化发展的根基——民族传统文化。中国既有的传统文化(包括古代的和近现代的)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有着无限的生命力。因此,他要求我们要做到“古为今用”,弘扬传统文化,培植社会主义文化。因为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才能够培育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参天大树;只有尊重传统,充分地利用传统文化,才能够使社会主义文化具备中国特色,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邓小平一向认为:抛弃文化遗产,等于历史的犯罪;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有助于重振社会主义文化的雄风。
5.文化建设的辅助——外来优秀文化。海纳百川而深,山积寸土而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单靠民族传统文化远远不够,应该有博大的胸怀,广收博取外来文化,以充实自身的发展。春秋因交流各国文化而呈百家争鸣之势;唐、宋因融合周边文化而生中兴繁荣之貌。对于文化,全盘西化是错误的;夜郎自大,惟我独尊,一概排斥外来文化也是错误的。他说:“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⑥。根据邓小平的规划,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广博而非狭隘的、进取而非保守的文化。
6.文化发展的目标——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涉及物质领域,而且关系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现代化。为此,必须建设一个能指导一定时代的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邓小平明确指出:一是文化要贴近现实,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二是对传统文化要进行更新、改造、充实,使它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三是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在邓小平看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定要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着眼于现代化,服务于现代化,完成文化本身的现代化。
7.文化发展的措施——重在建设。邓小平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旗手,在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几十年的经验 教训,结合新时期的特点,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见解。第一,坚持“双百”方针,促进文化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1956年党中央确定的关于繁荣科学文化的重要方针。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依据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申了“双百”方针,并给予了更充分的阐释。他说:在文化领域,既要中止“大鸣大放”,又要克服文化专制主义;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的文艺形式和文艺风格自由发展;在文化理论上,提倡不同的观点和学派自由讨论。第二,贯彻“双用”原则,丰富文化内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的重要原则。邓小平继往开来,以赞许的口吻说:“毛泽东同志说,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是很完整的”⑦。坚持“双用”原则,采撷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一定能够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苗茁壮成长。第三,坚持党的政策,促进文化建设。邓小平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中,探索出许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法和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有五条:一是发展教育事业。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二是扶持杰出人才。杰出人才对带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邓小平指出:“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⑧。三是整顿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是文化交流、传播的主要渠道。邓小平认为:要培育社会主义新文化,务必净化文化市场。他反复说明:对于书店、报亭、报刊社、出版社、音像社都要加强引导,依法管理,严禁“黄色书刊”泛滥成灾,导引大众文化生活,做到一手抓“反对”,一手抓“繁荣”,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四是培育文化氛围。加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要练“内功”,而且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邓小平强调指出,就是要造成一种风气:促使国民自觉地提高政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推动人人向上,奋发有为,努力学习,刻意钻研,不甘落后,形成人人重视、支持、参与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五是弘扬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主旋律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因此,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和发展主旋律文化,自觉地摒弃那些腐朽、落后、低级、庸俗的文化,发挥好先进文化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为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