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社会地位的获得:阶级继承和代内流动(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获得较多的机会,进入全民单位。
综合分析,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49—1956年时段的建国初期,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进入全民单位就业,主要在于自己获得过较高的教育文凭。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父亲的职业地位”、“父亲的单位部门”与“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共同成为影响人们进入全民单位的主要指标。而比较各个时段这三个自变量值发生比的大小还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之后,来自于父亲单位部门的影响开始减弱,而自己“受教育程度”的作用力则有所加强。伴随国有企业的亏损和减员,也伴随国有企业和国家公务员进入标准的改变,大学生由干部分配制转变为毕业就业制,教育资本与考试就成为就业竞争中最主要的先决因素。
五、中国人现职地位获得的决定因素
在职业生涯中,人们的初职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父亲的职业地位等,对本人现职职业地位的获得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正因为这样,每一个分析现职职业地位获得的模型,都不能缺少这几项变量。但是,在不同的理论假设和不同调查取样背景下,增加或减少某些变量就对模型确定系数的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实行户籍制度以来,城乡壁垒不仅对人口的地域流动形成限制,而且对人们职业地位的升迁造成严重影响。综合分析各模型,可以发现:第一,这里的结果,基本与布劳—邓肯所发现的美国人的职业流动和地位获得状况相似,从包含有“全部案例”的模型可以看出,“14岁时父亲职业地位”对中国社会成员现职(终职)地位的获得,有着显著而微弱的直接影响。虽然在有些时段,这种影响并不具统计推断意义,例如,对1957—1965年获得现职的同期群来说,其系数就不显著。但这个历史时段比较特殊。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1960年前后的大饥荒,不但给国民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造成过严重创伤,而且使原来过分膨胀的非农人口大幅缩水。统计数据表明,大跃进后全国吃商品粮人口的精简,使城镇人口从1961年到1963年6月共减少2800万人,这严重影响了该时期正常的社会流动。这一时期的“反右运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子女职业地位的获得,因为父亲是“右派”的那些人,在现职职业地位的获得中,也多多少少地受到了不利影响。另外,在“文革”时期,子女现职(终职)社会地位获得中来自于父亲的影响作用,却显著了起来。这说明,虽然在初值社会地位获得过程中,由于当时推行的政策性因素的影响,父亲的“贡献”作用没有显示出来,但经过职业转换或工作调动等,居于较高社会地位的父亲(或母亲等),还是有效地帮助了自己的子女,使其在现职(终职)地位获得中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维持了他们阶层地位的代际继承性,也再生产了社会的层阶化结构。
第二,家庭的阶级成分,在“文革”时期显示出了统计显著性。
第三,“户口”、“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党员身份”和“自己的初职地位”、“自己的现职单位部门”是5个极其显著地决定中国人现职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变量。一般来说,有城市户口者获得的现职职业地位高于被农村户口所限定的人员;教育资本较高的就业者获得的职业地位高于教育资本较低者;党员的职业地位高于非党员;初职职业地位高的那些人更能够流动到较高的职位;而就业单位部门则更具历史时变性,因为在1992年之后,在全民单位就业的那些人的现职职业地位,就并不必然地高于在非全民单位就业的那些人。虽然“公务员”仍然是大学生们极力追求的工作,但从总体上来说,国有部门从业人员的减少,使大学生当中的很多人不得不到体制外就业,从而形成1992年之后的所谓外资企业中的“高级白领”,或最近一个时期媒体经常谈论的所谓“具有小资情调”的阶层。
第四,在1991年之前,“现职单位部门”对个人现职职业地位起着正向支持作用,即那些在全民单位工作的人员,比在非全民单位工作的人员的社会地位要高。但在1992年之后,“现职单位部门”对职业地位获得的解释方向发生了转变,那些在全民单位工作的人,反而降低了职业地位。另外,伴随外资企业高级白领与私营老板社会地位的上升,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和地位却有所下降。所以,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才开始大规模流失。现在的趋势是:在职业地位的获得过程中,一方面是单位级别的重要性在下降,另外一方面也是经济所有制中公有制的重要性在下降。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一直是一个层级化的社会,但中国社会的开放性程度有所提高,各阶层的边界仍然需要进一步开放。本文的研究,不仅在于发现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开放型社会,而且还在于证明“父亲职业地位”仍然具有影响力———“先赋性因素具有显著性”。布劳—邓肯的工业化假设,在本研究中,被得到充分的证明,即只要工业化在进行,后致性因素对人们职业地位的获得,将日益发挥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二,家庭对男女两性子女社会地位获得的主要影响,在于教育投资方面的差异。
第三,自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国民经济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共同发展,也伴随产业技术改造和知识性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教育资本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强烈;而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持续性贯彻,也会使官员阶层逐渐知识化。
第四,需要强调的是:户籍制度自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对持农业户口人们的职业流动制造着负面影响,并在今天仍然限制着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城市应该是全国人民的城市,而不应该只是城市人的城市,农民有理由享受城市文明所带来的一切进步。废除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应该是改革中期阶段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另外,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怎样消除地区差异,缓解由于户口制度的壁垒而造成的中国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等,应该是社会公正原则下教育资源配置转向的题中之义。一个人不是因为学习不努力,而是因为出生在农村就必然受招生体制与高等教育的限制,从而使自己难以向上层社会流动,这是体制性制造的另外一个不公平。改革的取向,应当是打破这种不公平。由此而生的政策性建议是:国家有必要将9年义务制教育扩展到12年(在农村建立更多的高级中学)。如果在全国范围内(而不仅仅在城市)能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那么,不仅会更快地增加国人的人力资本,而且还会通过生产过程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综合分析,基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1949—1956年时段的建国初期,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进入全民单位就业,主要在于自己获得过较高的教育文凭。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父亲的职业地位”、“父亲的单位部门”与“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共同成为影响人们进入全民单位的主要指标。而比较各个时段这三个自变量值发生比的大小还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之后,来自于父亲单位部门的影响开始减弱,而自己“受教育程度”的作用力则有所加强。伴随国有企业的亏损和减员,也伴随国有企业和国家公务员进入标准的改变,大学生由干部分配制转变为毕业就业制,教育资本与考试就成为就业竞争中最主要的先决因素。
五、中国人现职地位获得的决定因素
在职业生涯中,人们的初职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父亲的职业地位等,对本人现职职业地位的获得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正因为这样,每一个分析现职职业地位获得的模型,都不能缺少这几项变量。但是,在不同的理论假设和不同调查取样背景下,增加或减少某些变量就对模型确定系数的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实行户籍制度以来,城乡壁垒不仅对人口的地域流动形成限制,而且对人们职业地位的升迁造成严重影响。综合分析各模型,可以发现:第一,这里的结果,基本与布劳—邓肯所发现的美国人的职业流动和地位获得状况相似,从包含有“全部案例”的模型可以看出,“14岁时父亲职业地位”对中国社会成员现职(终职)地位的获得,有着显著而微弱的直接影响。虽然在有些时段,这种影响并不具统计推断意义,例如,对1957—1965年获得现职的同期群来说,其系数就不显著。但这个历史时段比较特殊。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1960年前后的大饥荒,不但给国民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造成过严重创伤,而且使原来过分膨胀的非农人口大幅缩水。统计数据表明,大跃进后全国吃商品粮人口的精简,使城镇人口从1961年到1963年6月共减少2800万人,这严重影响了该时期正常的社会流动。这一时期的“反右运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子女职业地位的获得,因为父亲是“右派”的那些人,在现职职业地位的获得中,也多多少少地受到了不利影响。另外,在“文革”时期,子女现职(终职)社会地位获得中来自于父亲的影响作用,却显著了起来。这说明,虽然在初值社会地位获得过程中,由于当时推行的政策性因素的影响,父亲的“贡献”作用没有显示出来,但经过职业转换或工作调动等,居于较高社会地位的父亲(或母亲等),还是有效地帮助了自己的子女,使其在现职(终职)地位获得中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维持了他们阶层地位的代际继承性,也再生产了社会的层阶化结构。
第二,家庭的阶级成分,在“文革”时期显示出了统计显著性。
第三,“户口”、“自己的受教育程度”、“党员身份”和“自己的初职地位”、“自己的现职单位部门”是5个极其显著地决定中国人现职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变量。一般来说,有城市户口者获得的现职职业地位高于被农村户口所限定的人员;教育资本较高的就业者获得的职业地位高于教育资本较低者;党员的职业地位高于非党员;初职职业地位高的那些人更能够流动到较高的职位;而就业单位部门则更具历史时变性,因为在1992年之后,在全民单位就业的那些人的现职职业地位,就并不必然地高于在非全民单位就业的那些人。虽然“公务员”仍然是大学生们极力追求的工作,但从总体上来说,国有部门从业人员的减少,使大学生当中的很多人不得不到体制外就业,从而形成1992年之后的所谓外资企业中的“高级白领”,或最近一个时期媒体经常谈论的所谓“具有小资情调”的阶层。
第四,在1991年之前,“现职单位部门”对个人现职职业地位起着正向支持作用,即那些在全民单位工作的人员,比在非全民单位工作的人员的社会地位要高。但在1992年之后,“现职单位部门”对职业地位获得的解释方向发生了转变,那些在全民单位工作的人,反而降低了职业地位。另外,伴随外资企业高级白领与私营老板社会地位的上升,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和地位却有所下降。所以,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才开始大规模流失。现在的趋势是:在职业地位的获得过程中,一方面是单位级别的重要性在下降,另外一方面也是经济所有制中公有制的重要性在下降。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一直是一个层级化的社会,但中国社会的开放性程度有所提高,各阶层的边界仍然需要进一步开放。本文的研究,不仅在于发现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开放型社会,而且还在于证明“父亲职业地位”仍然具有影响力———“先赋性因素具有显著性”。布劳—邓肯的工业化假设,在本研究中,被得到充分的证明,即只要工业化在进行,后致性因素对人们职业地位的获得,将日益发挥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第二,家庭对男女两性子女社会地位获得的主要影响,在于教育投资方面的差异。
第三,自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国民经济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共同发展,也伴随产业技术改造和知识性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教育资本对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强烈;而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持续性贯彻,也会使官员阶层逐渐知识化。
第四,需要强调的是:户籍制度自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对持农业户口人们的职业流动制造着负面影响,并在今天仍然限制着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城市应该是全国人民的城市,而不应该只是城市人的城市,农民有理由享受城市文明所带来的一切进步。废除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应该是改革中期阶段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另外,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怎样消除地区差异,缓解由于户口制度的壁垒而造成的中国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等,应该是社会公正原则下教育资源配置转向的题中之义。一个人不是因为学习不努力,而是因为出生在农村就必然受招生体制与高等教育的限制,从而使自己难以向上层社会流动,这是体制性制造的另外一个不公平。改革的取向,应当是打破这种不公平。由此而生的政策性建议是:国家有必要将9年义务制教育扩展到12年(在农村建立更多的高级中学)。如果在全国范围内(而不仅仅在城市)能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那么,不仅会更快地增加国人的人力资本,而且还会通过生产过程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