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社会变迁(1900~1949)(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9
子组织农学会以研究农业技术;农民购买外国农具、使用杀虫剂及化学肥料、讲求灌溉及开垦,并引进新的品种。[8]到民国初年,上述的农业技术改良继续推行,耕地面积在1893年至1913年间增加9%,在1913年至1933年间增加8%,皆为荒地开垦的结果。灌溉面积,从1914年的三亿五千二百万亩,增至1924年的三亿九千五百万亩。化学肥料的进口,1912年为80万担,1928年增至250万担,1930年增至380万担。据柏金斯(Dwight H.Perkins)估计,在1350~1950年间,由于使用新品种、改良品种、和轮作,使每年的粮食增加39至57万吨。不过,由于粮食每年只增加0.6%,而人口则每年增加0.8%,粮食短缺还是经常发生,特别是遇到天灾人祸之年。[9]
192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完成北伐以后,把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农业技术改良的理想付诸实施。在平均地权的措施上,因遇到阻力甚大,旋即停止实施。在农业技术改良方面,则不断努力。譬如在1933~1937年问,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这些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引进美国棉种,改良小麦和稻米品种以及实验杀虫剂和化学肥料。但不久抗战爆发,机关紧缩,在八年抗战期间,仅中央农业实验所尚存。[10]
除上述的研究机构外,国民政府也成立部会来促进农业发展。譬如行政院于1928年2月设立农矿部,于1933年4月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于1938年4月设置农产促进委员会,于1940年7月设立农林部。抗战胜利后,美国协助中国农村复兴,于1948年10月在南京成立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11](p78,196)
大体说来,在1900~1949年间,在农业技术上有些改良,在平均地权方面没有什么成就。那50年可以说是农业衰退期,特别是从1920年代到1940年代,战争及水旱灾频仍,农业衰退更甚。
在20世纪前半期,政府于改良农业的同时,也发展工业。当时中国工业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政府与官僚为现代工业的先驱。兵工业全为政府所办不必论,即就棉纺织业而论,据严中平统计,在1897~1911年间在上海、天津、汉口三地所建的19家棉纺织厂当中,12家为官僚所办,3家为买办所办,2家为旧式商人或绅士所办,另2家不详。到民国建立以后,一般商人投资于新工业者渐多,在1912~1922年间于上海、天津、汉口三地所建的32家棉纺织厂中,21家为商人所办,6家为官僚所办,2家为绅士所办,2家不详。[12](p55)
其二,新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外资竞争。据估计,在1895~1911年间的490家工矿业的111 313 000元总投资中,88.25%属于外资。[13](p203)不过,也有的统计,外资的比例没有这样高,譬如建于1900~1911年间500工人以上的156家工厂中,26%为外人所办,74%为国人所办。[13](p1183)又譬如在1895~1913年间,中国在矿业、工程、纺织、食品、电力、造船等方面的总投资为223 438 000元,其中46.16%为外资。[14](p82~83)
其三,新工业及新企业的建立多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在1930年代,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江苏、辽宁、河北(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改直隶为河北)、广东、山东、湖北六省,土地占全国10%,人口占全国36%。但外资占全国92%,铁路占全国53%,公路占全国42%,煤铁生产占全国64%,纺锤占全国93%,缫丝车占全国92%,榨油机占全国86%,电力占全国87%。在1920~1930年间所存在的1 302家工厂中,827家(占三分之二)设于上述沿江沿海地区的四大城市中:上海645家,无锡110家,汉口38家,大连34家。[6](p127)
其四,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工业一直仍居工业的重要部门。在1912年雇用7个工人以上的20 749家工厂中,用机器动力的只占363家(即1.75%的工厂用机器动力),而在363家使用机器动力的工厂中,总共使用的机器不过737件。[15](p5~6)直到1933年,现代部门的生产(除去手工业)只占国内总生产的3.4%,即把建筑、现代商业、金融、现代交通运输加进去,当年现代部门的生产,不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16](p64)
上述的四个特点,可以说明20世纪前半期中国工业化的一般情形,但许多其他统计显示,当时中国工业化也有些许成就。在1910年,中国只有4 500英里铁路,26个棉纺织厂,31个现代面粉厂。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外资输入的断绝或减少,中国商人能够扩展国内市场,中国工业就有很好的发展。尽管内战、外债、高税率和资本上的困难,在1918~1930年间工业继续发展,1929年的煤产量较1913年高出79%,铁路英里数高出76%。[6](p122~123)在1931年,中国有9 500英里的铁路,35 000英里的公路;有41个现代煤矿,加上旧式煤矿,年产量约2 500万吨;有9家钢铁公司,年产共约100万吨生铁,11万吨钢。棉纺织厂增至127个,有400万纺锤,3万架织布机。此127家棉纺织厂,58家在上海,25家在无锡,7家在天津,6家在汉口。上海、无锡、天津、汉口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纺织业中心。在总数252 032个棉纺织厂的工人中,上海占94 342人,天津占16 798人,无锡占15 780人,汉口占1 951人。此外,中国当时约有500家电灯和电力公司,190~200家面粉厂,280~300家榨油厂,190家火柴厂,1 500~2 000家其他现代企业。[6](p16~17,85~87,146)
中国的工业发展因抗战全面爆发而受挫,但在抗战期间,中国继续建立各式工业。在1938~1940年间,488家工厂和12182个技术人员从沿海和长江下游沿江各省撤至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据1943年经济部的调查报告,国民政府控制的地区,有工厂3758家(工人241 662人),其中590家在1937年时已存在,3168家建于1938~1942年间。工业总投资,除掉10倍的物价上升指数,与1933年时上海的中国工业资本(不包括外资)差不多,工人数也与1933年时上海的中国工业工人数略等。[17](p19)就全中国而论,工业生产毛额仍有增加。战后由于国共全面战争,生产毛额才下降。据张长基对1912~1949年间15种重要商品所作的总生产毛额统计,以1933年为100,1912年为11.9,1922年为34.7,1932年为91.6,1942年为115.7,1949年为105.6。[15](p60~61)
三 新知识分子与科技人才的兴起
新知识分子与科技人才兴起,与旧教育制度废除、新教育制度建立有关。所以要废除旧教育制度、建立新教育制度,乃应合工业社会人才的需要。中国教育制度第一次改变在1860~1895年间,当时为应合洋务运动的需要,设立了一些外国语言学校(如同文馆、广方言馆)、技术学校(如机器学堂、船政学堂)和军事学校(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中国教育制度的第二次改变在1898~1911年间,此期间将科举制度废除,建立了现代的学制。现代学制分为三级,即初级、中级、高级,中、高级皆有一般的、师范的和职业的三类学科。此一学制自1902年开始建立,迄今仍大体未变。
新教育制度与旧教育制度极为不同,旧教育制度,以清朝所实行的科举制度而论,只教学生学习儒家经典及诗文。在旧教育制度下,儒家经典是主要课程,对儒家经典有研究兼习诗文的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主要分三级:第一级考试在州县,通过后给予生员资格;第二级考试在省,通过后给予举人资格;第三级考试在京师,通过后给予进士资格。生员、举人、进士考试都是每三年一次,每次录取的名额,生员约3万人,举人约1 500人,进士约300人。[18](p13)此外尚有较小的考试,从生员中考选优秀者给予贡生或监生的资格,送往京师,贡生可授官,监生可入国子监读书。贡生或监生的资格也可捐款购得,称为捐贡或捐监。[19](p3)生员和监生属下层士绅,贡生、举人、进士及官员属上层士绅。[19](p5~7)士绅为当时社会的领导阶层,他们有许多特
192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完成北伐以后,把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农业技术改良的理想付诸实施。在平均地权的措施上,因遇到阻力甚大,旋即停止实施。在农业技术改良方面,则不断努力。譬如在1933~1937年问,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良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这些机构的主要工作是引进美国棉种,改良小麦和稻米品种以及实验杀虫剂和化学肥料。但不久抗战爆发,机关紧缩,在八年抗战期间,仅中央农业实验所尚存。[10]
除上述的研究机构外,国民政府也成立部会来促进农业发展。譬如行政院于1928年2月设立农矿部,于1933年4月成立农村复兴委员会,于1938年4月设置农产促进委员会,于1940年7月设立农林部。抗战胜利后,美国协助中国农村复兴,于1948年10月在南京成立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11](p78,196)
大体说来,在1900~1949年间,在农业技术上有些改良,在平均地权方面没有什么成就。那50年可以说是农业衰退期,特别是从1920年代到1940年代,战争及水旱灾频仍,农业衰退更甚。
在20世纪前半期,政府于改良农业的同时,也发展工业。当时中国工业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政府与官僚为现代工业的先驱。兵工业全为政府所办不必论,即就棉纺织业而论,据严中平统计,在1897~1911年间在上海、天津、汉口三地所建的19家棉纺织厂当中,12家为官僚所办,3家为买办所办,2家为旧式商人或绅士所办,另2家不详。到民国建立以后,一般商人投资于新工业者渐多,在1912~1922年间于上海、天津、汉口三地所建的32家棉纺织厂中,21家为商人所办,6家为官僚所办,2家为绅士所办,2家不详。[12](p55)
其二,新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外资竞争。据估计,在1895~1911年间的490家工矿业的111 313 000元总投资中,88.25%属于外资。[13](p203)不过,也有的统计,外资的比例没有这样高,譬如建于1900~1911年间500工人以上的156家工厂中,26%为外人所办,74%为国人所办。[13](p1183)又譬如在1895~1913年间,中国在矿业、工程、纺织、食品、电力、造船等方面的总投资为223 438 000元,其中46.16%为外资。[14](p82~83)
其三,新工业及新企业的建立多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在1930年代,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江苏、辽宁、河北(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改直隶为河北)、广东、山东、湖北六省,土地占全国10%,人口占全国36%。但外资占全国92%,铁路占全国53%,公路占全国42%,煤铁生产占全国64%,纺锤占全国93%,缫丝车占全国92%,榨油机占全国86%,电力占全国87%。在1920~1930年间所存在的1 302家工厂中,827家(占三分之二)设于上述沿江沿海地区的四大城市中:上海645家,无锡110家,汉口38家,大连34家。[6](p127)
其四,在现代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工业一直仍居工业的重要部门。在1912年雇用7个工人以上的20 749家工厂中,用机器动力的只占363家(即1.75%的工厂用机器动力),而在363家使用机器动力的工厂中,总共使用的机器不过737件。[15](p5~6)直到1933年,现代部门的生产(除去手工业)只占国内总生产的3.4%,即把建筑、现代商业、金融、现代交通运输加进去,当年现代部门的生产,不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16](p64)
上述的四个特点,可以说明20世纪前半期中国工业化的一般情形,但许多其他统计显示,当时中国工业化也有些许成就。在1910年,中国只有4 500英里铁路,26个棉纺织厂,31个现代面粉厂。在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外资输入的断绝或减少,中国商人能够扩展国内市场,中国工业就有很好的发展。尽管内战、外债、高税率和资本上的困难,在1918~1930年间工业继续发展,1929年的煤产量较1913年高出79%,铁路英里数高出76%。[6](p122~123)在1931年,中国有9 500英里的铁路,35 000英里的公路;有41个现代煤矿,加上旧式煤矿,年产量约2 500万吨;有9家钢铁公司,年产共约100万吨生铁,11万吨钢。棉纺织厂增至127个,有400万纺锤,3万架织布机。此127家棉纺织厂,58家在上海,25家在无锡,7家在天津,6家在汉口。上海、无锡、天津、汉口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纺织业中心。在总数252 032个棉纺织厂的工人中,上海占94 342人,天津占16 798人,无锡占15 780人,汉口占1 951人。此外,中国当时约有500家电灯和电力公司,190~200家面粉厂,280~300家榨油厂,190家火柴厂,1 500~2 000家其他现代企业。[6](p16~17,85~87,146)
中国的工业发展因抗战全面爆发而受挫,但在抗战期间,中国继续建立各式工业。在1938~1940年间,488家工厂和12182个技术人员从沿海和长江下游沿江各省撤至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据1943年经济部的调查报告,国民政府控制的地区,有工厂3758家(工人241 662人),其中590家在1937年时已存在,3168家建于1938~1942年间。工业总投资,除掉10倍的物价上升指数,与1933年时上海的中国工业资本(不包括外资)差不多,工人数也与1933年时上海的中国工业工人数略等。[17](p19)就全中国而论,工业生产毛额仍有增加。战后由于国共全面战争,生产毛额才下降。据张长基对1912~1949年间15种重要商品所作的总生产毛额统计,以1933年为100,1912年为11.9,1922年为34.7,1932年为91.6,1942年为115.7,1949年为105.6。[15](p60~61)
三 新知识分子与科技人才的兴起
新知识分子与科技人才兴起,与旧教育制度废除、新教育制度建立有关。所以要废除旧教育制度、建立新教育制度,乃应合工业社会人才的需要。中国教育制度第一次改变在1860~1895年间,当时为应合洋务运动的需要,设立了一些外国语言学校(如同文馆、广方言馆)、技术学校(如机器学堂、船政学堂)和军事学校(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中国教育制度的第二次改变在1898~1911年间,此期间将科举制度废除,建立了现代的学制。现代学制分为三级,即初级、中级、高级,中、高级皆有一般的、师范的和职业的三类学科。此一学制自1902年开始建立,迄今仍大体未变。
新教育制度与旧教育制度极为不同,旧教育制度,以清朝所实行的科举制度而论,只教学生学习儒家经典及诗文。在旧教育制度下,儒家经典是主要课程,对儒家经典有研究兼习诗文的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主要分三级:第一级考试在州县,通过后给予生员资格;第二级考试在省,通过后给予举人资格;第三级考试在京师,通过后给予进士资格。生员、举人、进士考试都是每三年一次,每次录取的名额,生员约3万人,举人约1 500人,进士约300人。[18](p13)此外尚有较小的考试,从生员中考选优秀者给予贡生或监生的资格,送往京师,贡生可授官,监生可入国子监读书。贡生或监生的资格也可捐款购得,称为捐贡或捐监。[19](p3)生员和监生属下层士绅,贡生、举人、进士及官员属上层士绅。[19](p5~7)士绅为当时社会的领导阶层,他们有许多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