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基督原罪说与佛教性善论/佛性论
《圣经》中讲述着人类的原罪。亚当、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而知晓了赤身裸体的难堪,寻物遮丑。这触犯了上帝的禁令,被盛怒之下的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并以亚当从事劳作之苦,夏娃承受分娩之痛来解脱人类始祖犯下的这一原罪。其实,原罪只是一个隐喻,它表明:人类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从出生的时候就具有作恶和犯罪的意向。因此,英语中有很多关于罪恶的谚语:
Sins are not known till they are acted.(罪未犯就不为人所知。) The sins of the fathers are visited upon thechildren.(父辈的罪孽会殃及子孙。)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think.(我们的罪和债常比我们想象的多。)
善是人的本性。这是儒家性善论的逻辑起点和第一原则。孟子说:“人性之善,犹如水之就下。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意指在人的本性中皆有“善端”,即善的萌芽。汉语中有很多劝人从善的谚语。如:
恭可释怒,让可息事。
宁可正而不足,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不可邪而有余。
贪是诸恶源,诚为万善本。
佛教的佛性说也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不会犯原罪。所以,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罪是逆境就引恶念而犯下的。是难以饶恕的。因此有谚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追。”
(四)上帝恩赐与因果报应
在基督教教义中,人如能赎罪,就能得到宽恕,就能得到永生,甚至能进入天堂,这都是上帝的恩赐,世人只要信奉耶稣,上帝就会不记前嫌,就会给人以新生命,甚至允许其上天堂。因此,人能否赎罪与自身的善行无关,而只是上帝的恩赐。如英语谚语中所说:
Crosses are ladders that lead to Heaven.(十字架是通往天堂的梯子。)
The way to Heaven is by weeping-cross.(磨难和忏悔,始能进天堂。)
The grace of God is gear enough.(上帝的慈爱是足够的家财。)
No coming to Heaven with dry eyes.(眼无泪水,难进天堂。)
God tempers the wind to the shorn lamb.(上帝送暖风给被剪毛的羔羊。)
与基督教不同,佛教的因果报应论成为民间)‘一泛的信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马上就报。”佛教还用生死轮回与十二缘起结合,进一步解释因果报应。人如果做了好事,来世就变成人,人如果做了坏事,来世就有可能变成畜生、饿鬼。因此有谚语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又说,“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三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必降三祸。”
(五)博大仁爱与大慈大悲
《圣经》中虽然强调上帝爱人类,人类敬上帝,实际上不过是让人们互爱,即宣扬博大的仁爱精神。《新约》中的上帝,为了赎免人类始祖所犯的原罪,上帝竟以自己唯一的儿子的生命为代价替全人类谋得了幸福。上帝无条件地爱世人,而作为上帝的子民更应该无条件地爱上帝、爱他人。西方社会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就是受基督教影响的结果。如英语谚语:
Love begets love.(爱产生爱。)
Love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爱使世界更美好.)
Love is the true price of love.(爱是爱的真正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