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鲍曼社会理论的核心议题(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鲍曼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切地说,鲍曼的研究是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他在这种背景下不仅研究了知识分子的角色(Bauman,1987)、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大屠杀(Bauman,1989)和现代人的迷惘(Bauman,1991),也研究了后现代伦理(Bauman,1993a)、后现代道德(Bauman,1995)和后现代性的缺憾(Bauman,1997)。所有这些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世纪之交,鲍曼还探讨了全球化(Bauman,1998)、共同体(Bauman,2001a)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Bauman,2001b;2002;2003)。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概念及其关系,前面已有所论述,在此,笔者将换一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概括地说,在鲍曼看来,现代世界好像一个有着明确的生活指南的笼子,在这个笼子里,人们生活得很好,一切都在有序进行。问题是,这个笼子并没有被紧锁,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16],一些人走出了笼子,他们开始变得迷惘,因为笼子里的生活指南已经失去了作用。于是,有些人想返回笼子,然而,他们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也许,他们并不想回去。无论在哪条路上,这些走出笼子的人都处于迷惘的状态中,犹如刚刚迁移到一个新地方的“陌生人”。[17]这些“陌生人”所居住的世界就是鲍曼眼中的后现代世界。由此可见,现代世界和后现代世界是两个并存的世界。当然,我们应该明确,现代世界代表了现代性,后现代世界体现了后现代性,如此说来,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也是同时并存的。这就是鲍曼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关系的总体看法。
鲍曼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具有丰富的内容,但在笔者看来,这些研究的目的基本上是一致的:讲述人类的生存状态。前面提到的“陌生人”、“观光者”和“流浪者”就是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说明。许多评论家都说,鲍曼是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他讲述了知识分子的故事(Bauman,1987),讲述了犹太人的故事(Bauman,1989;1991),也讲述了普普通通的男男女女的故事。在聆听鲍曼讲述陌生人、观光者和流浪者的故事时,许多读者都有同感,觉得是在说自己。这就是鲍曼的魅力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在讲述人类的故事时,鲍曼的声音是独特的:他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失望,他总是提醒人们应注意面前的陷阱。即使面对“大屠杀”这样的事件,鲍曼依旧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客观冷静地分析大屠杀的原因与条件,而不是一味地去责备德国民众和纳粹分子。在总结大屠杀的教训时,鲍曼指出,一方面,在一个没有好的选择或者好的选择代价过于高昂的处境中,大多数人很容易说服自己去逃避责任,从而采取自我保全的准则;另一方面,凌驾于道德义务上的自我保全决不是注定的和必然的,有多少人宁愿选择道德义务而非自我保全的理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这样做(Bauman,1989)。由此可见,在大屠杀的教训中,鲍曼既指出了人性的阴暗面,又呈现了走出阴暗的一线希望。
结语
尽管鲍曼的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研究鲍曼的著作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鲍曼的著作涉及了众多的主题,从阶级与文化,通过乌托邦和知识分子,转移到了大屠杀和后现代,转移到了全球化、观光者和流浪者。他像“松鼠”一样,不断地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提出问题之后就走开了。其次,鲍曼的著作缺乏体系性和连续性。诚如贝尔哈兹所言,同哈贝马斯或福柯相比,他的著作缺乏体系性或者相对清晰的轨迹(Beilharz,2000:1)。瓦尔科和基尔明斯特也明确指出,“鲍曼的著作没有主题上的连续性,他不是一个体系的建构者,因此,他从来没有说过他建立了一个社会学学派”(Kilminister & Ivarcoe,1996:1,215)。笔者总体上赞同他们的看法,因为鲍曼是一个“后现代性的社会学家”。再次,鲍曼在1968年以前用母语波兰语写了大量的著述,而英语世界的鲍曼研究者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对之进行研究,他们通常仅仅关注鲍曼“英语时期”的著述。[18]最后,鲍曼总是对自己的著作保持沉默,他不愿谈论其著作的价值。不管是在纪念鲍曼的论文集中,还是在鲍曼的两本传记中,或者在鲍曼的访谈录中,都没有鲍曼本人的序言。[19]所有这一切都使得鲍曼的著作扑朔迷离、难以把握。因此,试图在一篇简短的论文中概括鲍曼的思想是不现实的。实际上,这篇论文仅仅是“蜻蜓点水”式地触及到了在鲍曼著作中占有核心地位的几个议题,而没有涉及社会主义、阶级、伦理、道德等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尽管鲍曼在这些问题上也作出了独到的贡献。从总体上说,本文是一篇“未完成的叙说”。
参考文献
鲍曼,2001,《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成伯清,1999,《现代性的诊断》,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福柯,1999,《规训与惩罚》,刘北城、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
哈贝马斯,20004,《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郇建立,2001a,《不确定性与安全感的丧失》,《博览群书》第11期。
——2001b,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个体主义+整体主义=结构化理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2001c,《作为社会关系的自由》,《博览群书》第7期。
——2001d,《从立法者到阐释者》,《读书》第9期。
——2003,《现代性的悲哀》,《二十一世纪》第2期。
克罗齐埃,1999,《被封锁的社会》,狄玉明、刘培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密斯,2002,《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萧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滕尼斯,1999,《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涂尔干,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韦伯,198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Bauman,Z. 1973,Culture as Praxi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8,Hermeneutics and Social Science: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London:Hutchinson.
——1982,Memories of Clas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7,L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8,Freedom,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9,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1a,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1b,“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ostmodernity”, Thesis Eleven 29.
——1992,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Routledge.
——1993a,Postmodern Ethics,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3b,“Modernity”, in Beilharz, P. (ed.), 2001,The Bauman Reader,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5,Life in Fragments,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7,Post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8,Globalization,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0,Liquid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1a,Commu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1b,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2,Society under Siege,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3,Liquid Love,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4,W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是鲍曼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切地说,鲍曼的研究是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的。他在这种背景下不仅研究了知识分子的角色(Bauman,1987)、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大屠杀(Bauman,1989)和现代人的迷惘(Bauman,1991),也研究了后现代伦理(Bauman,1993a)、后现代道德(Bauman,1995)和后现代性的缺憾(Bauman,1997)。所有这些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世纪之交,鲍曼还探讨了全球化(Bauman,1998)、共同体(Bauman,2001a)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Bauman,2001b;2002;2003)。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概念及其关系,前面已有所论述,在此,笔者将换一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概括地说,在鲍曼看来,现代世界好像一个有着明确的生活指南的笼子,在这个笼子里,人们生活得很好,一切都在有序进行。问题是,这个笼子并没有被紧锁,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16],一些人走出了笼子,他们开始变得迷惘,因为笼子里的生活指南已经失去了作用。于是,有些人想返回笼子,然而,他们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也许,他们并不想回去。无论在哪条路上,这些走出笼子的人都处于迷惘的状态中,犹如刚刚迁移到一个新地方的“陌生人”。[17]这些“陌生人”所居住的世界就是鲍曼眼中的后现代世界。由此可见,现代世界和后现代世界是两个并存的世界。当然,我们应该明确,现代世界代表了现代性,后现代世界体现了后现代性,如此说来,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也是同时并存的。这就是鲍曼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关系的总体看法。
鲍曼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具有丰富的内容,但在笔者看来,这些研究的目的基本上是一致的:讲述人类的生存状态。前面提到的“陌生人”、“观光者”和“流浪者”就是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说明。许多评论家都说,鲍曼是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他讲述了知识分子的故事(Bauman,1987),讲述了犹太人的故事(Bauman,1989;1991),也讲述了普普通通的男男女女的故事。在聆听鲍曼讲述陌生人、观光者和流浪者的故事时,许多读者都有同感,觉得是在说自己。这就是鲍曼的魅力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在讲述人类的故事时,鲍曼的声音是独特的:他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悲观失望,他总是提醒人们应注意面前的陷阱。即使面对“大屠杀”这样的事件,鲍曼依旧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客观冷静地分析大屠杀的原因与条件,而不是一味地去责备德国民众和纳粹分子。在总结大屠杀的教训时,鲍曼指出,一方面,在一个没有好的选择或者好的选择代价过于高昂的处境中,大多数人很容易说服自己去逃避责任,从而采取自我保全的准则;另一方面,凌驾于道德义务上的自我保全决不是注定的和必然的,有多少人宁愿选择道德义务而非自我保全的理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这样做(Bauman,1989)。由此可见,在大屠杀的教训中,鲍曼既指出了人性的阴暗面,又呈现了走出阴暗的一线希望。
结语
尽管鲍曼的社会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研究鲍曼的著作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鲍曼的著作涉及了众多的主题,从阶级与文化,通过乌托邦和知识分子,转移到了大屠杀和后现代,转移到了全球化、观光者和流浪者。他像“松鼠”一样,不断地从一个主题跳到另一个主题,提出问题之后就走开了。其次,鲍曼的著作缺乏体系性和连续性。诚如贝尔哈兹所言,同哈贝马斯或福柯相比,他的著作缺乏体系性或者相对清晰的轨迹(Beilharz,2000:1)。瓦尔科和基尔明斯特也明确指出,“鲍曼的著作没有主题上的连续性,他不是一个体系的建构者,因此,他从来没有说过他建立了一个社会学学派”(Kilminister & Ivarcoe,1996:1,215)。笔者总体上赞同他们的看法,因为鲍曼是一个“后现代性的社会学家”。再次,鲍曼在1968年以前用母语波兰语写了大量的著述,而英语世界的鲍曼研究者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对之进行研究,他们通常仅仅关注鲍曼“英语时期”的著述。[18]最后,鲍曼总是对自己的著作保持沉默,他不愿谈论其著作的价值。不管是在纪念鲍曼的论文集中,还是在鲍曼的两本传记中,或者在鲍曼的访谈录中,都没有鲍曼本人的序言。[19]所有这一切都使得鲍曼的著作扑朔迷离、难以把握。因此,试图在一篇简短的论文中概括鲍曼的思想是不现实的。实际上,这篇论文仅仅是“蜻蜓点水”式地触及到了在鲍曼著作中占有核心地位的几个议题,而没有涉及社会主义、阶级、伦理、道德等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尽管鲍曼在这些问题上也作出了独到的贡献。从总体上说,本文是一篇“未完成的叙说”。
参考文献
鲍曼,2001,《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成伯清,1999,《现代性的诊断》,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福柯,1999,《规训与惩罚》,刘北城、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
哈贝马斯,20004,《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郇建立,2001a,《不确定性与安全感的丧失》,《博览群书》第11期。
——2001b,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个体主义+整体主义=结构化理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2001c,《作为社会关系的自由》,《博览群书》第7期。
——2001d,《从立法者到阐释者》,《读书》第9期。
——2003,《现代性的悲哀》,《二十一世纪》第2期。
克罗齐埃,1999,《被封锁的社会》,狄玉明、刘培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科层现象》,刘汉全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密斯,2002,《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的预言家》,萧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滕尼斯,1999,《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涂尔干,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韦伯,1997,《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韦伯,198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Bauman,Z. 1973,Culture as Praxi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8,Hermeneutics and Social Science: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London:Hutchinson.
——1982,Memories of Clas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7,L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Cambridge:Polity Press.
——1988,Freedom,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9,Modernity and the Holocaust,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1a,Modernity and Ambivalence,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1b,“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ostmodernity”, Thesis Eleven 29.
——1992,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Routledge.
——1993a,Postmodern Ethics,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3b,“Modernity”, in Beilharz, P. (ed.), 2001,The Bauman Reader,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5,Life in Fragments,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7,Postmodernity and its Discontents,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8,Globalization,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0,Liquid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1a,Commun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1b,The Individualized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2,Society under Siege,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3,Liquid Love,Cambridge:Polity Press.
——2004,W
上一篇:圣彼得堡,红色芭蕾及其他
下一篇:希腊古典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