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寻根的“女神复兴”——从“盖娅假说”到“女神文明”(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女娲等,逐一加以剖析,确认她们在所属社会中的价值、能力和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讲述她们如何战斗、领导军队、建立国家、治理大地,以及她们如何经历性别的挑战和身份的危机,并且把这些神话女性同当今社会中的女性相互对比,在历史和现实的参照之中探寻女性命运的未来前景。
与神话文本的研究相比,更加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文字记载以外的女神形象的再发掘与再阐释。伴随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大发展,有成千上万沉埋在漫漫黄尘之下的古老女神偶像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从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再到五千年前的铜器时代,考古学家在成文历史出现之前的神坛和圣庙中,在史前人的聚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石制的、陶制的和骨制的女性雕像。其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久,在整个欧亚大陆上分布之广,足以让学者们提出一种关于“女神宗教时代”或“女神文明”的宏大假说。女神的再发现运动成为反思宗教史和思想史,乃至文化进化和文明起源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的新起点。
回顾19世纪的神话学,不难看出那基本是男性独占的研究领地。即使大胆提出“母权制”假说,为后来的女性主义者奉为精神领袖的巴霍芬本人也是一位男性。女性神话学家的全面缺席如同女性哲学家的寥若晨星,正是男性中心文化的性别角色所预先规定下来的。然而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在20世纪得到根本性改观。书店和图书馆中都在显著位置设立了“妇女研究”的专架,关于女神研究的新书琳琅满目,而此类著述的作者大半皆为女性。其中的佼佼者如金芭塔丝(Marija Gimbutas)、艾丝勒(Raine Eisler)、奥弗拉赫蒂(W.D.O’Flaherty)等人,她们的著作丰富而且学术水准较高,已经取得了同男性神话学家相争锋的显赫地位。她们在学界和学界以外都有广泛的读者群(后两人各有一部著作已出版中文译本:《圣杯与剑》和《印度梦幻世界》),在众多女性读者心目中更是享有崇高的威望。倘若要在女神研究方面举出两个世纪以来最有影响的学者,那么在19世纪非巴霍芬莫属,而在20世纪要首推美籍女考古学家金芭塔丝。
巴霍芬虽然生活在19世纪,实际上却是为20世纪的女神再发现运动揭开序幕的理论功臣。其1861年用德文发表的《母权论》,在思想史上的意义可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提并论。巴霍芬把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确定为母权制阶段,相当与中国古书所说的“知母不知父”状态。巴霍芬建构其理论体系的主要材料是古典神话,他善于从性别冲突的角度给希腊神话提出新的解释,从中归纳出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演进轨迹。当代美国神话学的泰斗人物坎贝尔在为巴霍芬的文集撰写的引言中指出:20世纪的艺术家和心理学家重新发现巴霍芬的著作,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他解说神话的高超技巧远远超出同时代的其他神话学家(如布尔芬赤)。14
然而,20世纪以来的人类学主流通过全球范围的田野作业并不能证实母权制的普遍性,于是对巴霍芬的这个术语弃置不用。还有人宣布史前的母权社会只是一个美妙的现代神话。15英国人类学家亚当.库伯(Adam Kuper)1988年的著作《发明原始社会》,追溯殖民主义时代的帝国霸权话语如何在人类学学科中建构出作为文化他者的“原始社会”幻象,便将巴霍芬的“母权”概念与“群婚”“图腾”等关键术语一起列为误导性的虚构概念,并详实地分析了当代人类学研究是怎样挣脱和废弃这些为假想中的“原始社会”提供伪证的概念。16 很可惜,由于摩尔根《古代社会》、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早期人类学著作中大量引用了此类概念,它们至今仍在盲从前苏联的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中广为流行。
尽管职业的人类学者闭口不提母权论,但是这并不妨碍大批的女性主义学者和文史研究者,以及大众传媒继续从巴霍芬的理论中获取灵感。在巴霍芬那里,母权制被父权制所取代,是必然的历史发展,正如乱婚制被母权制所取代一样。而在女性主义者这里,母权制的存在才是真正令人向往的黄金时代,父权制的出现则代表着文化高潮的结束和社会政治的衰落。这样的期望和信念在非西方的文化中也迅速流传,由其是那些对母系社会(不等与“母权制”)怀有清晰历史记忆的民族。例如日本,史书上说曾有过女王卑弥乎统治的时代。当今的日本学界便对巴霍芬崇敬有加,与女神相关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如左喜真兴英、林道义、吉田敦彦等的著述。17
20世纪女神研究的最重要学者金芭塔丝,生前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文化史博物馆主任。她以一位考古学家的身份终生从事欧洲史前考古的发掘与研究,先后著有《古欧洲的女神和男神:6500-3500BC》18,《女神文明:古欧洲的世界》19,《女神的语言》20,《活的女神》21 等一系列图文并茂的巨著。她以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为基础,提出与父权制文明相区别的“古欧洲”( Old Europe)和“女神文明”(The Civilization of the Goddesses)等概念,显然不同于巴霍芬在书房里闭门造车提出的“母权制”概念。金芭塔丝试图从时空分布上划出“女神文明”存在的大致范围和传播情况,复原出女神崇拜及其史前艺术表现的象征系统,并尝试破译这种“女神的语言”所传达的宗教信息和文化蕴涵,描述女神文明对后世欧洲主要民族神话和信仰的作用方式和遗留形态。1999年由她的助手编成的金芭塔丝遗著《活的女神》,可视为这位女学者一生研究的总结。该书尝试将从考古文物中复原的女神信仰同其在父权社会中的残余形态有机结合为一个生命整体,使被历史所遮蔽、所遗忘的“女神的语言”同后起的“男人造的语言”同样成为我们反思现代知识体系的基点。
金芭塔丝的著作目前似乎正在取代19世纪的学术明星巴霍芬,成为当代女性主义在文化历史认同方面的又一面耀眼的旗帜。
女性主义者的女神再发现运动不只具有学术方面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当代女性的自尊与现实生存提供了坚实的心理依据。诚如莉萨.图特(Lisa Tuttle)在《女性主义百科全书》“女神”条下所写的:“当女性主义者说道女神时,她们可以表示她们相信一种神圣的女性存在,能够通过祈祷和仪式来体验她的显现;她们也可以表达一种自然力的象征(生育,生命和死亡);或是意指某种女性力量的象征;或者同时表示上述三种意思。正如女性主义者祭司斯达霍克所言:“我感到虚弱时,她就是我的帮助者和保护者;我感到强大时,她就是我自己力量的象征;在其他的时候,我感觉到她犹如存在我体内和世界的自然的能量。”22 当代知识女性的这种特殊生命体验激发着一批又一批觉悟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她们象受到召唤一般加入到重新认识女神的运动中来。这就是女神研究出版物呈现与日俱增之势的原因。
基督教作为典型的父权制人为宗教,其排斥女神的思想倾向尽人皆知。著名的“三位一体说”教义建立在人间社会的父子关系模式上,并未给女性的神圣性留下余地。而当代女性主义的圣经研究打破了这一禁忌,试图在男性中心话语形成的背后去发现被埋没的原始基督教的女神形象。2001年各大英文书店都在显赫位置推出弗雷克和甘第合写的新著《基督与女神:原始基督教的秘传教义》23,认为罗马教会全然掩盖了原始基督教所信奉的女神。这部书启发人们:现存的父权制文本中除了显形的女神以外,还潜藏着一批有待发掘的隐形的女神。
在古典神话的女性主义解释方面,也是硕果累累。美国的马丽.雷佛韦兹教授《希腊神话中的女性》,探讨的是古希腊主流文学中的妇女经验的表现。她指出近来的女性主义对希腊神话的解读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如亚马逊被表现为母权时代的女勇士;克吕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一个讨厌的妻子和受挫的个人主义者;安提戈
与神话文本的研究相比,更加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文字记载以外的女神形象的再发掘与再阐释。伴随着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大发展,有成千上万沉埋在漫漫黄尘之下的古老女神偶像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从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再到五千年前的铜器时代,考古学家在成文历史出现之前的神坛和圣庙中,在史前人的聚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石制的、陶制的和骨制的女性雕像。其数量之多,持续时间之久,在整个欧亚大陆上分布之广,足以让学者们提出一种关于“女神宗教时代”或“女神文明”的宏大假说。女神的再发现运动成为反思宗教史和思想史,乃至文化进化和文明起源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的新起点。
回顾19世纪的神话学,不难看出那基本是男性独占的研究领地。即使大胆提出“母权制”假说,为后来的女性主义者奉为精神领袖的巴霍芬本人也是一位男性。女性神话学家的全面缺席如同女性哲学家的寥若晨星,正是男性中心文化的性别角色所预先规定下来的。然而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在20世纪得到根本性改观。书店和图书馆中都在显著位置设立了“妇女研究”的专架,关于女神研究的新书琳琅满目,而此类著述的作者大半皆为女性。其中的佼佼者如金芭塔丝(Marija Gimbutas)、艾丝勒(Raine Eisler)、奥弗拉赫蒂(W.D.O’Flaherty)等人,她们的著作丰富而且学术水准较高,已经取得了同男性神话学家相争锋的显赫地位。她们在学界和学界以外都有广泛的读者群(后两人各有一部著作已出版中文译本:《圣杯与剑》和《印度梦幻世界》),在众多女性读者心目中更是享有崇高的威望。倘若要在女神研究方面举出两个世纪以来最有影响的学者,那么在19世纪非巴霍芬莫属,而在20世纪要首推美籍女考古学家金芭塔丝。
巴霍芬虽然生活在19世纪,实际上却是为20世纪的女神再发现运动揭开序幕的理论功臣。其1861年用德文发表的《母权论》,在思想史上的意义可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提并论。巴霍芬把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确定为母权制阶段,相当与中国古书所说的“知母不知父”状态。巴霍芬建构其理论体系的主要材料是古典神话,他善于从性别冲突的角度给希腊神话提出新的解释,从中归纳出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演进轨迹。当代美国神话学的泰斗人物坎贝尔在为巴霍芬的文集撰写的引言中指出:20世纪的艺术家和心理学家重新发现巴霍芬的著作,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他解说神话的高超技巧远远超出同时代的其他神话学家(如布尔芬赤)。14
然而,20世纪以来的人类学主流通过全球范围的田野作业并不能证实母权制的普遍性,于是对巴霍芬的这个术语弃置不用。还有人宣布史前的母权社会只是一个美妙的现代神话。15英国人类学家亚当.库伯(Adam Kuper)1988年的著作《发明原始社会》,追溯殖民主义时代的帝国霸权话语如何在人类学学科中建构出作为文化他者的“原始社会”幻象,便将巴霍芬的“母权”概念与“群婚”“图腾”等关键术语一起列为误导性的虚构概念,并详实地分析了当代人类学研究是怎样挣脱和废弃这些为假想中的“原始社会”提供伪证的概念。16 很可惜,由于摩尔根《古代社会》、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早期人类学著作中大量引用了此类概念,它们至今仍在盲从前苏联的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中广为流行。
尽管职业的人类学者闭口不提母权论,但是这并不妨碍大批的女性主义学者和文史研究者,以及大众传媒继续从巴霍芬的理论中获取灵感。在巴霍芬那里,母权制被父权制所取代,是必然的历史发展,正如乱婚制被母权制所取代一样。而在女性主义者这里,母权制的存在才是真正令人向往的黄金时代,父权制的出现则代表着文化高潮的结束和社会政治的衰落。这样的期望和信念在非西方的文化中也迅速流传,由其是那些对母系社会(不等与“母权制”)怀有清晰历史记忆的民族。例如日本,史书上说曾有过女王卑弥乎统治的时代。当今的日本学界便对巴霍芬崇敬有加,与女神相关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如左喜真兴英、林道义、吉田敦彦等的著述。17
20世纪女神研究的最重要学者金芭塔丝,生前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文化史博物馆主任。她以一位考古学家的身份终生从事欧洲史前考古的发掘与研究,先后著有《古欧洲的女神和男神:6500-3500BC》18,《女神文明:古欧洲的世界》19,《女神的语言》20,《活的女神》21 等一系列图文并茂的巨著。她以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为基础,提出与父权制文明相区别的“古欧洲”( Old Europe)和“女神文明”(The Civilization of the Goddesses)等概念,显然不同于巴霍芬在书房里闭门造车提出的“母权制”概念。金芭塔丝试图从时空分布上划出“女神文明”存在的大致范围和传播情况,复原出女神崇拜及其史前艺术表现的象征系统,并尝试破译这种“女神的语言”所传达的宗教信息和文化蕴涵,描述女神文明对后世欧洲主要民族神话和信仰的作用方式和遗留形态。1999年由她的助手编成的金芭塔丝遗著《活的女神》,可视为这位女学者一生研究的总结。该书尝试将从考古文物中复原的女神信仰同其在父权社会中的残余形态有机结合为一个生命整体,使被历史所遮蔽、所遗忘的“女神的语言”同后起的“男人造的语言”同样成为我们反思现代知识体系的基点。
金芭塔丝的著作目前似乎正在取代19世纪的学术明星巴霍芬,成为当代女性主义在文化历史认同方面的又一面耀眼的旗帜。
女性主义者的女神再发现运动不只具有学术方面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为当代女性的自尊与现实生存提供了坚实的心理依据。诚如莉萨.图特(Lisa Tuttle)在《女性主义百科全书》“女神”条下所写的:“当女性主义者说道女神时,她们可以表示她们相信一种神圣的女性存在,能够通过祈祷和仪式来体验她的显现;她们也可以表达一种自然力的象征(生育,生命和死亡);或是意指某种女性力量的象征;或者同时表示上述三种意思。正如女性主义者祭司斯达霍克所言:“我感到虚弱时,她就是我的帮助者和保护者;我感到强大时,她就是我自己力量的象征;在其他的时候,我感觉到她犹如存在我体内和世界的自然的能量。”22 当代知识女性的这种特殊生命体验激发着一批又一批觉悟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她们象受到召唤一般加入到重新认识女神的运动中来。这就是女神研究出版物呈现与日俱增之势的原因。
基督教作为典型的父权制人为宗教,其排斥女神的思想倾向尽人皆知。著名的“三位一体说”教义建立在人间社会的父子关系模式上,并未给女性的神圣性留下余地。而当代女性主义的圣经研究打破了这一禁忌,试图在男性中心话语形成的背后去发现被埋没的原始基督教的女神形象。2001年各大英文书店都在显赫位置推出弗雷克和甘第合写的新著《基督与女神:原始基督教的秘传教义》23,认为罗马教会全然掩盖了原始基督教所信奉的女神。这部书启发人们:现存的父权制文本中除了显形的女神以外,还潜藏着一批有待发掘的隐形的女神。
在古典神话的女性主义解释方面,也是硕果累累。美国的马丽.雷佛韦兹教授《希腊神话中的女性》,探讨的是古希腊主流文学中的妇女经验的表现。她指出近来的女性主义对希腊神话的解读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如亚马逊被表现为母权时代的女勇士;克吕泰涅斯特拉(Clytemnestra),一个讨厌的妻子和受挫的个人主义者;安提戈
上一篇: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下一篇:宗教、道德与爱的维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