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mation) 使得货币、土地与劳动力都商品化了,资本主义的出现与工人的无产化是不可分割的。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形塑了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的转变,工人离开家庭进入工厂,不同阶层混居的局面被打破,整个城市社区被分割成居住区与生产区,并且,居住社区按照不同的社会阶层被分割开来。随着工作与家庭的分离、不同社会阶级在空间上的逐步分割,整个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都发生了转变。面对社会结构的全方位转型,工人阶级要理解和处理生产组织、劳动环境、社区组织以及政治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这些转变导致工人阶级在语言、意识等方面产生基本的变化,工人阶级也是第一次改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世界观以及思考自己作为工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超越了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以专业为联结基础的、相互分割的手工业者团结形式,形成了以阶级利益为联结枢纽的组织形式。
二、从传统马克思主义发端出来的问题
工业化、无产化只是工人阶级形成的客观条件。佘庞认为,阶级形成实际上是客观与主观两个双重的过程,客观的过程包括既存的生产模式以及人们被安排到不同经济实践中的过程;主观的过程则包涵着人们发展出对自身与生产资料关系的理解,创造出对世界变迁的反应方式与发展出一系列共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实践(Therborn ,1983) 。从这两方面看,研究工人阶级形成就是要追问工人是怎样变成了阶级的主体? 客观过程与主观过程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 马克思对这一问题采取了辩证的、形而上的回答。在马克思看来,阶级在根本上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一生产关系伴随着对资本所有者与非所有者的区分。由于这种区分,产生了在经济利益上相互对立的、具有明确边界的群体。这些群体逐渐发展出具有冲突性和区分性的社会和政治共同体,也就是阶级。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特别凸现社会制度对于社会阶级的决定作用。在他的思想中,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占有制和资方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体制,造就了两大对立的社会阶级。
马克思赋予了工人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任务,但并没有在理论上说明工人如何从经济的生产者转变为政治的行动者。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马克思对阶级概念的类别作了区分,一类是自在阶级(class in itself) ,一类是自为的阶级(class for itself) 。所谓自在阶级是指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而带来的大量劳动者,他们的阶级角色是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体制所决定的。尔后的社会学也称之为“客观阶级”,即他们是居于客观存在的社会阶级结构地位上的集群。自为阶级则不但在客观层面上,而且在主观上要对自身所处的阶级关系有明确的认识,确立自己作为归属的阶级之一员的角色感,即阶级意识,之后才可能产生阶级意识驱动下的阶级行动,从而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正如奥索斯基所言:“在采用经济标准为基础的阶级概念时,马克思有时引入心理的标准来对此概念的范畴加以限定。符合社会阶级的经济条件人群,只有在他的成员被阶级意识、被共同利益的意识、被引发共同的阶级对抗的心理边界联系起来,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阶级。”(Ossowski ,1963 :73) 根据这一逻辑,工人阶级的最终形成,端赖于从自在阶级转化为自为阶级,端赖于阶级意识的产生,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对此做出经验论证,而是认为阶级结构与阶级形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并且做出了革命性的预测:工人阶级必然要成为推翻资本主义剥削体系的历史主体。在这一阶级形成的逻辑中,我们又一次体察到了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规则的施用:即生产关系(经济的、客观的) 决定阶级意识(意识的、心理的) ,从而决定阶级行动(行动的) (详见李炜,2004) 。
从马克思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他把工业化、无产化与新生阶级社会之间的关系抽象成了一般的历史模式,并期望工人阶级能够对这些关系做出革命性的行为。索莫斯认为,这一模糊而强有力的思辩式模型使后来所有工人阶级形成的研究都来源于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在现实中“真正”的工人阶级失败了(Somers ,1997 :73 - 105) ? 为什么工人阶级没有出现理论预设的那种内部团结? 为什么工人阶级的行动偏离了理论预测的革命行动? 为什么工人阶级不像理论预设的阶级方式那样行动? 简言之,为什么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预测失败了?(注3)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言:大部分工人阶级形成研究不去寻求解释实践中确实存在什么,而是集中解释工人阶级为什么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即西方工人阶级为什么没有出现革命的阶级意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由于受到了马克思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理想模型,以及预测工人阶级必然会在资本主义客观阶级结构中产生革命的阶级意识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些研究趋势应该进行反思,即要追问在工人阶级研究中为什么没有关注于如何解释经验中存在什么,而是关注于人们没有按照理论预设以正确的方式行动? 为什么所有的阶级形成研究均根源于“缺失”(absence) 的认识论(Somers ,1989) ?
在这样的追问下,斯波恩在总结20 世纪60 - 90 年代马克思主义阶级形成理论时指出,经过近30 年的发展,工人阶级形成理论已从原来的自在阶级—自为阶级单一模型转向了多元的、复杂的,以及国家、地区间的多样性的研究,研究兴趣涉及到了工人阶级在形成过程中经济、社会结构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60 - 90 年代工人阶级形成的理论,在理论与方法上解决了两大核心问题:其一,阶级概念本身存在着问题,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模型,不仅阶级的概念、定义和方法问题被提了出来,而且工人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联结问题也被提了出来;其二,通过认识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不仅是工人阶级内部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是依赖工人阶级与不同社会背景之间特殊关系的、变化着的过程,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与社会背景的关系问题也被更加系统地加以考虑(Spohn ,1998) 。所以,60 - 90 年代的工人阶级形成研究,已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束缚,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
三、汤普森:1790 - 1832 年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汤普森在1963 年出版了他最有影响也最具争议性的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按照塞威尔的说法,这本书是任何研究工人阶级形成历史的必需的出发点,20 世纪70 - 80 年代西方工人阶级历史研究的转型与复兴都可以看成是在与汤普森对话,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为一代劳工研究者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议程(Sewell ,1990 :50 - 77) 。汤普森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是因为这本书丰富和扩展了整个工人阶级历史的概念,塞威尔认为,在该书出版前的20 、30 年间,工人阶级研究主要限于四种流派,即工会与工党历史、工人领导传记、社会主义学说历史,以及工人生存条件调查。但是汤普森的这本书用大量人类学式的细节描述突破了这些狭窄的研究。汤普森对工人阶级历史的阐释不仅包括对工会、社会主义学与真实工资的研究,还包括对大众政治与宗教传统、工厂车间仪式、秘密起义的谋划、民谣、匿名的威胁信、卫斯理教赞歌、交易会、乡村舞蹈、罢工资金捐献名单、乞丐的诡计、手工业者的寓所称呼、农场主的记帐簿、纺织工的菜园等无数丰富的历史记载。
塞威尔认为对于整个年轻一代的历史学家来说,读了汤普森的著作,整个工人阶级历史的研究视野突然之间开阔了,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为整个工人阶级历史研究范畴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书中,汤普森避免明确讨论工人阶级形成的理论,而是在序言中使用了模糊的表达形式。塞威尔认为汤普森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跳出斯大林形式主义的约束,且汤普森本人也不主张读者把他的书当成一套抽象的理论命题(Sewell ,1990) 。汤普森的这种理论讨论安排,在突破当时形式主义束缚的同时,也突出了他自己对工人阶级形成的理论见解。书中最核心的思想内容是:工人阶级的出现是1890
二、从传统马克思主义发端出来的问题
工业化、无产化只是工人阶级形成的客观条件。佘庞认为,阶级形成实际上是客观与主观两个双重的过程,客观的过程包括既存的生产模式以及人们被安排到不同经济实践中的过程;主观的过程则包涵着人们发展出对自身与生产资料关系的理解,创造出对世界变迁的反应方式与发展出一系列共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实践(Therborn ,1983) 。从这两方面看,研究工人阶级形成就是要追问工人是怎样变成了阶级的主体? 客观过程与主观过程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系? 马克思对这一问题采取了辩证的、形而上的回答。在马克思看来,阶级在根本上是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这一生产关系伴随着对资本所有者与非所有者的区分。由于这种区分,产生了在经济利益上相互对立的、具有明确边界的群体。这些群体逐渐发展出具有冲突性和区分性的社会和政治共同体,也就是阶级。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特别凸现社会制度对于社会阶级的决定作用。在他的思想中,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占有制和资方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体制,造就了两大对立的社会阶级。
马克思赋予了工人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任务,但并没有在理论上说明工人如何从经济的生产者转变为政治的行动者。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马克思对阶级概念的类别作了区分,一类是自在阶级(class in itself) ,一类是自为的阶级(class for itself) 。所谓自在阶级是指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而带来的大量劳动者,他们的阶级角色是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体制所决定的。尔后的社会学也称之为“客观阶级”,即他们是居于客观存在的社会阶级结构地位上的集群。自为阶级则不但在客观层面上,而且在主观上要对自身所处的阶级关系有明确的认识,确立自己作为归属的阶级之一员的角色感,即阶级意识,之后才可能产生阶级意识驱动下的阶级行动,从而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正如奥索斯基所言:“在采用经济标准为基础的阶级概念时,马克思有时引入心理的标准来对此概念的范畴加以限定。符合社会阶级的经济条件人群,只有在他的成员被阶级意识、被共同利益的意识、被引发共同的阶级对抗的心理边界联系起来,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阶级。”(Ossowski ,1963 :73) 根据这一逻辑,工人阶级的最终形成,端赖于从自在阶级转化为自为阶级,端赖于阶级意识的产生,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对此做出经验论证,而是认为阶级结构与阶级形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逻辑联系,并且做出了革命性的预测:工人阶级必然要成为推翻资本主义剥削体系的历史主体。在这一阶级形成的逻辑中,我们又一次体察到了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规则的施用:即生产关系(经济的、客观的) 决定阶级意识(意识的、心理的) ,从而决定阶级行动(行动的) (详见李炜,2004) 。
从马克思的阐述中可以看出,他把工业化、无产化与新生阶级社会之间的关系抽象成了一般的历史模式,并期望工人阶级能够对这些关系做出革命性的行为。索莫斯认为,这一模糊而强有力的思辩式模型使后来所有工人阶级形成的研究都来源于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在现实中“真正”的工人阶级失败了(Somers ,1997 :73 - 105) ? 为什么工人阶级没有出现理论预设的那种内部团结? 为什么工人阶级的行动偏离了理论预测的革命行动? 为什么工人阶级不像理论预设的阶级方式那样行动? 简言之,为什么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预测失败了?(注3)正如他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言:大部分工人阶级形成研究不去寻求解释实践中确实存在什么,而是集中解释工人阶级为什么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即西方工人阶级为什么没有出现革命的阶级意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由于受到了马克思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的理想模型,以及预测工人阶级必然会在资本主义客观阶级结构中产生革命的阶级意识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些研究趋势应该进行反思,即要追问在工人阶级研究中为什么没有关注于如何解释经验中存在什么,而是关注于人们没有按照理论预设以正确的方式行动? 为什么所有的阶级形成研究均根源于“缺失”(absence) 的认识论(Somers ,1989) ?
在这样的追问下,斯波恩在总结20 世纪60 - 90 年代马克思主义阶级形成理论时指出,经过近30 年的发展,工人阶级形成理论已从原来的自在阶级—自为阶级单一模型转向了多元的、复杂的,以及国家、地区间的多样性的研究,研究兴趣涉及到了工人阶级在形成过程中经济、社会结构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60 - 90 年代工人阶级形成的理论,在理论与方法上解决了两大核心问题:其一,阶级概念本身存在着问题,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模型,不仅阶级的概念、定义和方法问题被提了出来,而且工人阶级内部不同阶层的联结问题也被提了出来;其二,通过认识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不仅是工人阶级内部的发展过程,而且也是依赖工人阶级与不同社会背景之间特殊关系的、变化着的过程,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与社会背景的关系问题也被更加系统地加以考虑(Spohn ,1998) 。所以,60 - 90 年代的工人阶级形成研究,已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束缚,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
三、汤普森:1790 - 1832 年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汤普森在1963 年出版了他最有影响也最具争议性的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按照塞威尔的说法,这本书是任何研究工人阶级形成历史的必需的出发点,20 世纪70 - 80 年代西方工人阶级历史研究的转型与复兴都可以看成是在与汤普森对话,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为一代劳工研究者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议程(Sewell ,1990 :50 - 77) 。汤普森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是因为这本书丰富和扩展了整个工人阶级历史的概念,塞威尔认为,在该书出版前的20 、30 年间,工人阶级研究主要限于四种流派,即工会与工党历史、工人领导传记、社会主义学说历史,以及工人生存条件调查。但是汤普森的这本书用大量人类学式的细节描述突破了这些狭窄的研究。汤普森对工人阶级历史的阐释不仅包括对工会、社会主义学与真实工资的研究,还包括对大众政治与宗教传统、工厂车间仪式、秘密起义的谋划、民谣、匿名的威胁信、卫斯理教赞歌、交易会、乡村舞蹈、罢工资金捐献名单、乞丐的诡计、手工业者的寓所称呼、农场主的记帐簿、纺织工的菜园等无数丰富的历史记载。
塞威尔认为对于整个年轻一代的历史学家来说,读了汤普森的著作,整个工人阶级历史的研究视野突然之间开阔了,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为整个工人阶级历史研究范畴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书中,汤普森避免明确讨论工人阶级形成的理论,而是在序言中使用了模糊的表达形式。塞威尔认为汤普森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跳出斯大林形式主义的约束,且汤普森本人也不主张读者把他的书当成一套抽象的理论命题(Sewell ,1990) 。汤普森的这种理论讨论安排,在突破当时形式主义束缚的同时,也突出了他自己对工人阶级形成的理论见解。书中最核心的思想内容是:工人阶级的出现是1890
上一篇:疯癫与结构:福柯与德里达之争
下一篇:20世纪后半叶的西方文论主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