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与个体道德理性的培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论文关键词: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  个体道德理性

  论文摘要:在我国传统的道德建设中,比较注重的是社会伦理建设,而往往忽视了个体伦理建设和个体道德理性的培养。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加强个体道德理性的培养.这也是我国当前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些努力,提出一些培养和提高个体道德理性的途径。

    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点是,由于社会处于激烈而探刻的变革之中,各种社会关系都在作出调整,如何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以经济秩序为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相应的制度、法规、规范、惯例以及游戏规则,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在提出“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上,又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得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社会转型期和道德建设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加强培养个体的道德理性精神。

    一、个体伦理:现实道德建设的或缺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在现实的道德建设中,人们重视的是发挥道德的社会整合功能,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能够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秩序。同时通过道德建设,为建立和维系新的社会秩序提供道德上的保障。因此社会伦理无疑成为社会生活的热点,也成为伦理学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制度伦理的问题被重新提上日程,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伦理上的正当性与合宜性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维护社会正常的社会秩序,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各种社会行为归属,也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与推行,所解决的就是这一方面的问题。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努力,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建设确实取得了可观的成效,而且这一过程尚未完成。社会伦理的问题,在一个时期内还是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点。

    但是,我们在注重社会伦理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个体伦理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一般说来,道德作为一种合宜生活的规则,不仅要回答人们的行为如何合乎社会伦理规范的问题,也许要回答人们如何对待个体生命的意义,如何处理生老病死、物质欲望的满足、精神的追求和心灵慰藉的获得等问题。在伦理思想史上,这一问题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个体伦理的地位是各不相同的。有些时候,在一些社会群体中,个体伦理的问题会变得十分突出。

    从当今的现实来看,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是人们的生存压力普遍增大,而人际关系又出现琉离化的倾向,一部分人群孤独感和疏离感增强。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落的一些人群,往往处于社会的边缘,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个人的命运、生命的意义、个人的健康,以及生老病死等个人生活问题上。加之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家庭的小型化以及核心家庭的增多,不仅使得退出社会生活主流的人群数量增加,而且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个体伦理问题。此外,由于当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原来许多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所归依的“单位”,大多已经无暇顾及他们,尤其在精神上难以给予必要的慰藉,而这些在旧休制下生活多年的人们又不适应这些变化,这也加探了他们在个体伦理方面的困惑。而我们道德建设的实践对于这一新情况,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留下了一个道德领域的“真空地带”。

    既然有“真空”存在,就会有各式各样的观念通过非主流的渠道提供种种答案去回答这些问题。近年来各种关于个体伦理读物的大量发行,其中有宗教的也有邪教的,都或多或少地吸引了一部分人。“法轮功”的一个特点,就是抓住了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疾病、生命的关切,从个体伦理的误导人手,实行精神的控制,这给我们留下了探刻教训。现在需要把个体伦理问题提上伦理学研究和道德建设的实践日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