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看北宋“以文驭武”方针的影响(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各项方针政策上都继承了所谓的祖宗之法,事实上主要是宋太宗后期制定的统治原则。其中在枢密院用人体制上,又在继承乃父既定方针的基础上向进一步抑制武人的方向发展。在此阶段,如前所述,枢密院中文官逐渐在人数上和任职时间上与武臣大致对等,从形式上已改变了以往武人居多的局面。而实际上,自“澶渊之盟”之后,统治集团安于现状,羞谈用武,文臣遂开始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如从景德三年至大中祥符七年的八年多时间里,文臣王钦若和陈尧叟连续并任枢密使,参与导演了东封西祀活动,深得宋真宗的宠信。此后,王、陈二人又再度主宰枢府数年。另外,寇准、丁谓及冯拯等文官大臣也先后掌管西府。
    宋真宗朝武官出身的枢密院长贰,除了前朝旧臣曹彬、王显前后任职二年多外,主要任用了周莹、王继英、马知节、曹玮及曹利用等人。这些武官在浓烈的“崇文抑武”气氛之下,在一定程度上不过扮演着陪位的角色而已。如宋人所言:“上崇尚文儒,留心学术,故武毅之臣无不自化。”[5]如仍为宋太宗藩邸出身者的周莹,其所为连宋真宗也认为是“庸懦不智”,从而遭到朝臣们的轻蔑[6] ;王继英原为宋真宗潜邸旧人,其特点也不过是“小心慎靖,以勤敏称”[7] 。周、王二人在枢密院,其职权自然受到担任副职的文臣王旦、冯拯及陈尧叟的制约。马知节出身将门之子,算得上是一位有见地的良将,曾长期在西陲和河北前线御敌,颇有战功。不仅如此,马知节还关注国防建设。他在出任签书枢密院事后,面对议和后粉饰太平、轻视武备的局面,多次在各种场合呼吁:“天下虽安,不可忘战去兵,”[8] 但却长期遭到主政集团的冷遇,无法作为。据王旦之子王素追忆:马知节与王钦若、陈尧叟“同在枢府。一日,上前因事相忿。上召公,至则见冀公(即王钦若)喧哗不已,马则涕泣”[9] 。由此可窥见其处境之一斑。马氏终因与王钦若、陈尧叟不和而被驱逐出枢府。以后,马知节虽再度返回枢密院,但任知枢密院事不足一年又被排挤出朝[10] 。曹玮则是曹彬之子,从军后长期镇守边关,颇有谋略,曾提出压制西夏的有关良策。史称其“为将几四十年,未尝败衄,威镇西鄙”。然而,曹玮却因被丁谓视为寇准之党,而被罢免了签书枢密院事一职,长期受到打击。其结局与马知节相似[11] 。在宋真宗朝后期,惟有曹利用在西府的权位相当稳定,先后任长贰之职长达八年之久,官加同平章事,封国公。以后,他又在宋仁宗前期继续任职近七年。曹氏之所以能够如此,则完全是
-----------------------------------------
[1]《宋史》卷268《张逊传》。
[2]《宋史》卷470《佞幸传·弭德超》。
[3]《宋史》卷268“论曰”。
[4]《东都事略》卷27《曹彬传》;《宋史》卷258《曹彬传》。
[5][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60。
[6]《宋史》卷268《周莹传》。
[7]《宋史》卷268《王继英传》。
[9]王素《文正王公遗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齐鲁书社,1997年。
[10]《宋史》卷278《马全义传附马知节传》。
[11]《东都事略》卷27《曹彬传附曹玮传》。

因为附会丁谓及刘后集团的结果。宰相李迪就曾抨击其为丁谓奸党[1] 。



三、北宋后期枢密院武职官员地位及权限之分析

    从宋仁宗时代开始,武职出身者在枢密院已完全处于被压倒的局面。其人数和任职时间既远远低于文臣,其职权更是不值一提,不过碌碌无为而已。
    在刘太后当政期间,曹利用连续任枢密使近七年时间。曹氏本人的情况自不用说,以后如张耆、杨崇勋、夏守赟、王贻永和王德用、狄青等两类人,在枢密院中的表现也都无不令人失望。张耆、杨崇勋及夏守赟三人,皆因出身宋真宗藩邸卫士而受到重用,但品行素质却都极为低劣。其中张耆因曾帮太子收留过日后贵为皇后的刘氏,遂官运亨通。宋真宗后期,张耆任马军都帅,在选兵时因处置不当,几乎引起兵变。宰相王旦调和矛盾,提出“累奉德音欲任张耆在枢府,臣以未曾历事。今若擢用使,解兵柄,谋者自安矣”。“乃进耆为枢密副使”[2] 。宋仁宗即位初,刘太后再将张耆安插到枢密使的要职之上。然而,张耆既无战功,又无谋略,只会坐享厚禄,在中枢充当木偶。史书还称:张耆富甲一方,但极为吝啬,竟在家中设置店肆,本家所需百货都要从中购买。他还为家人看病,并出售药材,“欲钱不出也”[3] 。杨崇勋以密告寇准谋立太子称帝之事,得到丁谓及刘皇后的赏识。明道元年,因刘太后的推荐,杨氏出任枢密使。据记载,杨崇勋因好攻讦,故“人以是畏之”,然无他才能,又性贪鄙,曾役使军人打造“木偶戏人”,在京师出售[4] 。至于夏守赟则懵于用兵,所谓“性庸怯,寡方略,不为士卒所服”[5] 。尽管如此,夏氏却在陕西卸去统帅之职后转任枢密使。王贻永的情况与前者稍异,据《宋史》称,王贻永乃宋初宰相王溥之孙,枢相魏仁溥外孙。但王氏同样无从军经历,因尚郑国公主而获右卫将军的武职。此后,其坐享富贵,曾任地方长吏。正是这样一位纨绔子弟,竟先后任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和枢密使长达十四年,为北宋历史上所少见。按照宋朝“徒尊以高爵,宠以厚禄,使之贵而无位,高而无民”[6]的待外戚之法,王贻永不可能掌握实权,所以其虽长期置身枢密院中,但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摆设。故史称:“当时无外姻辅政者,贻永能远权势,在枢密十五年,迄无过失,人称其谦静。”[7]
    在宋仁宗时代,出现以上庸懦武臣忝位枢府的现象,实在令人可笑。难怪当时的富弼曾激烈地指出:枢密使掌天下之兵柄,“代天子之武威”,像夏守赟这样既无清名又乏才术者入居西府,势必遭天下人耻笑[8] 。其实这不过是当时“以文驭武”政策的极端化体现,特别是刘太后垂帘时期保守政治的产物。惟其如此,才能将武将的地位压到极点。在此用宋人张演的话评说,就是:“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9] 在此阶段,另类的王德用和狄青,其在枢密院的遭遇几与以往马知节、曹玮的结局如出一辙。
    王德用为宋太宗、真宗两朝庸将王超之子,但性情却不同于乃父。他17岁时随父出师西夏,就显示出沉着应战的良将素质。以后,王德用长期带兵,通晓兵略。宋仁宗亲政后,王德用先后任签书枢密院事、知枢密院事六年左右。在对夏开战前夕,他曾主动请求领兵征讨。但就在此时,他却被排挤出朝。其原由是“状貌雄毅,面黑,颈以下白皙,人皆异之”。另外,王氏住
---------------------------------------------
[1]《宋史》卷290《曹利用传》。
[2]王素《文正王公遗事》。
[3]《宋史》卷290《张耆传》。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6;《宋史》卷290《杨崇勋传》。
[5]《宋史》卷290《夏守恩传附夏守赟》。
[6]《东都事略》卷119《外戚传》序。
[7]《宋史》卷464《外戚传·王贻永》。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4。
[9]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21《官门》,四库全书本。

宅位于皇宫北角外的泰宁坊内。于是,开封府推官苏绅上疏称:王德用宅正枕在都城乾冈线上,其相貌又“类艺祖”。其用意不外是暗示王德用有异志。宝元二年,御史中丞孔道辅再上类似奏章,“且谓德用得士心,不宜久典机密”。王德用遂被贬出朝,并受到监视[1] 。据说,王德用曾这样谢罪:“宅枕乾纲,乃朝廷所赐。貌类艺祖,盖父母所生。”[2]直到庆历二年,契丹陈兵北境后,王德用才重新得到起用,镇守河北重镇。至和元年,王德用又以75岁高龄重返枢府,任枢密使二年多,但实为陪设。如文官大臣考虑皇储问题时,便无视他与狄青两位武臣枢密使的存在。王德用发了几句牢骚,欧阳修闻听后便不屑地说道:“老衙官何所知?”随即上疏称武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