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看北宋“以文驭武”方针的影响(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0
号称二府,礼遇无间。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所言,两不相知,以故多成疑贰,祖宗亦赖此以闻异同,用分宰相之权”[1] ;另一方面,又限制枢密院对行政体制的干扰,其中主要是通过控制武将在枢密院中的影响和逐渐重用文臣的办法,来防止将帅操纵军权、左右政局。
应当说,宋初武将在枢密院中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宋太祖即位后,凡用兵皆与枢密使吴廷祚商议;在亲征叛臣李筠和李重进的两次行动中,又以吴廷祚为京师留守的要职[2] 。即使是宋太宗时,在军事上也能听取枢府武职长贰的意见。如赵光义打算征讨北汉时,因考虑到周世宗、宋太祖几度亲征失败的先例而犹豫不决,遂召问枢密使曹彬。当曹彬提出可行的主张后,“太宗意遂决”[3] 。平太原后伐辽,史称:宋太宗力排众议,“即命枢密使曹彬议调发屯兵”[4] 。足见曹彬在军事全局部署中之重要作用。至于雍熙三年北伐,宋太宗更是“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5] 。而当时枢密院正职则为武官王显。然而到宋真宗以后,随着“守内虚外”局面的加剧,枢密院地位在逐渐降低的同时,武将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也日益沦丧。清人王船山对此时西府文武长贰的表现有这样的评说:“周莹、王继英之尸位中枢,不足责也”,“唯钦若、尧叟、冯拯之流闻边情而不惊于耳,阅奏报而不留于目”[6] 。以至于北宋中叶后竟出现文官独掌枢府,武官被清扫出门的结局。诚再如王船山以下所言:
于是而宋所以应之者,固宜其茫然也······中枢之地,无一策之可筹。仅一王德用之拥虚名,而以“貌类艺祖,宅枕乾冈”之邪说摇动之,而不安于位。狄青初起,抑弗能乘其朝气,任以专征,不得已而委之文臣。匪特夏竦、范雍之不足有为也。韩、范二公,忧国有情,谋国有志,而韬钤之说未娴,将士之情未浃,纵之而弛,操之而烦,慎则失时,勇敢则失算。[7]
这实在是对“武人跋扈”矫枉过正的结果,其危害是不言自明的。南宋时,朱熹曾尖锐地指出:“秀才好立虚论事,朝廷才做一事,哄哄地哄过了,事又只休。”“太祖当时亦无秀才,全无许多闲说。”[8] 这或许可以从反面说明北宋时期枢密院“以文驭武”方针、政策的失败。
----------------------------------------------
[1]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1。
[2]《宋史》卷257《吴廷祚传》。
[3]《东都事略》卷27《曹彬传》;《宋史》卷258《曹彬传》。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
[6]王夫之:《宋论》卷3《真宗》,中华书局点校本,1964年。
[7]王夫之:《宋论》卷4《仁宗》。
[8]朱熹:《朱子语类》卷110《论兵》,中华书局点校本,1994年。
应当说,宋初武将在枢密院中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宋太祖即位后,凡用兵皆与枢密使吴廷祚商议;在亲征叛臣李筠和李重进的两次行动中,又以吴廷祚为京师留守的要职[2] 。即使是宋太宗时,在军事上也能听取枢府武职长贰的意见。如赵光义打算征讨北汉时,因考虑到周世宗、宋太祖几度亲征失败的先例而犹豫不决,遂召问枢密使曹彬。当曹彬提出可行的主张后,“太宗意遂决”[3] 。平太原后伐辽,史称:宋太宗力排众议,“即命枢密使曹彬议调发屯兵”[4] 。足见曹彬在军事全局部署中之重要作用。至于雍熙三年北伐,宋太宗更是“独与枢密院计议,一日至六召,中书不预闻”[5] 。而当时枢密院正职则为武官王显。然而到宋真宗以后,随着“守内虚外”局面的加剧,枢密院地位在逐渐降低的同时,武将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也日益沦丧。清人王船山对此时西府文武长贰的表现有这样的评说:“周莹、王继英之尸位中枢,不足责也”,“唯钦若、尧叟、冯拯之流闻边情而不惊于耳,阅奏报而不留于目”[6] 。以至于北宋中叶后竟出现文官独掌枢府,武官被清扫出门的结局。诚再如王船山以下所言:
于是而宋所以应之者,固宜其茫然也······中枢之地,无一策之可筹。仅一王德用之拥虚名,而以“貌类艺祖,宅枕乾冈”之邪说摇动之,而不安于位。狄青初起,抑弗能乘其朝气,任以专征,不得已而委之文臣。匪特夏竦、范雍之不足有为也。韩、范二公,忧国有情,谋国有志,而韬钤之说未娴,将士之情未浃,纵之而弛,操之而烦,慎则失时,勇敢则失算。[7]
这实在是对“武人跋扈”矫枉过正的结果,其危害是不言自明的。南宋时,朱熹曾尖锐地指出:“秀才好立虚论事,朝廷才做一事,哄哄地哄过了,事又只休。”“太祖当时亦无秀才,全无许多闲说。”[8] 这或许可以从反面说明北宋时期枢密院“以文驭武”方针、政策的失败。
----------------------------------------------
[1]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1。
[2]《宋史》卷257《吴廷祚传》。
[3]《东都事略》卷27《曹彬传》;《宋史》卷258《曹彬传》。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
[6]王夫之:《宋论》卷3《真宗》,中华书局点校本,1964年。
[7]王夫之:《宋论》卷4《仁宗》。
[8]朱熹:《朱子语类》卷110《论兵》,中华书局点校本,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