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研究夜郎五十年述评(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彭山、眉山、夹江也是古夜郎地;而西汉时的夜郎国境则包括犍为郡属县五个、牂牁郡属县八个和益州郡属县一个;三认为古夜郎极盛时的疆域,不仅有今贵州全省,北和西北还包有今川南和滇东北,南抵今广西田林、南丹,东至湖南新晃,西至云南曲靖、陆良,即含汉牂牁全境及武陵、健为两郡的一部分。一郡说也有三种见解:一是夜郎之地仅为牂牁郡一县,但南夷地区有数十部落与之毗连且族属相同,又以夜郎为首,故这一地区也可称为夜郎地区,汉时设为含17县的牂牁郡;二是夜郎联盟的地域东起今黄平一带,西北至今毕节,西至今云南罗平、路南、弥勒及华宁以东,北有今遵义,东南包括都柳江上游,西南经右江上游过云南文山州而达红河州东南,即汉牂牁全境;三是夜郎相当于今之黔西南、黔西北、滇东北、滇东南和桂北一带,也在汉牂牁郡内。
三、夜郎的经济状况
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夜郎的经济属于“耕田有邑聚”的一类,较之“随畜迁徒毋长处”和“或土箸或移徒”的游牧、半农半牧经济的发展水平要高。研究者根据文献、考古资料和田野考察,认为夜郎鼎盛时期的农业已达“火耕而水耨”的锄耕农业。生产工具有铜器、铁器和木石器三类;夜郎的手工业门类有冶铸、制陶、玉石骨器及竹编、纺织、舟筏制作等类;商业贸易方面,因其地处滇、巴蜀、荆州和岭南地区之间,是商品流通的“走廊”,除夜郎内部各地间的贸易处,还包括进入夜郎的汉族人士与外地的经济交往,夜郎与周邻地区的贸易交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巴蜀地区、与滇国及其以北以南地区,与荆州地区及与岭南地区。夜郎与周邻地区过境转换的贸易,史书中虽无明文记载,但从考古发掘中却获得了一些线索。研究者还认为,夜郎地区无蚕桑、寡畜产、“方诸郡为贫”,它能与内地贸易所提供的商品,主要不是物产,而是人口,夜郎的奴隶主,商人以出卖奴隶以换回物资、货币。总之,研究者认为夜郎的经济发展水平虽较周边的巴蜀、荆州、岭南和滇落后,但自秦汉时与周边交往的加强,经济较前发展加快,经济实力在其统率的各邑中最强。
四、夜郎的社会性质
根据夜郎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理解和评价,对夜郎的社会性质大体可归纳为五种观点。一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综观夜郎的史料,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及军事民主制等的痕迹显著,而奴隶社会的史实很少;奴隶制虽已萌芽,但还未确立。其社会状况只达到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二是进入奴隶制的初期阶段。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战国末年,夜郎的原始社会开始崩溃。它虽然出现了早期奴隶制的特点,却雄厚的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残余。到西汉时,夜郎进入了奴隶制的初期阶段。三是奴隶社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西汉时期的夜郎社会已发展到奴隶制社会,并成了“西南夷”中“最大”的国家。四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夜郎自统一在祖国的大家庭后,与全国各地各族之间的交往较前密切,促进了夜郎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由奴隶社会的初期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化。五是西汉夜郎社会三阶段论。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古夜郎在西汉初期以前是原始社会,西汉中期进入奴隶社会,到西汉晚期向封建社会过渡。
五、夜郎的族属
研究夜郎的族属问题,不少学者认为要充分考虑到夜郎时期即已存在民族融合的客观历史事实,有的更认为夜郎便是民族融合的实体,因此,要划分出“纯粹血统的民族”便很困难,只能从民族发展演变和民族融合的动态中来研究夜郎的族属。综观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夜郎族属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夜郎不是单一的民族,因此,所谓夜郎的民族,是指主体民族或王族。
夜郎的族属主要有五种观点:
谢人说:认为夜郎来自周代徐淮夷中的谢人。
仡佬族先民濮人说:认为夜郎、牂牁皆僚人所居,僚人呼竹为“盖脑”,即仡佬的异写,而僚人为古濮人后裔。有的学者具体地论述道:西汉时夜郎王族是濮人;到魏晋时夜郎王族融合为濮、僚,后统称为僚人;隋唐以后,夜郎王族又改名仡佬。至于夜郎国内所居住的人们的族别,则有今之布依、水、苗、彝、仡佬等族,其中仡佬族即夜郎王族是土著族。
越、濮、羌同为主体民族说:认为由周到秦汉,百越系的僚人、南蛮系的濮人、今彝族先民的羌人,在夜郎地区都是主体民族。
彝族先民说:认为夜郎由羌系的夷、僰、濮和百越系的僚人三个民族联合组成,夷在其中处于首领地位,夷即今之彝族先民。
百越说:其一认为夜郎族属为百越,而濮人、僚人都是对越人的一种别称;其二认为夜郎是由百越中按历史上的亲疏关系分为僚人和濮人的两部分组成;其三认为闽、瓯、骆都是越人共有的自称,在内部互为别称。夜郎地区各部的名称,均含在这三种自称之中持百越说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大多认为夜郎的主体民族为今布依族先民。
此外,在夜郎的族属研究中,最早有人提出苗族先民说。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一致认为苗族之进入贵州,时间远在夜郎之后,而苗族自己的传说,也对苗族先民是夜郎的主体民族作了否定。
有的学者认为,在研究夜郎的族属问题时,首先必须对夜郎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定位,如果将其上限起自楚庄蹻降夜郎、王滇的战国年间,下限迄西汉成帝河平年间夜郎王兴被诛杀后建置郡县为止;夜郎的地域,如认为其统治势力达到今黔西北、滇东北、滇东、桂西北和川南,即“大夜郎国”范围,那么,其间夜郎境内的居民则先后有濮人、越人、羌人、僰人以及楚人、巴人和蜀人。这些具有不同称谓、不同族系的人们共同体,经过长期的经济交流、政治影响和文化接触,逐渐形成了今贵州境内的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等族以及一部分汉族的先民。这一思路所提供的族属上的模糊概念,或许更接近夜郎的历史真实。
夜郎主体民族的来源,有土著说和外来说两种。持土著说者意见有二:一是认为属仡佬族先民的夜郎,本是今贵州一带的土著;二是认为古牂牁国在春秋时解体后,由该方国首邑夜郎近旁的一个小邑据有其故地发展而来。外来说者,有的认为夜郎即可上溯到西周之世。周王室以徐淮夷的谢邑封申侯,谢人不堪周人压迫而迁到黔中;有的认为是由东海沿海的越入迁入;有的则认为是江汉一带的濮人,春秋晚期为楚人驱迫而迁入。
关于夜郎与当代民族的关系,研究者中大体有两类主张:一是古今不变说,认为夜郎遗民即今贵州境内的仡佬族,或认为是今黔西北一带的彝族;二是古今分化演进说,认为夜郎故地上的居民后来逐渐演变为今之仡佬族和布依族;或认为现今的仡佬、布依、侗、水、壮、彝等族,与夜郎均有不同程度的关系。
六、夜郎的政治中心
研究者认为,要探讨夜郎的政治中心或王室所在地,首先必须确定夜郎的中心方位,即在夜郎中起核心作用的部分。综合各家所言,夜郎中心有且兰部说和夜郎部说两种。前者认为古牂牁郡的首府在故且兰县,它自然是继之而起的夜郎这一部落联盟的中心。且兰君是夜郎中最大的王,其领地在今贵州麻江、福泉、黄平一带。后者认为夜郎的中心就是联盟中的夜郎部,但具体又有六种不同的认识:一是今黔西南州及六盘水一带;二是今云南宣威、沾益一带;三是今黔西南州的望谟、贞丰一带;四是今黔西北、滇东北一带;五是今贵州赫章可乐;六是今黔中的安顺、六枝一带。尽管对夜郎政治中心地理范围的认识分歧很大,但大多数论者认为它在今贵州西南或西北部。
七、夜郎与中央王朝及周边的关系
在夜郎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而又牵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它与周边的关系,主要涉及夜郎与巴、蜀、荆、楚、滇、南越等国及其与且兰、钩町、漏卧和其它旁小邑的关系。这不仅影响夜郎的疆域,还影响夜郎的民族
三、夜郎的经济状况
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夜郎的经济属于“耕田有邑聚”的一类,较之“随畜迁徒毋长处”和“或土箸或移徒”的游牧、半农半牧经济的发展水平要高。研究者根据文献、考古资料和田野考察,认为夜郎鼎盛时期的农业已达“火耕而水耨”的锄耕农业。生产工具有铜器、铁器和木石器三类;夜郎的手工业门类有冶铸、制陶、玉石骨器及竹编、纺织、舟筏制作等类;商业贸易方面,因其地处滇、巴蜀、荆州和岭南地区之间,是商品流通的“走廊”,除夜郎内部各地间的贸易处,还包括进入夜郎的汉族人士与外地的经济交往,夜郎与周邻地区的贸易交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巴蜀地区、与滇国及其以北以南地区,与荆州地区及与岭南地区。夜郎与周邻地区过境转换的贸易,史书中虽无明文记载,但从考古发掘中却获得了一些线索。研究者还认为,夜郎地区无蚕桑、寡畜产、“方诸郡为贫”,它能与内地贸易所提供的商品,主要不是物产,而是人口,夜郎的奴隶主,商人以出卖奴隶以换回物资、货币。总之,研究者认为夜郎的经济发展水平虽较周边的巴蜀、荆州、岭南和滇落后,但自秦汉时与周边交往的加强,经济较前发展加快,经济实力在其统率的各邑中最强。
四、夜郎的社会性质
根据夜郎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理解和评价,对夜郎的社会性质大体可归纳为五种观点。一是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综观夜郎的史料,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及军事民主制等的痕迹显著,而奴隶社会的史实很少;奴隶制虽已萌芽,但还未确立。其社会状况只达到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阶段。二是进入奴隶制的初期阶段。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战国末年,夜郎的原始社会开始崩溃。它虽然出现了早期奴隶制的特点,却雄厚的保留着原始社会的残余。到西汉时,夜郎进入了奴隶制的初期阶段。三是奴隶社会。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西汉时期的夜郎社会已发展到奴隶制社会,并成了“西南夷”中“最大”的国家。四是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夜郎自统一在祖国的大家庭后,与全国各地各族之间的交往较前密切,促进了夜郎经济社会的急剧变化,由奴隶社会的初期开始向封建社会转化。五是西汉夜郎社会三阶段论。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古夜郎在西汉初期以前是原始社会,西汉中期进入奴隶社会,到西汉晚期向封建社会过渡。
五、夜郎的族属
研究夜郎的族属问题,不少学者认为要充分考虑到夜郎时期即已存在民族融合的客观历史事实,有的更认为夜郎便是民族融合的实体,因此,要划分出“纯粹血统的民族”便很困难,只能从民族发展演变和民族融合的动态中来研究夜郎的族属。综观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夜郎族属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承认夜郎不是单一的民族,因此,所谓夜郎的民族,是指主体民族或王族。
夜郎的族属主要有五种观点:
谢人说:认为夜郎来自周代徐淮夷中的谢人。
仡佬族先民濮人说:认为夜郎、牂牁皆僚人所居,僚人呼竹为“盖脑”,即仡佬的异写,而僚人为古濮人后裔。有的学者具体地论述道:西汉时夜郎王族是濮人;到魏晋时夜郎王族融合为濮、僚,后统称为僚人;隋唐以后,夜郎王族又改名仡佬。至于夜郎国内所居住的人们的族别,则有今之布依、水、苗、彝、仡佬等族,其中仡佬族即夜郎王族是土著族。
越、濮、羌同为主体民族说:认为由周到秦汉,百越系的僚人、南蛮系的濮人、今彝族先民的羌人,在夜郎地区都是主体民族。
彝族先民说:认为夜郎由羌系的夷、僰、濮和百越系的僚人三个民族联合组成,夷在其中处于首领地位,夷即今之彝族先民。
百越说:其一认为夜郎族属为百越,而濮人、僚人都是对越人的一种别称;其二认为夜郎是由百越中按历史上的亲疏关系分为僚人和濮人的两部分组成;其三认为闽、瓯、骆都是越人共有的自称,在内部互为别称。夜郎地区各部的名称,均含在这三种自称之中持百越说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大多认为夜郎的主体民族为今布依族先民。
此外,在夜郎的族属研究中,最早有人提出苗族先民说。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一致认为苗族之进入贵州,时间远在夜郎之后,而苗族自己的传说,也对苗族先民是夜郎的主体民族作了否定。
有的学者认为,在研究夜郎的族属问题时,首先必须对夜郎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定位,如果将其上限起自楚庄蹻降夜郎、王滇的战国年间,下限迄西汉成帝河平年间夜郎王兴被诛杀后建置郡县为止;夜郎的地域,如认为其统治势力达到今黔西北、滇东北、滇东、桂西北和川南,即“大夜郎国”范围,那么,其间夜郎境内的居民则先后有濮人、越人、羌人、僰人以及楚人、巴人和蜀人。这些具有不同称谓、不同族系的人们共同体,经过长期的经济交流、政治影响和文化接触,逐渐形成了今贵州境内的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等族以及一部分汉族的先民。这一思路所提供的族属上的模糊概念,或许更接近夜郎的历史真实。
夜郎主体民族的来源,有土著说和外来说两种。持土著说者意见有二:一是认为属仡佬族先民的夜郎,本是今贵州一带的土著;二是认为古牂牁国在春秋时解体后,由该方国首邑夜郎近旁的一个小邑据有其故地发展而来。外来说者,有的认为夜郎即可上溯到西周之世。周王室以徐淮夷的谢邑封申侯,谢人不堪周人压迫而迁到黔中;有的认为是由东海沿海的越入迁入;有的则认为是江汉一带的濮人,春秋晚期为楚人驱迫而迁入。
关于夜郎与当代民族的关系,研究者中大体有两类主张:一是古今不变说,认为夜郎遗民即今贵州境内的仡佬族,或认为是今黔西北一带的彝族;二是古今分化演进说,认为夜郎故地上的居民后来逐渐演变为今之仡佬族和布依族;或认为现今的仡佬、布依、侗、水、壮、彝等族,与夜郎均有不同程度的关系。
六、夜郎的政治中心
研究者认为,要探讨夜郎的政治中心或王室所在地,首先必须确定夜郎的中心方位,即在夜郎中起核心作用的部分。综合各家所言,夜郎中心有且兰部说和夜郎部说两种。前者认为古牂牁郡的首府在故且兰县,它自然是继之而起的夜郎这一部落联盟的中心。且兰君是夜郎中最大的王,其领地在今贵州麻江、福泉、黄平一带。后者认为夜郎的中心就是联盟中的夜郎部,但具体又有六种不同的认识:一是今黔西南州及六盘水一带;二是今云南宣威、沾益一带;三是今黔西南州的望谟、贞丰一带;四是今黔西北、滇东北一带;五是今贵州赫章可乐;六是今黔中的安顺、六枝一带。尽管对夜郎政治中心地理范围的认识分歧很大,但大多数论者认为它在今贵州西南或西北部。
七、夜郎与中央王朝及周边的关系
在夜郎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而又牵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它与周边的关系,主要涉及夜郎与巴、蜀、荆、楚、滇、南越等国及其与且兰、钩町、漏卧和其它旁小邑的关系。这不仅影响夜郎的疆域,还影响夜郎的民族
下一篇:明代的御马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