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论、终极差异与社会的基本共识(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是彻底多元的,这一点由下述存在美学的分析来看,尤其明显。另一方面,在实践上,终极差异是创造性的,万物流转生灭,自我及他人的认知也是无时不变的,多元关系是对认识和实践的考验。虽然这个观念许多人提过,但是实用主义哲学为结合理论与实践目的,尤其重视多元论的创造性: 

    “Pragmatism【...】must obviously ranges herself upon the pluralistic side. Some day, she admits, even total union, with one knower, one origin, and a universe consolidated in every conceivable way, may turn out to be the most acceptable of all hypotheses. Meanwhile the opposite hypothesis, of a world imperfectly unified still, and perhaps always to remain so, must be sincerely entertained. This latter hypothesis ist pluralism’s doctrine.【...】it is clear that pragmatism must turn its back on absolute monism, and follow pluralism’s more empirical path.” (William James, Pragmatism, 62) 

    早在詹姆斯以心理学方法提出多元论的基本假设(1907)之前,皮尔斯( Charles Sanders Peirce)在一封给詹姆斯的信中坦承,逻辑学、伦理学及美学之间紧密的联系是他过去所忽略的,皮尔斯当时已开始找寻实用主义哲学的美学基础,或者精确地说,皮尔斯认为他自己提出的知识论的三范畴(Firstness, Secondness, Thirdness)的复数性(plurality)正好可以与美学的经验印合,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知识论的三范畴其实就是「触觉」、「反应」和「思想」( Feeling, Reaction, Thought)。 后来杜威 (John Dewey) 将一切生活经验归为美学经验,其实是实用主义方法结合多元论的一贯推论。 思想逻辑如果欠缺观察和直觉的基础,是空想,而观察和直觉若缺乏思想逻辑,是盲目的。只要稍具敏感,我们不可能对终极差异视若无睹,那么我们要如何反应、思想呢?这个问题已经超出方法论可以回答的范围,而涉及多元论对真理的诠释。 

    IV. 真理与真实的辨证:诠释的循环 

    多元论不同于相对论(Relativismus)和怀疑论(Skeptizismus)或不可知论( Agnostizismus),这是由于它的真理观念与这两者截然不同。高达美 (Hans-Georg Gadamer) 认为真理只能经由不断的诠释呈现自己,而无法利用科学方法直接求得,因此真理问题是能知问题,不是单纯的意义问题,而「能知」如海德格的分析,是理解的无穷可能性,能知实际上便是存在的可能。多元论所说的真理(Wahrheit),当然不是语义学上的真值(Wahrheitswert),而指的是知识论上的真理,真理不同于真值,是可以不借语言表达而客观存在的真实知识。我们对经验事物的观察认知愈丰富,便愈能掌握客观知识,但是因为一般人对事物的认知及判断不免带有偏见、偏执,所以在认定真实知识时要超越私见并不容易。以经验论为基础的多元论肯定认识的客观性、真实性,这一点与相对论、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看法不同。认识的多元关系并不影响追求客观知识、认识真理的可能性,即使「客观」或「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有历史性。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念是哲学史上的一项突破,与上述多元论的精神最相近,不拘泥于特定的固有的标准,而以人的生活和环境的互动关系为认识的基准,如果说真理是绝对客观的,那么我们日常接触的客观经验或知识,应是具有时间性的真实而已。对实践的目的而言,真理与真实的区分并无多大意义,学理上的争执往往只是流于名象的争议,而无实质的意义,对认识客观真理亦无实际的助益。在哲学诠释学与存在现象学之前,实用主义者已经注意到真理是存在的真实意涵,存在既是多元的,那么真理也不可能是一蹴可几的,相反的,理解真理和理解存在同理,必须深入存在(或认识)的个别情境才能渐次达成。帕特南( Hilary Putnam)在「理性、真理与历史」一书中论及真理或真实的内在客观性( internal objectivity): 

    “One of these perspectives is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ysical realism. On this perspective, the world consists of some fixed totality of mind-independent objects. There is exactly one true and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e way the world is’. Truth involves some sort of correspondence relation between words or thought-signs and external things and sets of things. I shall call this perspective the externalist perspective, because its favorite point of view is a God’s Eye point of view. The perspective I shall defend 【...】as the internalist perspective, because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is view to hold that what objects does the world consist of? is a question that it only makes sense to ask within a theory or description.”

    〈 H. Putnam,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 49〉

    真理问题只有在特定的、一贯的描述(理论)脉络中才能被理解,一个单独存在的问句「x是真的吗?」并无意义(nonsense)。在这里约略可以看出,真理问题和理解的结构是相关的,每一次理解都预设了当下的先前理解,对客观知识或真理的理解亦同,这是理解不可避免的循环(Heidegger: Zirkel des Verstehens; Gadamer: Hermeneutischer Zirkel)。这里循环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轨迹,而是理解的辩证结构、积极的认识过程,更进一步说,理解循环是存在自身的开展。

    所以,多元论将认识真理或真实的过程,看做是诠释的循环,而如实用主义强调认识的存在意义、实用价值。这一个过程因人有异,和所学、所思密切相关,愈是对终极差异有敏锐的感知,愈能达成真实的判断。就认识个人、族群与文化的诠释过程而言,终极差异是因不同主体的特质而衍生的差异,它定义及分别主体,因此,除非完全进入另一个主体的生活世界,这种差异的存在是无法掩盖的。「终极差异」,或说存在差异,主要呈现在个人、团体或族群的价值取向、渴望、品味以及生活形态的基本差别上,多元论的旨趣也就在探索多元关系的分布,以及终极差异带来的认识与实践的局限和可能性。

    当我们接触完全不同的想法、评价时,会有某种反应 ─ 负面的,或正面的,如果我们的反应只是一味盲目排拒,那么,这对我们自身的存在何尝不是一种设限,存在而无理解是不可能的,遑论自由?诠释(如理解终极差异)需要开放( hermeneutische Offenheit),如此理解也才真的可能。 

    “Man mus lieben lernen, gutig sein lernen, und dies von Jugend auf; wenn Erziehung und Zufall uns keine Gelegenheit zur Ubung dieser Empfindungen geben, so wird unsere Seele trocken und selbst zu einem Verstandnis jener zarten Empfindungen liebevoller Menschen ungeeignet.”

    (Friedrich Nietzsche, Brevier, 73) 



V. 存在焦虑与存在美学

    以上所述存在多元论是社会多元论或价值多元论的基础。社会的多元关系是价值的多元、价值的终极差异。「价值」一词原来便包含衡量、估计的意义,只有在事物关系存在时,价值一词的使用才臻明确。也就是说,价值(value)是多(重)、寡(轻),而不是有、无的关系。如果我说「这本书对我完全没有价值」,通常我的意思是「这本书对我不具任何意义」或「我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低」,如果我没有将这本书用自己预设的标准如「趣味」或「知识价值」等加以衡量,那么所谓「没有价值」只是极粗糙的暗示、或是意义不明确的用语。因此,一般认真的书评 ─ 假设书评的旨趣在于传达读者有关该书的讯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