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节气与气候并非完全一致。于是,为弥补这一缺点,人们又以物候现象来作为节气标
准的补充,以求更加准确的把握农时。
不论是节气、还是物候,这些有关农时的知识又主要是通过农谚表现出来的。农谚简
洁明了、包含内容丰富,同时又通俗易懂,因而便于把握。每种作物的各个工作环节,从
耕地、播种,到中期管理与最后收获,几乎都有相关的有关农时的农谚与之相对应,对农
事活动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在这些农谚的利用与传播过程中,富于农事经验的老农又
起了重要作用,把这些农谚传给下一代人,保持着完整性。
节气为基本标准,物候为节气的补充,而农谚又充当着这些农时知识的直接载体,对
此我们可称之为无生命的、死的载体,老农又利用所掌握的大量农谚与通过自己实际劳作
所积累的经验而成为农时知识的有生命的、活的载体。总之,节气、物候、农谚、老农相互
关联,共同组成一个体系,以指导着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
注释:
[1]《尚书·尧典》。
[2]叶世昌:《中国古代的农时管理思想》,《江淮论坛》,1990,5期。
[3](元)王祯《农书》卷1《授时》。
[4](元)王祯《农书》卷1《授时》。
[5]浙江农业协进会:《农家历·序言》,上海新学会社出版,1922年9月。
[6]随着时间的发展,政府的作用呈日见减弱之势(当然解放后合作化运动另当别论)。就近代江南来说,政府的作用可能仅仅体现在立春时节的鞭土牛仪式中了,越来越变成一种程式化、娱乐化的东西了。
[7]江南的界定,以李伯重的标准为准,即相当于清代的苏、松、杭、嘉、湖、常、镇、宁及太仓这八府一州。见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
经济史研究》,1991,1期。
[8]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第115页。
[9]程传颐:《二十四节气》,江苏苏州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3、32页。在节气产生的过程中,又由节气派生出了伏、九、时、霉等名称。伏:一年中最热的三十天叫伏,其又分三个阶段,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每十天为一伏,依次称为初伏、中伏、末伏。九:从冬至的第二天算起的八十一天,分成九小段,每段九天,依次称一九、二九、……、九九,是为一年中最冷的阶段。时:夏至后的十五天,可分成三个段落,每段五天,分别叫做头时、二时、三时。霉:指长江中下游春末夏初的一段潮湿多雨的时段,历法上规定,芒种后第一个丙日称“人霉”,小暑后第一个末日称“出霉”。当然,实际情况不一定完全如此。
[10](元)王祯《农书》卷l《授时》。
[11]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研究室:《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农业出版社,1960年5月,第33—34页。
[12]苏州专署:《农谚》,江苏,苏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0页。
[13]《中国农谚》(上册),农业出版社,1980年5月,第23、24、28、31页。另,以下文中所引用的农谚,如不特别注名,均是出自此。
[14]当然,收获不仅决定于所在节气的气候,而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所以收获的节气主要是依据作物的生育情况而制定的。
[15]苏州专署:《农谚》,江苏,苏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2页。
[16]苏州专署:《农谚》,江苏,苏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2页。
L17]九九大概在春分时期,这时麦正拔节,不宜灌水过多,所以不要通沟。
[18]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第116页。
[19]如谢阿弟(70岁,曾长期担任千金农业社社长)老人所言:一般每家都会一本历书,农活根据这些书记载的节气来安排。见王加华:《湖州考察日记·千金》,2004年5月26日。
[20](清)顾禄:《清嘉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第168页。
[21]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卷1《春牛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42页。
[22]张福春:《物候》,气象出版社,1985年7月,第6页。
[23]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页。
[24]张福春认为,《诗经·七月》就对这种情况有所记载了,即“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张先生认为“黄莺(即仓庚)叫就是采桑活动的时宜标志(见张前引书第12页)。说实话,我对此表示怀疑,二者之间果真有这种联系吗?当然,这样说并不否认当时存在用物候指导农事活动的可能性,而应该说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没有见到明确的记载。
[25](西汉)《氾胜之书》,见石声汉:《氾胜之书今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1月,第5、16、22、24页。
[26](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见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11、14页。
[27](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1《种谷第三》,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0册。
[28]转引自竺可桢:《物候学与农业生产》《(新建设》,1964年第8、9期合刊,第144页。
[29]苏州专署:《农谚》,江苏,苏州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90页。
[30]《田家杂诗》,见《横金志》(清柳商贤纂、民国孔陟山古续纂)卷19《艺文》。
[31]浙江民间文学集成:《湖州市歌谣·谚语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3页。这首歌也正应正了前面的一句农谚:“二月清明让人种,三月清明抢着种。”
[32](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自序》,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0册。
[33]游修龄:《论农谚》,见《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34]游修龄:《论农谚》,见《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
[35]费洁心:《中国农谚》之《自序》,见《民国丛书》第1编第64册,上海书店,1991年。
[36]具体情况,可参见解放后农业出版社编辑部整理出版的《中国农谚》(上册)的详细记述。
[37]游修龄:《论农谚》,见《农史研究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7月,第265页。
[38]竺可桢、宛敏渭:《物候学》,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53—62页.
[39]当然,歌谣在这一过程中也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就如同我们前面提及的湖州地区关于布谷鸟的那首民歌。但是,一方面这种情况毕竟不多,另一方面,就如同游修龄所认为的,农谚与歌谣之间本来就有着渊源关系。
[40](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自序》,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0册。
[41](明)盛止菴述:《老圃良言》,见《续修四库全书》第976册。
[42]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4《训子语上》,中华书局,2002年。
[43]《中共松江县委关于运用连环示范推广陈永康丰产经验的基本总结》,1952年10月31日,上海市松江区档案馆,档案号;6—4—25。
[44]陈恒力:《补农书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社,1958年4月,第126页。
[45]陈恒力:《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7月,第35页。
[46]如据谢阿弟老人所言,虽然从总体来说农时把握以节气为准,但有时也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即村里某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会起到示范作用,一些人家会以其标准为标准。据前引《湖州考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