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方法在文本研究中转换的广阔空间——以戈德曼的文学社会学方法为个案(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发生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露出了弊端。那么,接着戈德曼的思路,我们是否可以运用其它方法,进一步抵达文学的真面目呢?戈德曼本人并没有封闭这条各种方法相结合之路。比如他说过:"由于各种世界观是某些人类群体与其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心理表现"[2](P.25) 既然是心理表现,那么就应有开掘的余地。比如《布里塔尼居斯》中的朱妮,在戈德曼看来,是个悲剧性人物,她有丰富深厚的悲剧心理可作为审美对象。戈德曼说过一句关键性的话语,那就是,悲剧人的绝对彻底的孤寂。人在没有理智的世界和隐蔽的缄默的上帝之间感到孤寂。"孤寂"也是朱妮的心理感受。朱妮很善良,而且敏锐,当她惊讶地得知尼禄对她的企图后,她对尼禄说:"为了恢复你们兄弟间的感情,请让我躲开您的目光,他的眼睛。我出走才能制止您俩的激烈争吵。"她说:"我要出家进入菲斯大庙,您被同他争夺我那颗不幸的心,请您让我把它奉献给神道们。" 她对布里塔尼居斯是很忠贞的,她得知布里塔尼居斯死亡的消息后说:"太后,原谅我的激情难抑止,若可能,我要救他,不然,就跟他走。"这是朱妮在剧中最后的一段话,后面的剧情证实了朱妮的决心和诺言。朱妮所感受和体验的一切,没有地方诉说,悲剧人想向上帝诉说,但是他永远不知道这个存在物是否真正听到了他的声音。同时,心灵因为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它因为追求至善才存在。朱妮的心灵既具有这个性质。这个规定性是戈德曼通过分析帕斯卡尔和拉辛得出的。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向纵深开掘,朱妮情感深处的波澜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情感变为审美对象。从学理上我们来分析其合理性,是否可解释为,戈德曼所认为的社会精神结构与作品中世界观的结构是对应的,精神结构和世界观都是精神的范畴,而精神范畴和心理内容并非相互隔绝,心理内容是精神范畴的情绪化个人化的折射,是社会的精神结构内化后的具体表现。那么从逻辑上来说,就可以从精神结构的分析转换到心理内涵的分析。
第二,走向对于象征系统中隐喻的解读。
关于发现象征系统中隐喻的意义,这个方法的理论依据来自韦勒克和茵伽登。茵伽登认为伟大的作品都具有形而上质,但是形而上质与作品的结构无关,但是形而上质却是茵伽登自己所规定的文学的艺术作品的第四个层次,即"再现客体"层次的一种功能,并且能为作品的最高审美价值的实现提供基础。这其实是将作品价值与作品本体联系了起来。韦勒克吸收了茵伽登的几个层面的思想,强调了价值和标准以及结构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并且从八个层面来研究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其中第三个层面是"意象和隐喻,即所有文体风格中可以表现诗的最核心的部分;"第四层面是"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这可以由意象和隐喻几乎难以觉察地转换成"由叙述性的小说投射出的世界所提出的有关形式和技巧的特殊问题。在我看来,韦勒克的这一思想,因为强调价值,强调结构与价值之关系,所以他对文本层面的规定可以与戈德曼的作品的结构思想沟通:韦勒克的文本可以理解为以结构形式而存在,而存在的文学作品由许多因素相结合而产生文学性,我认为韦勒克所规定的第三、四层次的存在与戈德曼的作品结构可以相互对接。学理依据是,戈德曼所谓的作品结构是以构成故事总体的不同力量的组合、变化为标志的,体现在情节层面,支撑着情节的正是象征系统,而象征系统中存在着隐喻,也必然有形式和技巧的支持。
比如戈德曼提出,在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和拉辛的那些悲剧作品的"悲剧观"中,在世界、人和上帝之间不同力量的组合、交织的关系建立中,悲剧人物决绝世界,没有"突变"也没有"发现",最后终于回归于上帝,其中隐含着一个象征系统。而象征系统中将会有意象和隐喻,我们细心地拨开冷冰冰的结构,寻找意象并开掘其中的隐喻是可能的。在新批评派的维姆萨特看来:隐喻要强调的东西是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在理解想象的隐喻的时候,常要求我们考虑的不是B(喻体)如何说明A(喻旨),而是当两者被放在一起并互相对照、相互说明是能产生什么意义。强调之点,可能在相似之处,也可能在相反之处,在于某种对比或矛盾。" [5](P.357)比如《布里塔尼居斯》中的朱妮逃到神庙中去,是剧情整体的最终结果,而在整个过程中,朱妮的情感过程和最终的逃离,就是一个意象,一方面,这个意象蕴涵着悲凉的意味。逃离的身影是感性的,但是这个感性的逃离身影,可以隐喻着人对这个世界已经不报任何幻想,彻底地拒绝了这个世界。可是人依然是感性的人,朱妮的身影永远给人伤感和某种失落情绪的感染。另一方面,依照维姆萨特的看法,也可以认为,朱妮的逃离,她的拒绝世界,正是人类无可奈何的象征。是对拒绝悲剧的反其意的理解。
从社会精神结构中所归纳出的"世界观",带着对社会精神结构的框架的体认,依据社会精神结构与作品结构同构的原理,进入作品,停留在作品结构层面上之后,我们也可在散文文本分析中看到这样的"世界观"与象征系统中的隐喻是可以会合的。下面我们做一个这样会合后的个案分析。这个文本是王充闾的散文《回头几度风花》1
这篇散文是文化散文,王充闾也以书写文化散文而著称。所谓文化散文,在我看来其文化应该是"有我之文化"而非"无我之文化"。散文作家只有将文化化入自己的主体情感,那文化才处于与主体对话沟通之中。对散文文本分析,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其实是可以有几个不同层面的。首先在话语层面,可以从转喻的角度进行分析,此层面我们暂且放下,现在我们直接进入象征系统的隐喻分析。
在现如今的社会精神结构中有一种赞同、确认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依然具有价值的社会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常被称为文化的古典主义。这篇散文标题本身就以形象展开读者的视野。"回头"是有主体的,主体不仅是指作家王充闾,而且也是他在文中所叙述的回头品味"风花"的南宋词人蒋捷、在浆声灯影里同游秦淮河的朱自清和俞平伯等,就是同一个主体,也由于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里品味"风花",所以,可以看成是几个主体。"几度",不仅是指不同的主体各自在特定情境中品味"风花",也指同一个主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品味"风花"。而"风花"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引出"风花",是说小时侯在春天里"堤畔杏林花事已经过了芳时,绯桃也片片花飞,在淡淡的轻风中,划出美丽的弧线,飘飞在行人的眼前,漫洒在绿幽幽的草坪上,坠落在清波荡漾的河渠里"。"风花"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可能反复出现的景象。不仅是在客观世界里反复出现,而且也是在体验"风花"的主体心理世界里反复出现的。正如王充闾在写到朱自清和俞平伯同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所写的散文,他们看到的秦淮河是同一个,而感觉和书写的却有极大的差异。尤其是俞平伯在文章结尾写到:"说老实话,我所有的只是忆。我告诸君的只是忆中的秦淮夜泛。至于说到’那时之感’,这应当去请教当时的我。而他久飞升了,无所存在"。而王充闾写到:"先生作此散文时,离’秦淮夜泛’那天,还不到一个星期,而他就已经这样讲了;如果往事越过十年、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又当如何呢?"这篇散文通篇可看作是一个象征系统,文中叙写的那些文化人都是几度回头品味风花的主体。这可象征着热爱并不断地回眸着传统文化的人们形象。而"风花"则在人们的频频回眸中一次次焕发出不同的魅力。这与社会精神结构中对传统文化的眷恋、继承、开发出可被现代社会所用的趋向是相互同构和对应的。而王充闾作为人文知识分子就在这样的社会精神结构之中,他把握住了对这样社会精神结构的精髓,即"世界观",所以使自己散文与之同构。
对于中国文学的文本做象征系统中的隐
第二,走向对于象征系统中隐喻的解读。
关于发现象征系统中隐喻的意义,这个方法的理论依据来自韦勒克和茵伽登。茵伽登认为伟大的作品都具有形而上质,但是形而上质与作品的结构无关,但是形而上质却是茵伽登自己所规定的文学的艺术作品的第四个层次,即"再现客体"层次的一种功能,并且能为作品的最高审美价值的实现提供基础。这其实是将作品价值与作品本体联系了起来。韦勒克吸收了茵伽登的几个层面的思想,强调了价值和标准以及结构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并且从八个层面来研究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其中第三个层面是"意象和隐喻,即所有文体风格中可以表现诗的最核心的部分;"第四层面是"存在于象征和象征系统中的诗的特殊’世界’,这可以由意象和隐喻几乎难以觉察地转换成"由叙述性的小说投射出的世界所提出的有关形式和技巧的特殊问题。在我看来,韦勒克的这一思想,因为强调价值,强调结构与价值之关系,所以他对文本层面的规定可以与戈德曼的作品的结构思想沟通:韦勒克的文本可以理解为以结构形式而存在,而存在的文学作品由许多因素相结合而产生文学性,我认为韦勒克所规定的第三、四层次的存在与戈德曼的作品结构可以相互对接。学理依据是,戈德曼所谓的作品结构是以构成故事总体的不同力量的组合、变化为标志的,体现在情节层面,支撑着情节的正是象征系统,而象征系统中存在着隐喻,也必然有形式和技巧的支持。
比如戈德曼提出,在帕斯卡尔的《思想录》和拉辛的那些悲剧作品的"悲剧观"中,在世界、人和上帝之间不同力量的组合、交织的关系建立中,悲剧人物决绝世界,没有"突变"也没有"发现",最后终于回归于上帝,其中隐含着一个象征系统。而象征系统中将会有意象和隐喻,我们细心地拨开冷冰冰的结构,寻找意象并开掘其中的隐喻是可能的。在新批评派的维姆萨特看来:隐喻要强调的东西是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在理解想象的隐喻的时候,常要求我们考虑的不是B(喻体)如何说明A(喻旨),而是当两者被放在一起并互相对照、相互说明是能产生什么意义。强调之点,可能在相似之处,也可能在相反之处,在于某种对比或矛盾。" [5](P.357)比如《布里塔尼居斯》中的朱妮逃到神庙中去,是剧情整体的最终结果,而在整个过程中,朱妮的情感过程和最终的逃离,就是一个意象,一方面,这个意象蕴涵着悲凉的意味。逃离的身影是感性的,但是这个感性的逃离身影,可以隐喻着人对这个世界已经不报任何幻想,彻底地拒绝了这个世界。可是人依然是感性的人,朱妮的身影永远给人伤感和某种失落情绪的感染。另一方面,依照维姆萨特的看法,也可以认为,朱妮的逃离,她的拒绝世界,正是人类无可奈何的象征。是对拒绝悲剧的反其意的理解。
从社会精神结构中所归纳出的"世界观",带着对社会精神结构的框架的体认,依据社会精神结构与作品结构同构的原理,进入作品,停留在作品结构层面上之后,我们也可在散文文本分析中看到这样的"世界观"与象征系统中的隐喻是可以会合的。下面我们做一个这样会合后的个案分析。这个文本是王充闾的散文《回头几度风花》1
这篇散文是文化散文,王充闾也以书写文化散文而著称。所谓文化散文,在我看来其文化应该是"有我之文化"而非"无我之文化"。散文作家只有将文化化入自己的主体情感,那文化才处于与主体对话沟通之中。对散文文本分析,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其实是可以有几个不同层面的。首先在话语层面,可以从转喻的角度进行分析,此层面我们暂且放下,现在我们直接进入象征系统的隐喻分析。
在现如今的社会精神结构中有一种赞同、确认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依然具有价值的社会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常被称为文化的古典主义。这篇散文标题本身就以形象展开读者的视野。"回头"是有主体的,主体不仅是指作家王充闾,而且也是他在文中所叙述的回头品味"风花"的南宋词人蒋捷、在浆声灯影里同游秦淮河的朱自清和俞平伯等,就是同一个主体,也由于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里品味"风花",所以,可以看成是几个主体。"几度",不仅是指不同的主体各自在特定情境中品味"风花",也指同一个主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品味"风花"。而"风花"更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引出"风花",是说小时侯在春天里"堤畔杏林花事已经过了芳时,绯桃也片片花飞,在淡淡的轻风中,划出美丽的弧线,飘飞在行人的眼前,漫洒在绿幽幽的草坪上,坠落在清波荡漾的河渠里"。"风花"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可能反复出现的景象。不仅是在客观世界里反复出现,而且也是在体验"风花"的主体心理世界里反复出现的。正如王充闾在写到朱自清和俞平伯同以《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所写的散文,他们看到的秦淮河是同一个,而感觉和书写的却有极大的差异。尤其是俞平伯在文章结尾写到:"说老实话,我所有的只是忆。我告诸君的只是忆中的秦淮夜泛。至于说到’那时之感’,这应当去请教当时的我。而他久飞升了,无所存在"。而王充闾写到:"先生作此散文时,离’秦淮夜泛’那天,还不到一个星期,而他就已经这样讲了;如果往事越过十年、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又当如何呢?"这篇散文通篇可看作是一个象征系统,文中叙写的那些文化人都是几度回头品味风花的主体。这可象征着热爱并不断地回眸着传统文化的人们形象。而"风花"则在人们的频频回眸中一次次焕发出不同的魅力。这与社会精神结构中对传统文化的眷恋、继承、开发出可被现代社会所用的趋向是相互同构和对应的。而王充闾作为人文知识分子就在这样的社会精神结构之中,他把握住了对这样社会精神结构的精髓,即"世界观",所以使自己散文与之同构。
对于中国文学的文本做象征系统中的隐
上一篇:游牧业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