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方法在文本研究中转换的广阔空间——以戈德曼的文学社会学方法为个案(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喻解读,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大的隐喻系统。首先在语言行为中,从修辞学的角度看,隐喻表现为一种修辞格,它在一种事物的暗示下谈论另一种事物。同时,更重要的是,隐喻也是一种心理行为和精神行为,它是以彼类事物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这样意义上理解和界定的隐喻,也就成为了外延广阔、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也就是有学者所说的"宏隐喻"1 既文化学意义的隐喻。这样的隐喻系统是蔓延在文学文本内外的,如果依据戈德曼的社会精神结构与作品文本结构的同构思想,是最为顺理成章地可以得到解释的。前面对王充闾散文《回头几度风花》的文本分析可看出,那篇散文,其实就是得益于弥散于文本内外的丰富的古典诗词、文学典籍,文坛流年碎影所挥发出来的隐喻意味。
从"世界观"进入作品之后,与其它方法相会合,除了走向人物的心理分析,走向对于象征系统中的隐喻的解读之外,还有许多可能的走向,比如走向与修辞学分析相结合,走向与叙事学分析相结合等。是否可以说,在文本分析层面,我们与戈德曼的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会合还有极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戈德曼. 文学社会学方法论[M] .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戈德曼. 隐蔽的上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赵毅衡(选编).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从"世界观"进入作品之后,与其它方法相会合,除了走向人物的心理分析,走向对于象征系统中的隐喻的解读之外,还有许多可能的走向,比如走向与修辞学分析相结合,走向与叙事学分析相结合等。是否可以说,在文本分析层面,我们与戈德曼的文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会合还有极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戈德曼. 文学社会学方法论[M] .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戈德曼. 隐蔽的上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赵毅衡(选编).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上一篇:游牧业的四要素